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

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_第1张图片

最近看了一个故事,深深地被震撼到了。

台湾有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早年丈去世,独自一人抚养孩子长大。

后来儿子学业有成,成功在美国安家落户,有了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

老人心想自己一个人在台湾很孤独,打算退休后到美国和儿子一起生活。

她很开心地写了一封信,告诉儿子这个美好的愿望。

就在她等候着儿子的回音时,没想到一直不会给钱的儿子寄来了一张3万美元的支票。

信上是冰冷的文字:

“妈妈,我们经过讨论的结果,决定还是不欢迎你来美国同住。

如果你认为你对我们有养育之恩,以市价计算,约为2万多美金。

现在我再加一点,寄上一张3万美金的支票给你,希望你以后不要再写信来了。”

那一刻,老人留下了痛苦的眼泪,仿佛心如刀割,万千的情绪纠缠着她的心。

说好的“养儿防老”,如今还是要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度过一生。

抛开让人同情的部分,我想说的是,当你靠着养儿防老的时候,大概也就只能落得这样的结局了。

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_第2张图片

1

养儿防老其实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我听过很多故事也看过很多新闻,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的都是辛苦抚养孩子,长大后被孩子残忍抛弃。

这个母亲已经比其他被抛弃的老人幸福得多。

起码她还有3万美元的支票,下辈子完全不愁吃喝,只是没有了亲情的温暖罢了。

这个世界还有一些老人,被残忍地抛弃在暗无天日的小黑屋里,什么都没有,凄凉地等候着死神的到来。

这些老人大部分都渴望着养儿防老,为了这句话,有多少人拼命地想要生个儿子。

即使是今天的我们,就算不再赞同“养儿防老”的观念,却依旧被深深地影响着。

我们会觉得孩子孝敬我们是责任,是应该的,有些人会等着未来的某一天孩子发达了来养自己。

我们投入到孩子身上的似乎成了一种投资,投资就要有回报,否则心有不甘。

我记得知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给两个女儿写过一封信。

在信中,陈先生很轻松地写道,

“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

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我们不会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

陈先生还向子女表明,“养儿防老”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

这是多么轻松和豁然的态度,在他为自己打算好了一切以后,后半生也就再没有任何压力。

而他的孩子也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得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_第3张图片

2

等你老了,你会在哪里?

你会盼着老的那一天孩子来孝顺你?

还是会选择去养老院?

或者是说无事一身轻,拿着攒下的钱,来一场旅行呢?

开头提到的台湾的老人选择了后者。

虽然刚开始悲痛不已,然而她开始想通了。

她选择拿着孩子给的3万美元去做了一场环游世界的旅行,很豁达是吧。

在旅行中,她学会了放下。

她发现世间的亲情,爱情和友情不过是浮尘而已,不会一成不变。

孩子的绝情让她看破一切,并且学会了淡定和从容,她发现自己的心再也没有了障碍。

她感受不到任何的阻碍,没有了任何担忧,不用再担心孩子的吃喝拉撒,婚姻,工作,生活。

这一辈子似乎都是在为他人而努力,从来没有为自己好好考虑。

后来老人给孩子回了一封信,信上说感谢儿子的绝情,让她了无障碍。

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_第4张图片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这样绝情。

这个老人的故事让我深深地醒悟,做人永远只能靠自己,养孩子是你的义务,而靠孩子却是一种错误。

我们无法强求孩子一定要来孝顺你,如果孩子能够感恩,是一种好事。

但是,当孩子选择抛弃你的时候,你又能怎么办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靠自己,为自己打算好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国的儿子带来3万美金和一句话:还你养育之恩,不要再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