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斜杠青年”的一些想法

这一年多来,“斜杠青年”成了社会上探讨的热门词汇,我的好些学生在聊天中,也苦于要不要发展第二技能以及如何发展。基于我对她们的一些观察,想谈一谈对这个词汇的看法。

首先,我觉得Slash(斜杠青年)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之下,更易传播的一个名词。要知道,仅仅拿中国来说,过去的不少国学大家,季羡林、朱光潜和梁漱溟等,既可以是教育家,又可以是语言学家;一边当美学家,也不影响一边做翻译家。只是现代科技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岗位的划分比过去更多元,信息的传播速度飞快,所以,斜杠青年这样一个比较简洁漂亮的词汇,得到了大家的广泛的关注。

其次,我发现在和学生聊天的过程中,很多人太看重斜杠青年“多重身份”这样的一个表面结果,却没有去分析背后的深层因素。强烈的探索心、非线性的思考方式、较强的迁移能力和对通识类知识的深入了解等等,这些因素,才是导致一个人能够游刃有余的在多重职业之间发展的核心关键。

所以,太过看重斜杠的表面光彩,容易掩盖更需努力的核心方向。对于我的不少学员来说,我的建议反而是:要努力发展本职业的“斜杠思维”。比如,一位做运营的人,她如果只是盯着运营岗位这一个维度,其实思考的方式是比较单一线性的。如果她能够深入去了解前端产品,又能通晓市场的消费者心理,那么她就能用一种比较立体和交互式的思维在发展她的职业。在上次采铜老师的读书会上,作为浙大心理学的博士生,他却抛出了一个乍听之下略武断的观点:他认为心理学是毫无用处的。后来,他解释道,心理学的理论本身就是在一系列实验和研究之后得出的,有其特定条件下的应用场景。所以他认为,只盯着心理学,是无用的,真正有用的是,一个具备“建构”能力的人,将心理学融入到自身工作的思考和行为架构中去。

所以,我觉得如果自身目前职业尚有很多空间未挖掘和发展,贸然的去找第二职业,往往会得不偿失。

当然,斜杠青年在一种情境下的确是未来的趋势:当我们不喜欢手头在做的职业时。不少人通过业余时间的坚持,也的确顺利的将兴趣转换为了自身的第二职业。因为兴趣会产生很强的内驱力,而不是没有温度的KPI。未来是个体绽放的时代,在科技的帮助下,一个人的声音和在做的事情越来越能被更多人看到。所以,如果能将自身优势和兴趣同市场价值结合,这类的斜杠青年一定是逐步增加的。

所以,我觉得斜杠青年应该是基于能力和兴趣之下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用太过刻意为之。这并不是一个一眼望到终点的旅途,也许走着走着,我们会迈入另一个分叉路径,只是我们愿意去看风景,我们始终在走,才是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斜杠青年”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