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做朋友》||要坚信积累的力量

《把时间当做朋友》||要坚信积累的力量_第1张图片
文章首发自微信公众号:蜗牛说woniushuo-HF

5月26日,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来自中国的何江作为优秀研究生代表发言,当天,与他同台演讲的特邀嘉宾将是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哈佛校方确认该校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何江是第一位享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生。

2016年5月26日,一名在湖南农村长大、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的中国小伙儿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讲台上,作为哈佛研究生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这相当于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从全校数万名毕业生中各选出一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毕业生发言。

何江在采访中说到“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样的观点让我觉得挺无奈的。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长经历,能给那些还在路上的农村学生一点鼓励,让他们看到坚持的希望。”凤凰网资讯http://dwz.cn/3seITL

正如何江在采访中所言,“在乡村逐渐流行读书无用论,认为寒门很难再出贵子。”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在,当你深入乡村之中,你会发现“读书无用论”已成为普遍的共识,这与30年前大不相同。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虽然大多数的叔伯亲戚没有读过书,但对子女晚辈读书的要求很高,甚至是“苛刻”。在那样一个物质和精神同样极度匮乏的时代,乡村朴素的“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思想从来没有动摇过。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统计:

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网易新闻http://dwz.cn/3sfd9r

一面是农村“读书无用论”的肆虐,一面是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的不断下滑。到底是“农村读书观念的改变造成了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滑?”,还是“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滑导致农村对读书认知的改变?”不得而知。但事实不可否认——“读书无用论”暗流已然在涌动。不仅在乡村,在城市,在我们的身边,持这样观点的人不再少数,包括那些表面上在“读书”,实则在心里并不认同的“表现型”人群。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已经不是个值得讨论的命题。之所以再次拿出来,是因为许多人在“读书”认知中存在一定的误区。

《中国青年报》刊发《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的文章指出:

读书无用论的鼓吹者怯于面对的事实是: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自己无用。你确实是个不错的考试选手,确实从字里行间咂摸出了些墨水味,但失去了书本的荫蔽,你再没有半分优势。中国青年报http://dwz.cn/3sg8BZ

前不久,很幸运地加入千锤百炼(王冠|公号千锤百炼qcbl001)微信群“【左联盟】学霸会武术”,王冠(大锤)带领大家一起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第二遍读来有不同的认识,在第2章“现实”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速成绝无可能”。

期望速成,从微观层面上看,一是因为人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二是因为“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从宏观层面上看,就是“现状使然”。总的来说,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原因。摘自: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

读书也是如此,很多人期望通过读一段时间书或者读几本书就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让自己有质的飞跃。而知识获取和观念转变并不是靠一蹴而就的,如果能一蹴而就,那获得的一定不是有用的知识,观念转变也一定不是“迭代升级”。

读书的功利性是阻碍读书的重要原因,换言之,读书的功利性也是读书的重要动力。关键在于你是否坚持,不论是想通过读书获得什么回报,还是想通过读书沉浸生活,都需要静下心来,不期望速成,速成往往品质得不到保证。

反观读书,到了某一阶段,一定会读不下去,遇到“瓶颈”。“瓶颈”即是你认知上的“天花板”。如果读书毫无难度,亦无理解上的困难,那就需要考虑这本书是不是值得读。我在读《把时间当做朋友》时,也屡屡触及自己的“天花板”,

比如,“完美永不存在”。在此之前,曾把别人评价我“工作细致,追求完美”当作一种褒扬、一种骄傲。而笑来老师却说,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有那种非常不现实又极其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其实细想下来不无道理,工作上对细枝末节抓住不放,不过是以此证明自己比别人优秀,优秀又怎么需要证明。

突破“天花板”是读书的必经之路,别无他法。这个过程大多是漫长的,醒悟往往在一瞬间。迈过这个阶段,前方则一片坦途。坚持读书,依靠读书积累会加速这个过程。

最后,借用笑来老师一句话结束:要坚信积累的力量

阅读原文http://dwz.cn/3xeQTM

关注微信公众号:蜗牛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要坚信积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