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书或多或少有点失望,书的内容非常简单,即现在的时代是个人主义的时代,而非曾经盛行的讲究平均的时代。
一、社会开始重视并且真正有公司执行以个人能力为主来选拔和招聘人才
我的本科与硕士文凭已经丢失很多年了,去补办的时候需提供种种手续并有无数障碍,很烦。因并不急要,加之越来越多的琐事缠身,也就未曾补办了。及至现在,每每要去找工作的时候就发现我连个文凭都没有,估计到超市去当个售货员都当不了,心里不是不郁闷的。
十年前,招商银行天天都安排工作人员在商场给我的员工发宣传单,让她们办理信用卡,态度之好,服务之周到让人觉得这年头任何工作都不好做,等轮到我去办理,结果却大相径庭,先是说我没工作(因为我是个体形式的托管,没有单位能证明我有工作),让我提供家庭财产证明,我提供了两套房子做证明,结果依然未获通过,我真的啼笑皆非,他们上门求着我的员工办他们的卡,而却拒绝我的申请,他们让我提供资产证明,却依然不相信我的经济能力,我是他们几年的客户,只要查询一下我的流水就知道我每年的资产情况,但他门义正言辞的说,这是客户的秘密,他们不能查询?我都要笑死了,如果他们真的看不了,每年是如何根据客户的资产情况做的星级划分?事情的结果就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任何一张银行的信用卡。
以上两个例子只能说,在这个需要用各种复杂文本证明自己能力的时代,我是一个无用之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让人沮丧的认知。我有时觉得非常无奈,我的能力就这样被这些随意人为的东西界定了,我甚至无法为自己申辩,因为无人相信。作者在本书中也举出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谷歌这些大公司从一开始需要文凭、成绩单等东西做为入职必备,到现在不再需要这些东西的过程,印度某公司已经完全不需要文凭来招聘,而是通过现场测试或者经培训以后执行工作来最终决定一个人的能力。
正如赫拉利说的,文凭说到底不过是和金钱一样的想象共同体,但其实并不能证明更多,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文凭的评价标准是根据平均人来设定的,并不符合个人能力的实际情况。当一个人的能力被简单的分数评判,而文凭又是工作的通行证之时,人已经被划分成三六九等,如果一切都以文凭来判定,鸡鸣狗盗之辈估计永无机会救出信陵君,而我估计也永无机会找到一份工作!
二、关于人的特质理论
现在最具有代表性的分析人性格的理论是情境理论,即你在某种情境下是什么性格,在另一种情境下又是什么性格的分析方法。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让我非常诧异的理论研究,我们每个人并没有稳定的持续的人格特征,我们的特征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某个人在超市偷了东西,是否能证明他这人就是个习惯偷东西的小偷呢?不能!奇怪吧。你可能无法想象他在超市会偷东西,但是到别人家从不偷东西吧,确实如此,有些人有暴力倾向,但绝对不是他的稳定人格特质,他往往可能是在学校有暴力倾向,但在家里却没有,所以,你根据某个人某个场景下的行为对他进行一个统一的道德判断,是完全不准确的。说实话,这个理论挺颠覆我的认知的,我们往往是根据一个人在某一个场景下的表现就直接判定他是那种性格的人,而一旦形成了认知,就很难改变对他的看法。这种随场景变化而不断变化性格的最新研究让人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人的能力是凹凸不平的锯齿形,不是统一的。因此选择哪条路,用什么方式达成目标,各有各的不同
这一点其实是非常好理解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知道和运用往往并不统一。现在很多公司强调文化的多样性,美国大学更是愿意招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这都源于多样性更容易产生对问题不同角度的看法,从而激发创造性。事实上,人的能力亦如此,每个人的能力各有不同,才产生了互相搭配的协同效应,如果大家都是平均人,能力完全相同并平均,分工合作并不会产生最大的效能。
对个人来说亦如是,我以前之所以加强各方面知识的应用,未尝不是受到平均主义思维的影响,即使是现在也无法完全摆脱,很少静下心来认真想想自己的能力到底是如何分布的,自己的个性到底是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的,一直跟随着社会统一的标准化思维与评判标准去生活工作,慢慢已经忘记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别人不同在哪里,我已把自己训练成标准人,成为普通的芸芸众生之一。作者在本书中不断强调,每一条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并不存在统一路径,社会给我们的那条标准化的路培养的是比平均好一点点的人,而我们要的并不是只比平均好一点,我们其实需要的是好很多,但你永远不可能在各方面都比任何人好很多,你只需要按你自己的能力突出你自己就可以了。在一个崇尚平均化的社会里,想走一条自我之路是很难的,我们这一代就是平均主义的产物,不惑之年再去寻找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然后进一步去发展,确实有难度,但谁不是这样呢?不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可以领悟那么多学识的,即使是长辈不断的告知也毫无用处,我们都只能不断老不断学,没有例外。
四、按自己的节奏去学习,并没有所谓的阶段
有的人学新东西很快,有些人慢,但普遍的看法是,学的快的学生就是聪明的好学生,而慢的那一个就是笨学生,这种认知不知伤害和打击了多少好学生。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好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无论如何就是看不懂听不懂数学课了,而且基本上集中在应用题上,其余的学习并不受影响。现在看来就是那个阶段我接受不了那么深的学习,也许是性别的原因,也许是我个人的原因,我无法跨越那个知识门槛,如果当时的教育不是那种体系或者当时的老师有点基本的教师德育素质,我不会因为受到她百般凌虐而产生自卑及放弃数学的做法。根据调查,本书作者发现,每个人的学习都有自己的节奏,有的人学分数快一些,有的人整数学的快一些,有些人这们知识快,有些人那门知识快,有些人入门时非常快,而有些人则是越来越快,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节奏,而我们的教育制度是把所有这些完全不同节奏的人全放在一个班级里教学并且划分出不同的等级,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同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有阶段的,也并非每个人都要按划分好的阶段来学习和做事,比如小孩学习走路这件事,按专家的划分,是有明确的阶段性特征的,到了某一个阶段就必须达到某一个步骤,否则孩子可能就不正常,这种理论是根据平均统计得出的,但后来的专家通过个体分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有的孩子可以跨越某一阶段,有的孩子会不断反复的在某几个阶段重复,有的孩子则可以多阶段同时进行,不管怎么样,最终孩子都学会了走路。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毛病,他们只是有自己的节奏。
我觉得我就是那个有自己节奏,可是不幸被一个白痴老师划分成差等生的可怜孩子,最可怜的是,直到现在,还有许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被这样无情的划分着,万幸的是,我没孩子,否则我都不知道如何和强大的机制相抗衡,让自己的孩子不要生活在平均主义的系统里,只愿自己不要再次成为平均人,只愿自己有一颗清醒的心,能摆脱平均思维带给自己的局限,塑造更符合自己本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