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优秀党员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
一、崇高的职业理想
她先后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素质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市级优秀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骨干教师,区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模范团干部等荣誉称号。
cctalk学习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分科优秀助教和标兵学员。
沈莉红老师心中的乡村学校是一个适合追梦的地方,在这里,不但有青山绿水,还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师生能够共同学习进步、不断提高,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也是快乐的!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可以和外界相连,农村的孩子在学习之路上不再孤单。每天和全国的孩子一起,用朗朗的读书声迎接新一轮太阳;也可以参与到网络课堂中去,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坚持学习中努力蜕变为自己喜欢的模样;孩子们通过上网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梦想的种子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直至结果。
她希望老师在引领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不再是孤军奋战,在和优秀的同行者和青椒学员们一起追梦,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变成自己喜欢的模样。她希望自己有能力担负起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责任,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在培养孩子核心素养方面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一个学者型、文学型的优秀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教书育人,也能写下一篇篇美文。在自己追梦的旅程中,带领孩子们不断进步,启迪孩子们的心智,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让他们的心灵不再局限在农村小小的天地。
二、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
沈莉红老师十多年来年担任九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近三年来又担任了学校教导处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勤恳敬业、踏踏实实,不辜负师生对她的信任。
她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的做好“四清”工作,落实好“三维五环”新课改工作,努力提高孩子们的素质。教学上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对自己所任教的语文学科有很强的驾驭能力。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她多次在市、区优质课赛将中获得一、二等奖,她所带领的九年级班获得市级“文明班级称号”,她所教九年级语文成绩在全区语文学科中名列前二名,曾经在区教体局教学工作会议中做典型发言并受到潘局长好评。
在初中阅读教学论文大赛中,《诗词阅读教学艺术探讨》获全国三等奖,论文《探寻乡土文化“四部曲”,卓越开展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 获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发表在《教育科学》2018年2月2期。
她还是学校的教导处主任,为了规范化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她和教师代表一起制定好教导处各项规章制度,并注重在平时的常规工作中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做到教案和作业至少每月一次大检查,听评课每期进行两轮,教务处加强巡课,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开展三维五环赛课活动,有针对性地实行听、评课和教学设计展评,教案作业展评有序进行,推行导学案教学,均收到了明显效果。她和全体教师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学校近几年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先后获得市、区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四星级教务处”等荣誉称号。
作为三级心理咨询师和学校的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她每期至少开展四次心理辅导知识讲座,每月至少四次心理咨询活动,指导师生学习、生活,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给师生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因心理辅导工作出色,她被评为“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三、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
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她的创新精神体现在课题研究、社团活动、信息技术优质课、学生素质培养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很多方面。
2015年,她针对农村孩子阅读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带领学校语文组老师,历时一年开展《如何指导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课题研究,取得了区级二等奖;2018年,她参与的《提高农村留守儿童抗挫能力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获得区级一等奖;2018年,她参与的《探寻乡土文化开展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研究,在市级结题。
2016年,她在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得初中语文组市级二等奖 ;2017年到2018年,她在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中,先后获得区级一、二等奖。
2014年、2018年, 在“陕县学校科技创新作品展评”活动中,
两次获自制教具类区级二等奖。
2017年,在第六届“全国少儿素质教育手抄报系列活动”中,获得一等奖辅导教师奖和全国关心下一代素质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她学以致用,带领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师生积极参与到“米课堂、少年派网络素养、彩虹花晨读和阅汇”课堂中去,让山区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她在上创办陕县萌芽文学社专题,收录孩子们的优秀习作将近300篇。
她本人多次在辅导学生作文方面,获得国家级、市级优秀辅导教师。
她的《那年,我十五岁》、《无言的熏陶》、《采撷幸福》、《遥远的打麦场》等多篇文章在《中学生阅读》、《三门峡日报》、《河南省教师资格中心》、《河南思客》等报刊杂志和微信公众号上发表。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愿步履不停,只为追求诗和远方,让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