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狮子:我的三年产品经理之路

小狮子:我的三年产品经理之路_第1张图片

前面的话:三年pm小狮子决定从北京的互联网公司跳槽到上海,投身智能电视行业。游刃于不同形态、不同平台的产品,快速学习能力和自我驱动力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不在北上广应该如何投身互联网?产品经理工作还需要哪些特质?请看三年产品汪的所思所想!

本期出场人物

小狮子@某智能电视公司,男,福建人,爱吃素菜

本期内容提要

1. 不在北上广读书,如何找到互联网相关工作?

2. 你确定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3. 产品经理的典型工作日是怎样的?

4. 快速发展的领域为什么吸引人?

似乎一夜之间,“产品经理”突然华丽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职位。每一年都有无数的应届生和来自各个行业的从业者希望加入到这一颇具前景的工作中。

本次采访在北京和上海分别从事过三年内容类产品工作的产品汪小狮子,能够给关心互联网产品工作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启发!

预约采访小狮子时是周日晚上11点,他听完“你我身边人”介绍后就说“开始吧”。雷厉风行。由于小狮子的工作非常忙,这次访谈采用文字回复的方式。我们注意到最后几个问题的回复时间是凌晨1:27。在这里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采访正文


QHi 小狮子,首先请向大家简单介绍自己和目前的工作吧~

A我现在是一名产品经理,从业经历三年多。之前实习时做的是产品运营,留任转正为产品经理。上千人的上市公司和几十上百人的创业公司都待过,先是北漂,后是沪漂。

现在的公司是一家快速成长中的创业公司,主要产品是智能电视。我所在的应用产品部门主要负责电视的系统功能和频道内容这两类产品。


不在北上广读书怎么加入互联网? 


Q当初是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使得你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从事产品工作的呢?

A曾经在微博上给某个软件提了几个建议,然后得到了一份实习,以此为契机进入了互联网行业。

至于走上产品经理的路,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也确实是搭上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热潮,受到了“蛊惑”。


Q你当时是在武汉读书,能详细讲讲是怎么得到远在北京的公司实习的过程吗?

A原先通过招聘网站得到了北京一家传统媒体的实习机会,由于一些意外而未能成行。但是已经定好了去北京的行程,正好微博上一家北京的互联网公司抛来橄榄枝,于是就欣然接受了。


Q非北上广读书或工作的同志们如果想加入互联网行业,你觉得比较有可行性的方法是什么?

A这根据工作类型,其实方法各不相同。

致力于技术/设计的同学,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当然是第一要务。技术公开赛、技术俱乐部、开发社区都是技术型人才崭露头角的舞台。设计型人才则多半是在各种设计作品展示平台被认知。

而其它工作类型,比如产品,通常难以通过一些固定的模式去找寻到机会。除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很多时候运气因素很大。至于运营、编辑,多在一些公开平台展现自己对内容的把控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有什么方法,我就不太了解了。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产品经理?


Q你觉得真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吗?

A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其实特别不负责任。如果这句话能成立的话,喜欢点评时政的出租车司机想必也都是兴国安邦的大才(没有贬低出租车司机的意思,只是做个类比)。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说法可以说是仰仗了微博的兴起。当各个互联网公司都在通过微博收集用户反馈的时候,给用户扣个“产品经理”的高帽子,用户就拥有了主宰一家公司决策的幻觉。

另一方面,这些年互联网公司招揽人才时也喜欢不走寻常路,而落到实际工作岗位时,往往看似门槛很低的产品经理就成为绝佳选择。

这几年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样高频出现的词汇是“用户体验”。好像每个人都懂用户体验,于是每个人就都是产品经理。

其实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都不是靠着空谈用户体验来生存的,我所认识的产品大牛,也许技术出身、设计出身,都是有一定建树的。

不得不说,近些年很多人想转做产品经理,尤其是应届生非常热切地要做产品经理,可能纯粹就是受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热潮的影响。当然,我自己也不例外,只不过我还是始终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Q那么你觉得自己身上哪些特质、特点使得自己适合产品类工作?

A什么样的特质适合做产品经理?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说法,各种产品经理的书籍或者网站里都有不同的阐述,所以我的解释也仅供参考。

说回我自己的话,共事过的同事能明显感觉出来的就是我有轻微的强迫症,某些时候有完美主义倾向,我觉得这是产品经理工作所需要的偏执。


在上海做智能电视产品?


Q当时怎么考虑从北京的互联网公司跳槽到上海?据我所知北京的互联网气氛要好一些

A有一部分不方便说的个人原因。大方向上还是跟北京的自然环境有关。

北京的雾霾越来越严重了,对健康有威胁。身为南方人,北漂了几年,也有点想念南方的气候。原本其实并没有考虑上海,首选地是深圳,无奈和某企鹅实在缘分不够。

正好上海的公司陆续发来了面试邀约,觉得也可以一试,就到了上海,很快接受了offer定了下来。


Q你之前做的产品好像不是硬件相关?如果说做不同产品的PM需要一些共通的能力,你觉得是什么呢?

A现在做的其实也不算是硬件产品。到了应用软件层面,跟硬件关系就不太大了。这几年做的产品包括小说、新闻、视频;平台包括电脑网站、手机网站、智能电视。

虽然形态和平台不太一样,但是本质都是内容类产品,所以共通的地方就是要为内容服务。转换产品形态和内容其实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中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学习能力是产品经理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

另外还要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否则无论是公司业务还是自身成长,都很有可能因为你“不懂”而停滞甚至倒退。


Q你觉得当前这份工作的加分项是什么,最让你感觉爽的地方在哪里?

A目前的工作是智能电视的软件产品。因为智能电视行业还处在发展中,所以有些地方是未被定义的。从软件产品本身来说,功能、交互、视觉都有很多可以摸索的地方,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Q那反过来,这份工作最大的减分项,最让你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A从公司、产品等方面来说,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明显的减分项,本来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就是大同小异的。

痛苦的地方应该就是加班太频繁、强度太大。


尾声:三问三答


Q请描述下你的一个典型的工作日吧,比如上个周一你是怎么过的?从起床开始

A其实周一对于我来说并不典型,因为周一是例会,所以一天的一半时间里都在开会。相对固定的工作日模式起始是起床洗漱、出门吃早点、到公司上班。

上班时间其实是比较碎片化的,除去吃喝拉撒等个人问题,工作内容大概是这样子的:

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收集产品反馈并进行归类整理,大致分为问题和需求:

有问题需要跟进,找到相关责任人沟通排查,对象可能是开发、设计、运营、编辑等,必要时也会开会周知。

有需求需要提交,在提交之前需要进行调研、分析、讨论,最后会有相应的图文产出。当然这些工作并不会在一天之内全部完成,通常是随着版本进度,在多个工作日里逐步完成。

日常的自我提升也是必须的,比如资讯阅读、竞品分析。还有一些指导工作的计划制定以及相关会议,也会在工作中穿插。

整体的就是围绕着主线目标,以产品版本或者问题解决为时间节点,在碎片化的工作中往前滚动。


Q你觉得如果重新回到几年前,再读一次大学,你会做哪些决定、哪些事情让现在变得更好?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

A如果重回学生时代,更认真地学习想必是很多人共同的答案,确实工作之后才更加意识到,扎实的知识基础对于工作来说百益无害。


Q你觉得外界是不是对你这份工作存在一定的误解,你想如何澄清?

A最大的误解莫过于产品经理什么都不懂。任何职业里都有比较差劲的人,所以确实存在着一些什么都不懂的产品经理,但是这不能代表全部产品经理。而很多时候,产品经理其实也是背锅的。


Q非常感谢你的分享!

A不客气~


采访后记


对于从事三年产品经理工作,经历过多种平台的小狮子,“转换产品形态和内容其实在产品经理的职业生涯中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学习能力是产品经理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也是其handle不同产品的法宝吧。

另外还要有很强的自我驱动,否则无论是公司业务还是自身成长,都很有可能因为你“不懂”而停滞甚至倒退。

——不能让公司因为你“不懂”而业务停滞,所以有时公司逐利式的“压榨”,对于年轻人又何尝不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注:受访人的观点和建议一般是从自身视角出发,可能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意愿的制约。如果您对相关问题有其他角度的看法,欢迎与我们联系!



小狮子:我的三年产品经理之路_第2张图片

“互联网工种面面观”系列主要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几大工种,包括产品、运营、市场、开发、测试、用户研究、用户体验、设计等,本次推送是该系列的第一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狮子:我的三年产品经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