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中的一些相似点

近读历史,发现了其中的一些相似点。

秦朝和隋朝 是两个极为相似的短命朝代(秦朝历经 14 年,隋朝历经 37 年);秦朝结束了六国割据的局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而隋朝也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出了贡献;秦隋二朝都是因为暴政和滥用民力而灭亡,都是历经二世而亡;秦朝有嬴政和胡亥PK 隋朝的杨坚和杨广,其中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我将二位PK了一下,发现这二位“超级暴君”的举措都给后世留下了一些重大影响:秦始皇有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修长城(但其实是顺手将原六国的旧长城连接了起来),重大工程还有郑国渠和灵渠的修建;而隋朝有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大运河的修建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春秋、隋、元,其中隋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

明太祖和汉高祖极为相似,明成祖和唐太宗有得一比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和汉高祖刘邦这两个开国皇帝都出身于平民阶级,差别就是汉高祖刘邦在发迹前曾任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乡长;而朱元璋不光是平民,还是贫民,这么说来这朱和刘顶多也是半斤八两,家境相当的二人都是靠白手起家,空手打天下。所以,朱元璋常把自己和刘邦相提并论。至于明成祖和唐太宗,这二位都是我比较喜欢的皇帝,尤其我更青睐朱棣(当然,我始终对他首创“诛十族”杀了天下读书人的代表人物方孝孺等暴虐行径持否定态度)。

不过总体来说,这二位都是历史上杰出的篡位者,年轻时都能征善战,都是在已经稳定的太平盛世中通过武力从他人手中夺取皇权,这里的“他人”指的是“他们的亲人”: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事变,结果了太子哥哥李建成和齐王弟弟李元吉,成为新任皇位继承人自然是大势所趋;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攻入南京皇宫,直捣皇帝侄儿的老巢,建文帝在后宫燃起的一把熊熊大火中消失在历史的谜团里,至今无人知晓其下落。因为朱棣篡位的事实,他本人最为欣赏的也是与他一样成功谋夺皇位的李世民。 论政绩,明成祖朱棣有“永乐盛世” PK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总之,二人都是历史上颇有影响力的君主。

此外,二人的皇后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李世民有长孙皇后虽口称不干朝政,但常常劝谏皇帝;朱棣有明初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徐氏与他伉俪情深,患难与共。徐氏虽然长在将军府,但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舞刀弄枪。相反她自幼文静好读书,才华过人,若是男儿身,大明王朝势必又添一员栋梁之才。(徐氏虽出身名门但性格温婉贤淑,很是难得,在朱棣出征起兵造反的年月中默默支持着夫君,不离不弃。)


浅析历史中的一些相似点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于谦和文天祥非常相似 。 于谦是明朝的“救时宰相”,文天祥是南宋名臣。于谦时任兵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事实上,明朝的官吏机构是没有宰相一职的,但因为当时于谦领导了北京保卫战,挽救了整个大明王朝,所以今天的史学界评价其为“救时宰相于谦”。那么于谦的“宰相”PK 文天祥的丞相,二人职位相当。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后仍奋力抗元,最终被俘,不愿降元军而从容就义。

文天祥有流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千百年来国人的楷模。而于谦则成了权利争斗的牺牲品,景泰帝病重之际,英宗南宫复辟,之后翻旧账想办法除掉了于谦。论为后世所知的名句,于谦有《石灰吟》,其中两句“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横空出世时于谦年仅 17 岁,还是个花季少年就有如此的气魄,真是不简单。还有,我们今天用来形容清官的词语“两袖清风”的典故便出自于谦的《进京》——“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由此可见,于谦和文天祥二人都是相当有才华的忠君臣子。

于谦的父亲于仁非常崇拜文天祥,从于谦年幼时起就开始给小于谦讲述文天祥的事迹和诗歌。于谦少年得志, 7 岁那年一位得道高僧惊奇于他的相貌,告诉于父此子长大必定是救时宰相。于父大为满意,觉得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的偶像转世,他曾对于谦说你是文天祥转世,就算不是,你也得给我像文天祥。果然,正统年间的 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朝中不可一日无君,时势所迫,于谦拥立景泰帝上台执政,后指导并亲自带领北京人民英勇抗击了瓦剌军队,使得明王朝的命运往后延续了一百多年。几百年后的今天,既有文天祥祠,也有于谦祠。二人相似之极,有时候我真怀疑于谦真的是文天祥转世。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析历史中的一些相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