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通过学习圣迭戈加州大学在 Coursera 上的课程「Leaning How to Learn」的思考总结。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大家成为一个更好的学习者。
内容大致基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以及帮助有学习障碍者的专业指导人员的经验。
这门课不会学习某一学科的深入知识,也不要求某一学科的知识背景。我们可以直接拿研究者的结论,运用到任何自己想要学习的领域。
大脑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学习能力,而这门课程,就是你大脑的使用手册。
这篇文章不是这门课程的提炼总结,而是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我感觉自己突然悟到了学习的要义,希望跟大家分享。
文章的题目是——如何变得「有灵气」
「灵气」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灵气」呢
当然每个人对单纯文字的定义是不同的,我先定义一下我说的灵气是什么,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再来讲它能解释什么,以及如何变得有灵气。
我定义的灵气,指的是,一个人,在学习上,不一定说有多快,而是有节奏,不一定说有多勤奋,但是从不感到焦虑。
这就是我说的「有灵气」。
如果你没有理解,你可以反过来想想,你自己平时的学习,是不是很少感受到有自己的节奏,而是想到哪学到哪,老师喂你什么你就吃什么,并且时常对学习这件事,或是正在学的这样东西,感到焦虑。如果是这样,你可能就缺了一点灵气。
这里说的学习,并不限于学校的学习,可以是学习任何一种小技能,新特长,任何学科,任何事物的学习。
「灵气」不是天赋
很多人面对学习这件事,都想变更聪明,变更勤奋,至少我从来没听说过有人想变得更有灵气。
在我更小一些的小时候,时常会听到大人夸奖小孩,会用到“有灵气”这个词。不论是学习语文数学、绘画书法,还是体育音乐,感觉学东西快,能举一反三,就是一个“有灵气”的好苗子。
所有人都以为,聪明、智商高、有天赋,就是有灵气,他们找不到别的解释,当然就只能把原因归结到,一些涉及到“天生”这件事情的词语。
诚然,智商 IQ 相较于情商 EQ,还算一个不太伪的概念。但是,智商的解释力极其有限。很明显,并不是那些博士都是很聪明的人,读二本的就智商低。老师也常跟我们说,“大家智商都差不多,我们要拼谁努力。”略微开明的老师,可能会跟你强调一下,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去TM的学习方法。什么摘错题,学霸往往都是一张卷子就一道错题,人家随便一看,摘不摘出来真的无所谓。还有什么划线,用五种颜色的马克笔,把书划得跟花一样,往往是中游水准的同学。还有让学霸介绍学习经验,也是P用都没有。
事实是,大家努力程度和产出的比率,确实差异很大。我见过天天钻在书里的大学霸,也见过下课就出去打球还能考得巨高的大学霸;见过认真学习的中游同学,也见过看起来从来不学习的中游同学。但是确实智商没有差很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起了这么大的作用。
真正学习的要义,不是老师不教你,也不是学霸小气不和你分享,是他们真的不知道。
先说一下,我说的“要义”是什么。
如果有人告诉你,“学习的20个好习惯”,你就看都不用看。什么早睡早起,做笔记,预习等等,不说你也都知道。
如果有人告诉你,“学习的5条方法论”,你可以当鸡汤看,无非是什么执行力、好奇心、虚心什么的。
而所谓“要义”,就是如果只能说一条,那是什么。
会不会学习,区别就在这儿。掌握了学习的要义,才能变得有「灵气」,才能达到“会学习”的境界。并且,这是一种可以后天锻炼的能力。
如何后天修习「灵气」
学习的要义在于,你要足够了解自己。
这也是如何变得有灵气的方法论。
我说的“了解”,不是了解自己的性格、身高体重、脾气等等。而是,你有没有时刻了解自己的“状态”。
你能分清楚,你什么时候百分百专注,什么时候是七分专注吗?
你在休闲的时候,有感受到身体哪部分在放松吗?
有注意到什么在流失、什么在补充、什么在被你获取吗?
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是完全地掌握了吗?
你有留意过灵感来之前你处于一种什么状态,从而可以去刻意地逼近这种状态吗?
你能明确地进入让脑子里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交织的状态吗,还是被动等待它的发生?
……
大多数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的。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跳脱出身体,来审视过自己,只是这么无意识地活着。他们从来没有把“我”撕裂来看,从来没有观察过自己。
学习是一个很需要“状态”的活动。你需要有意识地分清,“我学会了什么”、“我还模糊的是什么”、“通过反复练习能强化进脑子的是什么”等等。
会学习的人,他们可能不知道什么神经科学的解释,但他们对自己学习状态的感受非常清晰。也就是说,他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这门课程教授的一些结论,也就顺理成章地发现了很多自我调节或提高效率的方式。
很多人过于在意“术”的层面的问题,而忽视了“道”。如果你在这方面,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过自己,审视过自己,那么我建议你开始跳脱出自己的肉身,观察、感受自己的“状态”。
举个例子,拖延症 Procrastination,每个人都深受其扰。
拖延症的简单机理是:
当你想要做一件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时,会激活你大脑类似感受疼痛的相关区域。于是你的大脑自然地规避这种负面刺激的发生,命令你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但凡有一颗进取之心的人,都曾经试图与之抗争。然而抗争的结果,大都是焦虑和自责。因为这是深植于人的基因里的命令,你不可能与你的基因对抗。最好的策略就是——live with it。
为了解决拖延症,你可能曾经听说过番茄工作法,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听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尝试后,发现没什么用。原因在于,你始终处于个无意识的学习状态。也就是说,你始终没有去刻意地感受自己的“状态”。
番茄工作法所规定的“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只是一个针对整个人类的总体规律的简单总结。番茄工作法认为,人类工作25分钟,需要释放负面刺激,需要休息5分钟。这就是我说的“术”。
那么背后“道”是什么呢?如果是从脑神经科学来讲,就是大脑Focused Mode和Diffused Mode需要交替使用。说人话就是,你要刻意去了解两点:
- 专注模式下,你的注意力是否逐渐丧失?你对学习内容,或学习动作本身是否即将产生厌恶(大脑惩罚)?
- 发散模式下(休息),你是否命令大脑完全不去想任何你正在进行的学习内容?(如果你只是简单的停止工作,大脑还在悄悄思考的话,是不能有效削减大脑的“惩罚性”反应的)
如果你通过刻意地体会,有意地观察,能够认清自己的这个学习状态,你就不用拘束于25分钟或5分钟这样具体的数字。在学习时间层面上,也就获得了我说的“学习的节奏”。
再举个例子,最近很火的一个概念——刻意练习。
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认为:
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
同样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什么是“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呢?你不可能每学一样东西都雇一群专家,随时监测你的学习进程,给你制定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吧。
这也只能你自己去感受。要找到正好不会做,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内容,你至少要刻意去了解两点:
- 你真正掌握了的是什么?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去感觉,“我好像懂了”或者“我好像会了”。你要摒除这种喜欢去“感觉”的习惯,而要真正体会自己的具体状态。当你真正理解一个概念时,和80%理解时,如果你有意体会,是可以找到区别的。
- 新接触的部分与已掌握的部分的关系是什么?我们过于在意每一个单独的步骤,而忽视了步骤间的联系。我们不能像服从命令般的,别人喂你一个新概念,你吃一个。而是拿到一个新知识,马上在大脑里与所有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联系。这样你才能发现,它们之间是否联系紧密,是否有概念断层等等。
这样你才能判断出什么是“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于是你就在学习内容上,获得了“学习的节奏”。
当你完全了解自己的状态后,你在学习任何东西时,都不会再焦虑。因为你知道自己在哪,即将跨向哪一步,身后是什么,前方的路长什么样。自然而然地,你就有了所谓,学习的节奏。你可能会制定学习计划,你可能会写学习感悟,你可能会看材料的时候习惯把文字读出来,你可能会形成一套在书上划线的标记语言,你可能会有一套记笔记的系统……
这些都是我说的“术”。所以人家学霸直接和你分享这些,有什么用呢?
就像初入江湖的你,求大侠教你武功。人家丢你一本剑谱,说,我就是这么练的,你也这么练吧。
但是人家内功心法什么的是不会告诉你的呀。有没有打通任督二脉,有没有打通大小周天,只有你自己知道。打通以后,你学哪一派的武功,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以后听到有人说,哎呀,我家的小孩,聪明是很聪明,怎么就是学不好呢?
你就微微一笑,嗯,是很聪明,就是少点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