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今读∣亲生孩子找野爹(九)

儒林今读∣亲生孩子找野爹(九)_第1张图片

中国小说在五四前被称为“闲书”,地位很低,地位高的是“文”。“文”是用来论时势、讲道理的,文以载道嘛,直到五四后,小说被赋予了“改造国民性”的重任,才出人头地。小说之所以会超越“文”迅速崛起,与其天生的亲民性是分不开的,小说不会绷起脸来讲道理,而是它讲故事给你听,在闲恬中自得体会。

《儒林外史》第九回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不出名的刘守备家人,为行船方便,冒用当地高官娄相府的灯笼吓唬人,这灯笼估计相当于现在的车牌,还是很起作用的,一路上吆五喝六煞是威风,只是没成想,半道遇上了正主,只能作揖求饶,收了灯笼了事。看来,这冒认官亲还是挺厉害的,只凭两个灯笼都能吓唬人。

当然,冒认官亲属于比较低层次的行为,既不能登大雅之堂,还要被人耻笑,高层次的冒名是玩文化的。

“文王拘而演周易”,《黄帝内经》两书成书时间都差不多,写作方式也差不多,是众人合力而为,并不是文王或黄帝一人所为,但人家出名了,影响力就大了,《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所以尊古,尊名,尊贵成了冒认的条件,把亲生孩子送出去,总的找个好人家吧!

既然是玩文化,自然就少不了饮食文化。

陕西有一种著名的小吃“肉夹馍”,儿时生活艰苦,饭食总是面多肉少,初闻此名,登时心生万分羡慕,用肉夹馍,该有多少肉,哪知实际一见,却是馍夹肉,还是面多肉少。

鱼香肉丝,土豆鱼都和鱼没关系,非要冒个“鱼”名。

冒名有时也不好玩,血泪斑斑的。赵氏孤儿,冒之为义;木兰从军,冒之为亲。

物件是死的,也只能冒个名;人是活的,就不是冒个名那么简单了,自家的人冒了也就冒了,若是冒了人家的名,就得给人家当孝子贤孙!

历史上的那些王朝,为了表示自己皇家血统高贵,历史悠久,总爱给自己找些没关系的名人,冒认为祖,实际上就是主动给自己找了个野爹。

汉高祖刘邦给自己找了个赤帝当爹,确实是认了亲爹,他宣称自己是赤帝之子,斩杀了白帝之子,就是秦始皇的家族,所以天下就该是他的了。中国最伟大的王朝——唐朝,也不能免俗的给自己找了个野爹,当然因为时间关系,没敢认成亲爹,只是把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当成自己皇家李姓的祖先。

中国这些古代王朝里,好像只有朱元璋没给自己找个爹,泥腿子出身的还是命硬!

那日,在火车站闲逛,口渴,欲买一饮料,随意进入一小店,货架上随意拿了一瓶雪碧,付钱出门,拧盖而饮,半瓶后猛然发现名字不对,仔细一看,雷碧!

这野爹找的,真够“雷”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儒林今读∣亲生孩子找野爹(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