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读书分享

可以亲身体验的国学

太极与国学

文武兼修 知悟互济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防身技击、修身悟道

习练太极拳的好处

什么是太极?

从打坐到孙氏太极拳

从张三丰到孙禄堂

孙禄堂先生弟子简介

孙氏太极拳功效

拳与道合

拳与儒释道互证

太极拳与易经

太极拳与道德经

太极拳与黄帝内经

太极拳与庄子

太极拳与烹饪

太极拳与茶道

太极生活化 生活太极化

揭开太极拳的“神秘”面纱

传说中的四两拨千斤、以柔弱胜刚强可以亲身体验

不同于有些人讲国学可能是纸上谈兵

可以亲身体验的国学


大家好。我叫张尚峰,张三丰的张,崇文尚武的尚,登峰造极的峰。跟一款很有名的干红是同一年生的。

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交流太极拳及传统文化,还有读书点亮生活。

我们先找几位朋友上来体会一下,什么是太极。

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太极拳,也许是我们国人最熟悉的陌生人。让我们一起重新发现太极之美。

中国上古的文化,事业功名与学问是一路的,文武是合一的,后世把文武分途了。

你很忙,但知识不慌张。

太极非太急。

太极,

在中国的每一个地方,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太极,

有运动的地方就有太极,

生命是运动的产物,

也是运动的组成。

太极拳是21世纪世界最为流行的中国符号。

太极拳柔和挥洒了它对于力量的另类包容,

它的舒缓体现出对于速度的特殊理解。

太极拳流动的就是一幅生命的长卷。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如何才能避免不才和多病呢?

那就是读书和练太极。

文武兼修,知悟互济。

知是文化知识,悟是通过习武练太极提升悟性。

一人习武,可以强身;

一家习武,可以强族。


习练太极拳的好处

主要有三大功能

健身养生

防身技击

修身悟道

其它还有减肥,一天可以减500克,改善鼻炎、失眠、颈椎病、肩周炎、腰酸背痛、手脚冰凉等诸多亚健康问题,可以延缓衰老、皮肤柔嫩似婴儿。

太极是一门充满大智慧的学问。

习练太极,动中求静,静中生慧,可以帮助平时繁忙的人静下心来,而后清楚地思考一些问题。

习练太极,体悟太极哲理,忘掉世俗的烦恼、消除工作的劳累,心灵获得了平静,灵魂得到了提升。通过拳是拳的修炼,达到拳非拳的境界。

虽甚巧而有至道存焉。


什么是太极?

极,就是极处、极致的意思。

道家常用“极”的概念以喻人或天地间最高准则。

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最高哲学范畴的“无极”,始于《老子》(第二十八章),“太极”一词,则见于《庄子·大宗师》。

太极,阴阳相济,恰到好处。

比如太极拳的用力,不是松懈、有气无力,也不是死力、僵硬使蛮力,而是饱满、充实、自然整体之力。是弹力,如橡皮筋、皮球的弹力。是活力,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放开来可以充满天地四方,收起来可以归藏在隐秘的方寸之内。

练太极拳时,动作要伸到极处、收到极处,意念要放出去很远很远,再从很远很远收回到内心深处。

其味无穷,其变无穷,其乐无穷,皆实学也。

善练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它的回味、变化、乐趣是无穷无尽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

善于习练的人仔细推求自然会有心得,就是一生用它也是用不完的了。


我们为什么爱太极?

现代社会大家都很忙,忙碌而焦虑的生活,无形中损害着我们健康的身体和内心的宁静。虽然有很多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但是如果我们的身体已经虚亏,训练方法不当,给身体造成的伤害可能就很大。

太极拳不努气,不用拙力,纯任自然,是不伤身的运动。它动中求静,动可以活气血,静可以养脑力。每天练上一会儿,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精神、体力更加充沛,工作更加有效率。

同时,太极内外兼修,不仅健体,而且可以使心思沉静,烦躁远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懂得及运用“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丢不顶、舍己从人、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等太极智慧,完善身心、变化气质、开启智慧、增益修养,技进乎道、拳与道合。

所以,太极不仅是一种健体方式,最初的坚持,一旦得到了好处,尝到了甜头,也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让身心得到充实和宁静的生活方式,慢慢也会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终身受益。至于“一不小心”,无意中,开启了智慧,悟了道,那便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太极拳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

从打坐到孙氏太极拳

从张三丰到孙禄堂

打坐、易筋经、少林拳、太极拳、孙氏太极拳

拳术一般分内家和外家。

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

著名的三大内家拳是太极、形意、八卦。

最初,和尚道士都是打坐的,为了避免久坐伤神、形容憔悴,于是打坐的基础上产生了易筋经、洗髓经,用以活筋骨、活气血。

易筋经、洗髓经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少林拳。

少林拳发展到明朝为最顶峰时期,用于军事作战。

少林拳以速度和力量为优势,可是谁也无法保证速度和力量永远占优势,于是在少林拳的基础上,张三丰发明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的太极拳。

民国时期,是武术也是内家拳发展到最巅峰的时期。武术界公认为天下第一手的孙禄堂宗师凝聚毕生心血融太极、形意、八卦三大内家拳及易经、丹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文化精髓创立孙氏太极拳,是近代拳学发展的至高成就。

张三丰是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是拳术之集大成者。

《京报》主编——邵飘萍,记载孙禄堂先生是中国太极拳术唯一名手。

孙禄堂之拳学令海内精技艺者无不望风倾倒,著名学者如胡朴安、蔡元培、刘春霖、章太炎、马一浮等对孙先生皆持弟子礼。

学贯中西的大学者辜鸿铭、梁漱溟亦对孙禄堂之拳学给予高度评价。梁漱溟甚至认为,孙之拳学对整个中国文化体系起了填补空白的作用。

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曾多次著文记述孙禄堂之武学中的哲学思想。

孙氏太极拳的功效

孙氏太极拳的功效作用在于:一方面加强肺脏功能以理气机,另一方面则提高肝脏作用以通百脉,以此增进健康。

人身养命之宝是气和血。理气之机为肺,理血之机为肝。气为先天,血为后天。故气在前,血在后,血无气不行。

肺和肝是人的身体的主要器官,一旦肺和肝发生严重问题,则会危及生命。

而气更为重要,所以有“百病生于气”之说。

气不散乱,就能内外如一;气一贯通,就能上下相连,从而使人身各系统保持稳定和平衡。这样就可以保持人的身体健康了。

另外,孙氏太极拳具有架式高、步法灵活敏捷的特点,这对于研练者的膝关节是十分有益的。有些运动由于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往往造成膝关节的损伤,有些甚至是严重的损伤。而孙氏太极拳的架式高、步法灵活的特点恰恰能使受伤的膝关节得到保护和恢复。

拳与道合

道强调整体观。

习练太极拳,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习练太极可以让我们看待事物更加整体全面。

拳者,权也,所以知轻重通缓急。

拳者,全也,强调整体,包括身体、精神、人格方面的修炼。

不是我们练拳,而是拳炼我们。拳改造我们,提升我们,变化我们的生理与心理,使身心饱满无缺陷,使人与道合。

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如果偏阴偏阳皆谓之病。

病不仅仅是疾病之病,缺点、错误也是病。

比如练太极拳努气,咬牙憋气、强使蛮力,或者松懈、有气无力,这都是偏阴偏阳,都是病。

而用自然整体之力,就是不丢不顶,无过不及,就是阴阳相济,就合于道了。

我们人的一生,饮食不调,气血不和,精神不振,都是阴阳不和所造成的。

而太极拳练的就是阴阳相济,使我们的身心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拳与道合,练太极以合天道者也。

易经是一本教人顺从大道、适应变化的书。

太极拳讲究“随曲就伸”。曲是规律,伸为变化,“随曲就伸”就是顺势,就是合乎规律,通晓变化。

黄帝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习练太极,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周身,无微不至。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习练太极拳,站桩、套路是知己功夫,推手是知人功夫。可以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

老子云:有无相生。

习练太极拳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再从有到无(若有还无)的一个过程。

刚开始,一无所有,一无是处,身体僵硬,内气散乱。

到后来,意气力相合,身体柔顺(专气致柔),有形有意。

再后来,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意是真意。

老子云: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松是一种能力,僵是一种常态。

老子云: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习练太极,后天返先天,皮肤柔嫩似婴儿,像婴儿般纯真、天真、心无杂念。

静若瘫痪,动若癫痫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

静之徐清,动之徐生

老子云: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意思是,谁能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谁能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地活泼?

尚峰云:通过站桩可以让我们在动荡中安静下来慢慢地澄清,通过练太极拳可以让我们在安定中生动起来而慢慢地活泼。

老子云:道法自然。

太极拳不努气、不用拙力,纯任自然,依据易经阴阳之理、老庄哲学而产生,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如果你要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你的世界。

让你的世界成为自然,让你的力量来源于自然。

老子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不妄为。

追求道要一天比一天减少,减少杂念、欲望、不必要的内耗等,不断剔除杂质,减少又减少,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习练太极拳,不断减少蛮力、杂念等,心静体松,纯任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高效节能。

庄子云:“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习练太极就是很好的炼气补气的方法。

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拳与儒释道互证

拳和剑的道理,大致有三类:

其一,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

其二,不即不离,不丢不顶,勿忘勿助。

其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内外如一,是诚中,合乎儒家;

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是虚中,合乎道家;

无拳无意,是空中,合乎释家。

这三类,是修身的大法则,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孙氏太极拳是一门通过实践而体悟的学问,可以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体验儒释道各家的道理,进而为中国传统哲学提供丰富的经验依据。

孔子云:过犹不及。

习练太极拳讲究无过不及。

孔子云:从心所欲不逾矩。

习练太极拳,是一个明规矩守规矩、合规矩脱规矩的过程。

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太极拳不尚血气,纯任自然,专以善养人之浩然之气为主。

志士仁人养其浩然之气,志之所期,力足赴之,如是而已。

大学云:诚于中,形于外。

形意拳内外诚实如一。

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拳技云:起钻落翻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太极拳

不学,一定不会;

学了,不一定会;

学会,终身受益。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习练太极拳可以变化我们的气质,

若气质藏于身,岁月从不败美人。

习练太极拳可以让我们冬暖夏凉,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里曾多次提到太极拳,他本人也是习练太极拳的。

金庸先生本人也习练太极拳。

傅佩荣:太极拳一定是圆形的,圆形的话代表你不断回到原点,力量层出不穷,源源不绝,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不像西方的拳击,泰国拳这些,只能用拳打脚踢来形容,实在是很累的。太极拳对一个人的养生显然是有帮助的。

马云的助理陈伟在《这就是马云》一书中写到:练太极不仅能“健其骨”,其中的道更能“明其志”。马总有今天的成就,究其原因有一万零一种说法,其实那些都是表面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两个:在西湖边学了十几年的英语;练了近十年的太极!

注重养生,劳逸结合,可以让我们活得更加长久。

文武兼修,知悟互济,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有智慧。

立己立人,为人与人,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有价值。

读书点亮生活

读书不仅可以点亮生活,还可以点亮人生,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

真正的仪式感,是将日常生活过得讲究。

生活的艺术

你手上如果只有一个酸柠檬,那就做杯可口的柠檬汁吧!

人们要经常相见,生活才有意义。

人帅也要多读书,不然会变丑。

罗素说,西方文化能够带来世界的进步,但是东方思想才能够滋养人心。


你读什么、怎么做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习、行动、合作。

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世界上到处都是曾经辉煌但逐渐衰落和毁灭的东西,只有极少数东西一直在重塑自身,不断达到伟大的新高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太极与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