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不盲从者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会问到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样切实有效地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不知道如何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那么尼尔·布朗为读者带来的《学会提问》则非常值得一读。

目前《学会提问》原书英文版已经在美国出版至第十版,一本书翻版的数量可以作为此书是否值得读,是否有价值的最简单直接评判标准,而本书显然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目前书中传授的批判性思维技能被广泛应用于法律、英语、制药业、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及其他各种门类的社科课程,同时还普遍应用于无数个人抉择当中。读完本书,你也许会对批判性思维有了方向性认识,同时关键问题的提出还有助于书面和口头的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书中,作者尼尔·布朗首先教会大家如何找出论题、结论和理由,建立识别任意一个信息的基本构成要素。接着作者提醒我们仔细检查这些基本构成要素中关键词语是否明确并且判断论证的潜在假设。最后围绕论述中的推理过程、证据效力、可能的替代原因、支撑数据、被忽略的信息以及可能的结论6个方面,全方位的给希望形成批判性思维的读者一一排雷。

在开始批判性思维之旅之前,作者首先帮助大家树立正确的批判性思维者价值观,主要有自主性、好奇心、谦恭有礼、以理服人者逢之必敬。因为我们通常是只愿意听那些价值观取向与我们相似的人的观点,党同而伐异,一个正确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人必须不断与这种倾向做斗争。作者开篇反复强调,我们不断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是为了让思想更有深度,更加精确。为此,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从而耐心倾听那些和我们意见相左的论证,并且保持谦卑学习的态度提问。一个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会虚怀若谷地接纳各种观点,理性评判这些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

在我们客观评价一个人的分析推理之前,首先必须找到他的分析推理之所在。这样做看起来易如反掌,实则不然。要成为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得培养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的能力。

--论题是什么--

通常的文章论题分为两类,一类叫描述性论题,是指对过去、现在或者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例如“家庭暴力最常见的诱因是什么?”“音乐学习是不是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等等“是不是”的问题;另一类论题叫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所提出的基本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的问题。例如“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等等“该不该”的问题。

--结论在哪里--

然而,当论题不明确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找准结论。找准结论也是进行客观评价的第一步。作者提供一下六个线索帮助读者找结论。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因为结论是对论题的一个回应。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例如,因此、表明、由此可得、因此可以判定、证明、问题的实质等等,跟随这些指示词就能找出包含结论的陈述。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一般结论会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线索四,记住不可能成为结论的东西。例如,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证据均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背景。

线索六,问一问“所以呢?”如果结论很含蓄,需要问一下“作者是不是要我们从他所提供的信息里面找出隐含结论。”

--理由是什么--

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是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只有当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而理由和结论的结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

要想成为理由,一个陈述或一系列陈述会被演说者用做结论的支撑或根据。

同时寻找理由也可以根据提示词判断,例如,“由于、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这个事实、鉴于、研究显示、因为证据是”等等。

下面,如何关于论题、结论和理由,举个例子。

公共游泳池有可能成为威胁健康的公害。很多公共游泳池并不能严格遵守卫生法,因此为水生细菌的感染提供了空间。研究表明60%的公共泳池都不能保证水里的氯含量达到正常水平,任由游泳者感染疾病。很多游泳者在使用公共泳池以后就开始患病。

论题:公共泳池是不是一个健康的隐患?

结论:是的,确实如此。

理由:很多公共游泳池都不能遵守卫生法。

(支撑理由)

(1)60%公共游泳池的水不能维持正常的含氯水平。

(2)很多人使用公共游泳池以后生病了。

请回想一下,为什么作者宣称公共游泳池存在健康隐患?这一描述性的结论有两个理由来证明:一个调查结论和一个很多人使用游泳池之后开始生病的断言。引出支撑理由的提示词是“研究显示"。

当我们可以很快的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后,就已经大步迈向理性思维的终极目标--形成自己的理性判断。在大刀阔斧的评价推理之前,首先明确找出的论题、结论和理由中有没有含糊的词语和没有明说的假设。

--有没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当找到论题,结论和理由,基本清楚论证结构,准备公证的评价某一观点之前,需要停下来进步一检查确认关键词或短语的意思是否明确。一般来说关键词语会存在于论题、结论或者理由中。

举一则广告的例子。“大家牌催眠药,30分钟见效。”在这则广告中,论题是:你应该购买什么催眠药?结论是:购买大家牌催眠药。理由是:30分钟见效。其中“见效”这个短语意思就很不清楚,它可能意味着这种催眠药让你昏昏欲睡;也可能意味着这种催眠药让你昏睡过去,直到第二天早上也醒不来。因此,对广告而言,这些关键词语的模棱两可就很重要,因为它影响你的选择。

学完这点之后,是不是应该重新审视所有广告,搞清楚关键词语的明确含义再下手,而不是自认为广告疗效恰如心中所想的不多不少的有效。

--判断论证中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所谓价值观假设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例如,工作场所应该实行差别工资制还是团队协作的环境?支持差别工资结论的价值观倾向是竞争会提高生产率,而支持团队协作的价值观倾向是重视合作,那么这一论题的价值观冲突就是合作和竞争的冲突。《奇葩说》节目中的大部分论题都是价值观假设一类。而描述性假设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者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这两点假设实际上恰好一一对应论题解释的规定性论题和描述性论题。

这里作者强调我们要关注那些隐藏在理由或结论中的关键性假设,是为了找到论证中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这些没有明说的想法是推理结构的无形纽带;如果不仔细审视的去找出这些潜在的联系,很可能不知不觉的就盲目的相信论证的观点,从而顺从论证的逻辑和视角而全盘接受。

举例来说。“有时候,诚实无欺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有些个人想法最好还是不说出来为妙。例如,如果你和一个朋友交谈,他问你对某件事的意见,如果没办法在说出你的观点的同时又不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那么最好还是不要说出真相的好。

真相并不总是非说不可。如果你是医生而不得不跟病人说关于他的健康的坏消息,这时候坦诚相告自然显得非常重要。但是,有时候在朋友之间,诚实也许需要一点缓冲地带。”

结论:在特定情况下撒谎以不伤害别人的感情是正当行为。理由:说出真相也许会伤害到友谊。

这里的理由强调了伤害朋友关系的负面结果。因此,和论证相关的一个价值冲突就是诚实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有人可能会说诚实是他们追求的和谐人际关系的最佳基础,但是重视和谐人际关系胜过诚实的这种价值取向在本论证中将理由和结论联系起来。

前一部分的准备工作一方面帮助理解交流着的推理过程,另一方面有助于大致了解论证工作的扎实部分和薄弱环节。接下来作者开始集中讨论组织之后的论证结构到底能不能站住脚,也就是开始训练火眼金睛。而评价推理价值大小质量高低的第一步就是检查推理结构,判断交流者是不是以错误或者高度存疑的假设为基础,或是逻辑上的错误抑或其他形式的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我们。

1,推理过程有没有谬误

推理过程中常见的三种谬误,第一种利用错误的或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假设来推导结论;第二种,推理与结论可能无关;第三种,看似为结论找的证据,其实证据的成立前提是结论成立。

作者列举了一些常见性的谬误,以及当推理中出现一些需要警惕的行为时,就应该驳回其推理论证。这些警惕行为有,对人不对事、使用滑坡推理方式、表现出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趋势、用模棱两可的话隐瞒真相、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诉诸可疑权威、诉诸情感、攻击稻草人、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通过恶语中伤来解释、将注意力从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光环效应来让读者分神、循环论证以及介绍另一个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一起来看下面这段论证。

比特犬通常受到大众的无理歧视,因为少数几例比特犬的凶猛行为导致人们异乎寻常的过激反应。只有傻瓜才会禁养这类犬种。大多数有关比特犬的投诉都来自恨犬人士,这些人一见到狗就吓得胆战心惊。我自己养了一只忠心耿耿的比特爱犬安迪已经七年多了,它一直都规规矩矩地表现良好。我坚信它绝对不可能去攻击一个陌生人。同样,还有欧维特医生,本地一家爱犬诊所的主任,他也说绝大多数的比特犬都不是好斗凶猛的。明确颁布某种比特犬禁养令只能是一种无用的姿态。我也见过不少其他犬类,例如金毛猎犬咬人。因此,单纯禁养比特犬并不能完全防止狗咬人。一旦禁养比特犬的法案获得通过,下一步必将是禁养一切可能咬人的狗。

本论证中的结论是:比特犬不应该被禁养。

理由:(1)禁养的愿望来源于公众对少数几例咬人事件的过激反应。

(2)大多数投诉来源于仇恨犬类的人。

(3)狗主人知道比特犬从来不会咬人。

(4)禁养比特犬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有其他种类的狗会咬人。

(5)爱犬诊所主任说多数比特犬都不是特别具有攻击性。

(6)禁养比特犬会导致禁养其他种类的狗。

这篇文章一开始就犯了人身攻击和恶语中伤的谬误,攻击那些想禁养比特犬的人的品格,而不是提出任何具体的论证。一厢情愿好像影响到作者的第三条理由。第四条理由犯了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减少恶狗伤人的数量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即使解决不了恶狗伤人的全部问题。第五条理由犯了诉诸公众谬误,错误地估计因为很多人对狗都有这样一种看法,因此这种看法就是真的。最后一条理由犯了滑坡谬误,因为完全有可能立法禁养某品种的狗而不用将此法律延伸到其他品种上去。

2,证据的效力如何

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捍卫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实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而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实一个描述性结论。作者把证据类型归为8类,分别是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在这8类证据类型里,直觉、个人经历需要谨慎对待,以防以偏概全;遇到典型案例的证据需要反问“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存在偏见”;对于当事人的证据无须过多关注,因为他和当事人经历、个人兴趣有关、且过于片面;而面对权威或专家意见的证据呢?作者告诫我们在相信专家意见之前先问问自己“这个主题该专家所拥有的专长、训练或特别知识到底有多少?”“这个主题是不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成果?”或者“这个人有没有与此主题相关的丰富经历?”总体而言,我们应该对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专家比持有第二资料的专家更有信心。比如,研究型期刊一般是第一手资料。

个人观察多是日常推理和科学研究的基础,然而由于观察者通常更愿意见到或听到他们愿意见到和听到的东西,因此个人观察通常会被证明是不可信赖的证据。而研究报告则是依赖大量观察获得结论,可信度到底有多大呢?作者提醒我们,首先对于研究报告中使用的科学方法,需要确保他的可再现性和可重复性;但同时需要警惕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潜在谬误,例如研究的人为因素变化很大、研究结果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研究的人类活动难免受到主观因数影响、研究的样本是否能够代表整体、调差问卷的回答是否真实等等,需要辩证看待。最后,如何判断一个类比是不是好证据呢?作者提供了两个因素,1是两个作比较的事物相同和相异的方式,2是看两个类比相似点和不同点之间的关联。总体来说,一个有说服力的类比是能找到有力的相关共同点,且几乎找不到任何相关的不同点。

3,有没有替代原因

作者这里说了一个故事。“一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注意到太阳早上出现在天空,到夜里就不见了。不知道太阳去了哪里,孩子想方设法地要凑近看看太阳落山。可是,无论怎么努力,他还是不知道太阳到底去哪儿了。后来,孩子又注意到他的保姆也是早上出现在家里,到夜里就不见。有一天,他好奇地问保姆晚上去哪儿了。保姆回答说:“我回家去了。"孩子将保姆的来去和日夜的循环联系,得出结论,保姆的离去导致太阳也一起回家了。”这就是使用证据过程中常见的替代原因,也就是说可能专家提出一个假说来解释某件事,而同时还有其他言之成理的假说也能解释这件事。

“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可以抵抗流感。研究人员分析了525个烟民,结果发现67%的烟民在过去三年里从来没有得过一次流感,他们推测说香烟燃烧产生的尼苦丁杀死了感冒病毒,让它无法传播引发疾病。”对于这一项研究可以有四种可能的解释,吸烟确实杀死感冒病毒;从来不受流感病毒侵扰的人更有可能爱吸烟;吸烟以后经常洗手阻碍了流感的传播。这些可能被推断出来的其他潜在原因需要被一一论证才行。

4,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应该努力辨别出错误的统计数据式的推理。下面一起来认识统计数据常见的欺骗小伎俩,1不知来历的和带有偏见的数据,某新闻标题“40%大学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通常新闻标题会带有这样有吸引力的大标题,这时需要想一想,这个估计是如何得出的?这些数据有时是不明来历的。2省略的数据,“大公司正在将市中心地带的小镇气息破坏殆尽,去年,城市中的大公司数目增长了75%。”75%这个数字很吸引眼球,但是缺少绝对数值。假如这种增长是从4家到7家,而不是从16家到28家,会不会没那么惊讶。3表达方式不同效果也千差万别。

5,有没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

前面众多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上提醒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重视那些可能被忽略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数据证据还是专家意见证据。这里作者再一次严格归类提醒我们,接受说服之前,先打个问号,因为在一个论证中几乎任何一个所遇到的信息都是被精心挑选为结论服务的,而那些推理过程影响论证的重要信息会不会被忽略了。例如一则广告“祛痘灵洗面奶祛除95%的深层污垢和油脂,帮助祛除痘痘。”在趋之若鹜购买之前想一想,有没有被忽略的内容:1其他品牌洗面奶祛除深层油垢的百分比;2使用这种产品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3痘痘的其他来源;4这种洗面奶的其他优缺点。在众多广告中,“纯天然”“无脂”“低碳”很可能因为省略信息而产生了误导。

6,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前面介绍过替代原因,重点是对于一个因果结论来说可能存在不同的因果依据。而这里主要关注从单独一套理由中可以推断出多个备选结论,它们都有可能是这套理由得出的结果。

为大量的食客提供伙食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学校食堂应该尽量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的饮食需求。整座校园的学生都异口同声地抱怨,不仅抱怨食堂饭菜的质量,而且抱怨食堂饭菜千篇一律无可选择。其实食堂所需做的只是提供种类繁多的饭菜来取悦更多的学生而已,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选择在食堂就餐,而不用去校外觅食。学校后勤服务每天没有提供种类丰富的伙食选择,就是没有尽到为学生服务的职责。

结论:学校食堂没有正确履行为学生服务的职责。

理由:(1)学生对饭菜质量非常不满。

(2)每人提供的饭菜选择范围有限。

(3)更多选择会让学生心情舒畅,让他们愿意在校用餐。

要致力于发展这项批判性思考的技能,我们首先需要假设这个理由站得住脚。如果我们接受这些理由,认为它们都很可靠么我们也能合情合理地推断出下面这个结论:

如果食堂服务的目标是提供种类繁多的饭菜,同时还确保每天用餐结束后浪费的饭菜最小化,那么他们目前为学生提供的饭菜选择就并没有让学生失望。如果食堂的目标是让校园饭菜的价格维持在最低水平,供一份丰富的菜单会导致饭菜价格上涨,他们对学生就不算没有尽职尽责。

注意,原始结论中堂所受到的负而描述相比,备选结论将食堂置于完全不同的评价中。

至此,尼尔·布朗的一整套批判性思维武器就介绍完了,有没有想要迫不及待的上战场小试身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成为一个不盲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