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底什么是创造力》有感

创造力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跟基因,思维模式、社交环境、团队精神这些都有关系吗?关系有多大?这个问题现代科学界已经给出了一些眉目,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

一、创造力来源

我们每天可以说每时每刻大脑都在想东西,真的是完全停不下来,这就引出一个概念叫做“默认模式网络”就是指人在没专注做事情的时候的一种大脑状态、就算在什么都不做的状态下大脑也会胡思乱想,比如想下过去想下未来,想下今晚吃什么等等琐碎的小事,大脑也要消耗全身20%的能量,而对比之下专注做一件事情,只消耗5%左右的能量。据说,我们人类的大脑每天平均有46%的时间是处于默认模式网络,但是就是这种默认模式网络,大脑才会想过去想未来,把自己经历过的、看过的书、听过的话、交流过的人以及看过的风景等等串联起来从而形成创造力。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思维,这就是创造力的来源。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一、不确定性波动有利于创造力

故事1:2014年,伦敦发生一起地铁工人大罢工,导致全程270个地铁站关闭了170个,结果导致乘坐地铁的上班人士,不得不换乘其他交通工作,但是大家都用的交通卡,交通卡上面记录着每个乘客的乘车路线,经济学家通过这批数据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次大罢工之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回到原来的上班路线去上班,大约有5%左右的人留在了新的乘车路线上了。

故事2: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比如作家、编剧以及设计师等都会遇到去无可去的局面,甚至科学家都会遇到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情况,然后经常就会去一个任意的地方寻找灵感,咱们在电影里面也见过类似的桥段。有的通过看电影、喝酒、散步等等来获取灵感。

其实创造力就是一种大脑的状态,有时候是一种妙手偶得之的顿悟。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会发出几种波:  &波、@波、 Q波  、Y波(这个字母我打不出来555)

&波:对应前额叶皮层主导的理性思维

@波:对应白日梦、更平静的大脑活动

Q波:对应排除外界干扰的深入思考。

Y波:对应创造性思维的尤里卡时刻(俗称:啊哈顿悟时刻)

要想获得心流状态,得到创造力就得一定程度上关闭:&波,尽量关闭冷认知,开启热认知。

二、创造力社交

所以关闭冷认知,开启热人之就带来了一个矛盾了,社交可以激活一个人的创造力,你要多大程度上保留和发现自己,就得在多大程度上向别人学习。人才是交流出来的,但天才可能需要孤岛。我们可以推测真正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绝对不是一个人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出来的。也不是一天别人聊天交流交流出来的。两者都要兼顾。这个时代的创新需要反抗和违背才能获得。

三、创造力和刻意练习

创造力无法通过刻意的重复训练获得,但可以通过模仿别人来“假装自己有创造力”获得

比如A公司发明了一个新产品,然后B公司觉得蛮好,拿过来稍加改动自己推出类似的一款产品,这种做法在现实中很常见,看见一种好的商业模式,很多公司都去尝试,当然最后活下来的很少,至少这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维度。再比如沃尔玛,创始人都说,我们其他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是把其他公司好的地方借鉴过来自己改良之后用。既然这样那就可以通过模仿高手的心理表征来获得和高手类似的能力。虽然效果开始没那么强,后面可能会变得更好。

乔布斯理解的创造力:创造就是把东西连起来。为什么他们有创造力,因为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经验,他们对自己的经验想得更多。

读完了关于创造力力的文章,我感触颇深,要想获得创造力:

1. 把你最想要的东西列出来,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想想怎么实现它。

2. 个人的经历,往往是创作的源泉 —— 把自己投入过情感的经历,跟新的东西连接起来,这就是创造。

3. 旁观者清。陷入一个情境不能自拔的时候,主动换一个视角。

4.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时候,通过三阶段(梦想家,批判家,现实家),提升创造力。

5.多学习积累知识,知识=敏感度+感受(注意两者缺一不可,不然经历再多,没有敏感度,也没有用)


最后祝小伙伴中秋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到底什么是创造力》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