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同志间的相互歧视

                  个人经历

我和大多娘娘腔经历差不多,在学校被各种欺负,所幸,也许时代在变,也许纯粹人品好,上高中后,我遇到一帮包容度很高的同学,他们都属于主流人群,但从不歧视我娘,甚至于我是同性恋也不以为然。所以,那时我出柜也是出的那叫一个大胆和开心。我终于有朋友了,但人在拥有一样后,总会追求另一样,比如,看着朋友下课后都成双成对拉着手,我也想体验下爱情的滋味了。通过社交软件和线下聚会,虽说没找到男友,但加了一些群,默默窥屏的我,才晓得圈里还有圈。gay圈只是一个大的总称,往下还分为熊圈,猴圈,公0母1圈等等。。然后熊圈看不起非熊圈,“公1”看不起“母1”,加之受就是女性化的“集体潜意识”影响下,“公0”则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虽然攻受一说只在中国有,大多数美国同志其实不分属性。)

我没加入什么特定的圈子,但很多同志都在自我介绍里打上娘的滚蛋,我就知道了,不管是否谈男友,说"哈啰"的门槛也首先是不娘,我承认那段时间我确实有些妥协了,比如尽量言行举止不要太娘,比如我舍不得刮掉下巴的胡子。这下,不是不敢在异性恋面前表现的娘,反而是不敢在同性恋面前表面的娘。

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人性,在呼吁不要歧视我们的同时,我们又在互相歧视。

顺着这个现象我继续留心观察了下,发现不仅仅是:娘,还有跨性别者,或者blued直播间的金刚芭比,易装者,等性别表达有别于主流的主播,都成为"正常同志"的反感对象,说同性恋在中国本来就不受待见,他们的存在更加败坏了同性恋的名声。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也有很多同志朋友非常友好。

我绝非批判,也不想批判,因为批判的同时,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就好像是自己没有这些人性一样,比如,我也曾歧视过像保加利亚妖王那样的"金刚芭比",因为我当时觉得要么就做个娘到底的"女人",要么就做个纯爷们,这种肌肉加胡须,却穿着高跟鞋抹口红的娘娘腔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阴不阳。但随着我认知的逐渐提升,学习了性别理论后,知道了身体酷儿,知道了一种性别可以对应无数种身体等研究,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因为知识的不足而歧视了他人。洞察到这一点后,我对“金刚芭比”的反感消失了。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呢,我们每个人不一样,但有啥不一样?都是活在一个地域的人,有共同的文化以及共同的人性。

最后,我想分享作家吉野贤治先生在《掩饰》一书里写的话作为文章的总结。他这样说到:“主流社会,甚至部分同性恋,都认同“异性恋主义”,,既我可以“接纳”你的性取向,但你必须表现的像个“异性恋”,穿着要MAN,气质要阳刚。所以,不阳刚的男人,就会被异性恋和同性恋双重歧视,讽刺的是,“扮直人”的冲动最初来源于同性恋本身,被污名化的群体总希望将自己表现的所谓的“正常”。

再来一句祝福:

依然选用《掩饰》中的一句话与君共勉,行走,顺着血液流淌的方向,愿各位都能活出自己。感谢您的时间,再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同志间的相互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