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孩子在小学有个“四年级掉队”现象吗?

前一段时间我在书上看到一个理论叫:四年级掉队现象。觉得甚是有道理,非常有必要给大家分享出来。

我自己有孩子加上比较关注教育话题,所以看到这个现象的时候很好奇,特别对这个理论给予了过多的关注,弄明白了他是什么,怎么引起的,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应对。接下来我来说说。

四年级掉队现象说的是孩子的理解能力在这个节点被放大,孩子在三年级以前学习的是如何拼写等纯知识性死记硬背的东西,一般不依赖理解,一旦到三年级基本拼写掌握后接下来就是运用所学理解知识了。在这个时候谁的理解能力强就会更胜一筹。

理解依赖的是孩子的前期知识储备,这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从一出生父母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各方面有意识的积累,有的孩子几年下来都是从单一的生活场景中走来,知识匮乏。

知道的、懂的、了解的多的在孩子理解新知识的时候能力更强,因为理解新东西依赖脑海中原有的东西,储存东西越多越容易理解新事物,进而融会贯通,从而促进一个人学的更多更快。

知道触发理解的机制后,接下来就是多给孩子讲解生活中遇到的不同的知识,一是促进他理解,而是给他背景知识中扩充容量。

以前在不知道这个现象是我也有意无意的跟孩子讲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后来了解这个原理后我变成对孩子有意识的培养了。具体做法就是多跟他交谈,多跟他去接触外面不同的世界体会不同的风土人情,带他看绘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更丰富的生活场景。

学识使人坚毅,一旦了解了这个理论,便不会像以前一样对孩子敷衍了事,尽量做到经常陪伴孩子,耐心的讲解他对这个世界的困惑,在他小脑袋里种下更多的东西。

让这些知识成为地基,为他建造更高的大楼(理解高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谈论现在的孩子,说现在的孩子从小就非常机灵,懂得特别多,很聪明伶俐。过去的孩子多么木讷,反应多痴呆。

听到这些时我想,不是以前的孩子傻,而是当时生活的环境对孩子刺激不够,没有开发孩子的大脑。以前孩子多父母为了生存没有更多精力教育孩子(多沟通交流,多讲解生活常识),物质、精神都比较匮乏,接触的东西很少。这些种种造成了我们父辈及我们小时候木讷痴呆。

现在的社会,家中孩子一两个,父母一般不用为了生活必须付出全部精了,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社会物质、精神极度发达,孩子从小就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非常好的教育,知识储备早已是前人的几倍。

这种知识量的差异,体现在孩子身上能一样吗?说到底,现在孩子表现的“能”,还是知识储备支撑的。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脑海中储备多的人更机灵,聪明从另一个成面来说就是脑海中有足够多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知道孩子在小学有个“四年级掉队”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