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虚构,还是造假?

是虚构,还是造假?_第1张图片
图片剪裁于"得到"

现在学生作文有个普遍现象,写的事情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压根儿就没有发生过,只是自己为了写这篇文章而编造的一个“事实”。这在中学生作文里边屡见不鲜,那这到底是虚构,还是造假?

先说一下教师指导。

其实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当命题超出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时,学生无从选择和题目相应的经验和体验,感觉没有东西可写,所以就编造内容。其实这个时候老师为了知道学生应试,也会说出来一些类似于"如果说这件事情可能发生还没有发生的,你可以在作文里面让它发生。这件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但是你觉得你也可以发生,于是可以把这件事情写在你身上。"这种情况算不算造假?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什么是虚构,什么是造假?

记叙文是可以虚构没错的,但是不是所有的记叙文都可以去考。记叙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实的记叙文。一类是虚构的记叙文。如图所示

是虚构,还是造假?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所以我们通常最先确定写的是哪一类的记叙文。

为什么会出现“造假”的这种现象?

曾也调查了一些班级里的学生,问为什么要写这些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认为没有什么可写的(人数居多)。其二,认为我们最后要班级学生互相评点,所以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隐私"(人数有一小部分)。

其实真正根本的原因,还没有说出来。比如第一点,他们认为说给的题目没有什么可写的,为什么认为没有可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没有素材,还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还是不知道怎么样利用素材,还是不知道怎么样来组织结构?在整个写作过程中,教师有没有参与指导?

面对这种"造假"情况,怎么样解决?

写作是学生,为主体的是学生,在学习写作,因此在写作过程里,教师要做的事情是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可操作的写作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具体运用,解决写作中的障碍。一定要明白学生在写这篇文章是真正的困难在哪里。之后再就从这个困难地方着手。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让学生写个人叙事文,那首先得界定一下“个人叙事”应该是写实的一篇文章。是不允许虚构的。那整个过程该怎么样写呢?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去说写一下个人叙事的文章,顺便读几篇例文,之后让学生开始写作。我想肯定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结构文章,而导致无从下手。

那应该怎么做?

首先,界定一下什么是个人叙事,它一下它的定义。个人叙事就是讲述发生在你身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接着,为了更明确这个定义,就举两个比较优秀的例子,让学生进行阅读把握一下文章的特征。共同探讨,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分条列在黑板上。

比如:1.故事讲述了发生在作者身上的一件事儿。
2.他只是聚焦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3.他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讲述的。
4.在重要的地方,她写了很多细节,是为了让读者看得更清楚。
5.作者告诉读者他为什么要写这件事情,或者是说他从中学到了什么。

按照这种情况,把从文章中读出来的共性的问题列出来,那么这就是自己写文章的抓手,也是自己在写这篇文章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关键点。

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举两篇不太好的文章,对照着优秀的文章的这几条看一看它缺少了什么,从中再确定一下,要写的优秀必须注意以上的五点。

这样在哪学生去写,他就会知道写作的步骤,知道在文章中写什么,怎么写了。

再接着,写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让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自己先反思一下有没有符合以上五点,读者再反思一下有没有符合以上五点,如果没有怎么改善。

学生作文造假的情况是复杂的,所以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探究造价的根本性原因。给予适当的“治疗”。做人不能搀假,写文亦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虚构,还是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