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郵輪,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基韋斯特港。夜幕徐徐降落在這南端之地,整個小鎮燈火漸漸璀璨,在大海的懷抱里更顯輝煌。
我坐在露台窗前,探頭凝視,郵輪破開海面激起千層浪花。遠處,過往船只漁火點點,與天上閃閃的銀星連成一片,分不清那是天上那是海洋。這情景重現了我細時坐父親的船,離開碼頭基,航行在大疆門時是如此的吻合,一晃就是五十多年,很多人和事也隨著這浪花一樣遠去了。
下一個目的地,是巴哈馬國(Bahamas )。郵輪從基韋斯特到巴哈馬,需要航行两個夜晚和一個白天,夜晚航速快一點,白天相對緩慢。這艘戴著两千多旅客,一千多工作人員的巨輪,雖然很平穩,但仍然有飄盪的感覺。歷史上,這是一條最多海盜出現的航線,荷里活有關海盜的大片,大多選擇巴哈馬為拍攝場地。
郵輪開出公海,這公海是電訊公司的衛星覆蓋不到的死角,手機絕大多數功能障礙,就算開通,收費昂貴,只好與外界隔絕一切聯繫,加入船上通訊系統,便于親友間互通訊息。大家用慣手機,像被海盜挾持一樣無奈。離開了手機,我正擔心這一天两晚會悶死人,看來這担心實屬多余。原來迪士尼郵輪公司早已有計劃安排,推出大量經典歌劇、話劇、折子戲、電影、電視、真人秀,甚至連每間餐廳的待應,為配合主題,天天穿上不同的服裝,待上完主菜后與客人一齊互動,或米老鼠唐老鴨,或美女與野獸,或灰姑娘與王子,或海盜⋯⋯陸陸續續上埸,目不暇給,我們參與其中,也樂在其中。
迪士尼這些經典作品,之所以魅力無窮,吸引一代又一代小朋友追逐。原因在於每部大片,其主人翁都是身世可憐,有父無母、後母,或父母雙亡,或被魔鬼咀咒;要麼囚禁在皇宮里,要麼過著地獄般生活。每看一次,總是老淚橫流,尤其扇情的歌劇,離奇古怪,引人入勝。看完后,睡前腦海仍在翻騰,重現一幕幕動人畫面。
郵輪信息預告: 巴哈馬首都那騷(Nassau )日出7:05am,日落5:17pm 。我6:40am守候,看看這懶洋洋的太陽如何爬出來。還真准時。這太陽不是爬出來,是由東面海里生出來的,好一個出水蛋黃,周邊還飄著幾片蛋白的雲彩,金色的光芒照亮了那騷海灣。我忙著把這喜悦照片拿回房間,與家人共同欣賞。
早上八點正,當我推開陽台門時,郵輪已穩泊那騷港,而且前前後後共有四只同樣大小的郵輪停泊。
郵輪廣播反復溫馨提示,囑咐旅客們不要帶護照和多金上岸,攜帶本人及房間id 就可以進出過海關雲雲。
我們急著上岸,想要看看這多種藍色的海洋是如何堆成這塊陸地,順道探秘一下,當年哥倫布沒有發現的角落,和海盜們來不及帶走的寶藏。
郵輪公司很細心照料我們,碼頭平台上,幾張長桌子, 一字排開擺設了大大小小的"蚊怕水",規定每個人,凡是暴露在外的皮膚,都要塗抹一遍。
我們不敢私自招租汽車,免上了賊船,還是通過海關詢問處,由她們介紹官方的出租汽車,這樣會妥當一點。
两家大小站在海關出入口處等候安排,對面街有巴哈馬婦人向我們招手,細看一下,原來是個梳辮子公司。說它是公司,是因為鋪頭大,容納幾十個婦女經營,還有多個婦人在招攬生意。根據以往經歷,凡是海關進出重地,絕大多數是擺賣方便面、大箱餅乾(八十年代沙頭角海關)、尼龍布匹(八十年代澳門海關)摩托車、電視機批文、糖煙酒、奶粉等緊缺商品。黃金地段用於開設梳辮子的活路,意想不到吧,或足以證明這國土或進出這國土的人氏,是何等的愛美。
終於上了一部十多人座的汽車,司機兼導遊載著我們飛快地往各個景點跑。一路上看到巴哈馬國古樹參天,這些百年以上的老樹,長得張牙舞爪,活像當年的海盜,或是抗擊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和英國殖民統治者侵略的印第安人。
汽車開進一處鄉間的橫巷,在一間經營餐飲業,及零售當地椰子巧克力的門檻前仃下。我走下車子,差點踩在牆基旁邊的小山溪,定睛細看,仿佛回到家鄉西村北角,四周的斷壁殘垣,架在門前小溪的水泥石級,院埸內的四季樹木和花果,相似度如此十足。可惜椰子巧克力不是我們喜好的口味,辜負了巴哈馬姑娘的一番美意。這里的導遊,絕不強求遊客買東西,反而我為自己的冷漠深感歉意。
世界上的島嶼,都是被海洋環抱,四周的水是海水,島內的淡水都是奇缺的,巴哈馬700多座島嶼無一例外,其中只有二十多個島嶼有人居住。一百多年前,巴哈馬人已經築起一座高高的白色水塔,從地下水井吸抽儲備足夠的淡水,供應首都那騷民眾食用,現今這水塔仍巍然屹立在山丘叢林中,傲視整個那騷城。
繞過水塔,汽車開進一片高地,這高地并不高,頂多也像紫崗山一樣,它是一個古老的炮台,四周模擬擺放著幾門锈跡斑斑的大炮,似林則徐虎門銷煙時的種類。這所謂的山,已經是全市的制高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公元三百一一四百年開始,便有印第安人居住在這里,巴哈馬從來沒有停止過戰爭和殺戮。殖民統治者,把巴哈馬當驛站,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海盜更利用無數島嶼便于藏匿,扎根馬哈馬,專刧過往船只財物。有史記載,西班牙殖民侵略者,把印第安人當奴隸,甚至最後滅族。英國殖民統治者也侵占這島嶼,把巴哈馬淪為它的殖民地屬國,雖然1973年宣布獨立,英國女王仍然是巴哈馬國的元首。我們小心翼翼地踏在這片土地上,生怕踩著某一位神靈的骨頭。
在高地上遠眺那騷城,天海連成一片,怎可以用一個藍字來形容得了,國家名字就是包涵淺海海域的意思,這種藍已是七彩的藍,變幻無窮的藍。
當年,上帝分割封地的時候,給了巴哈馬一片貧脊的土地,只適合種棉花之類的作物,其他食物則從外地進口,才可以解決島上居民的食用。
別埋怨上帝,有時候他老人家也很公平,他老分完封地后,深覺內疚,轉身離開時,從衣袋里掏出一粒藍寶石抛下來,像家鄉豬肉佬賣豬肉一樣,切一片豬肝作為搭秤。
這就是"天堂島"。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亞特蘭蒂斯(Atlantis )度假中心,粉紅色的殿堂就是建築在這多層次藍色的海旁。大概連上帝都未曾住過,如此如幻如夢如露如電的七星級度假勝地。雖然建了有十年之久,但那極盡奢華的設備風格,仍然超前,最慶幸是解決了當地六千多人的就業問題。
聽說,入住其中一個房間度一晚,要花两萬五千多美金呢!回去后要買張六合彩票碰碰運氣,說不定下次就有機會登上天堂島啦。
回程靠近海關旁的地方,道路交通擠塞,汽車繞著一座相當大的建築物緩慢前行,其建築風格似曾相識,在綠化地帶,看到一位中國人面相的監工,指揮一位當地人在種花草。對!這是中國資金投資的痕跡。待汽車轉彎繞道時,在大廈外牆,"夏宮"两個中國字,醒目且耀眼。這名字取得好,巴哈馬全年都是夏涼天氣,18一28度C,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溫度。天佑"夏宮"!祝福"夏宮"!
在這淺海之國繞了一圈,本想嘗嘗當地的海鮮,只是擔心老人小孩,容易招惹蚊子叮咬,染上什麼"寨卡病毒"就不好辦,還是決定回船上食自助餐為上。
跑馬看花巴哈巴,本來就此完結了。離開航時間還有两個多鐘頭,年輕人探秘之心不熄,義無反顧,決定再殺個回馬槍,像當年的海盜一樣,"來了又走,走了又來"。年輕的"海盜們",在當地好心人的指引下,幾經轉彎抹角,來到一處海旁,發現了哥侖布當年也沒有發現的寶貝,真正的大海響螺和大海星,像我過去老家,吹響響螺,集結叔伯兄弟出海捕魚的那種響螺。巴哈馬漁民與廣海南灣漁民一樣,太老實太善良,十塊錢一份,两個大海響螺。制法兩種,油炸或刺身,這麼新鮮當然選擇刺身啦。"海盜們"享受著老漁夫制作響螺宴的過程,在品嚐響螺的同時,這一幕幕生動的"記錄片",永遠鐫刻在腦海中,連同巴哈馬那騷的名字。
巴哈馬國在大西洋的位置。巴哈馬日出。
停泊在那蘇港,迪士尼郵輪旁的另一郵輪。
那蘇港海關對面的美髮公司。
百多歲的那蘇水塔。巴哈馬山崗的炮台。
四周都是百多歲的古樹。
從山崗遠眺那蘇城。
停泊在那蘇港的四大郵輪。有中資背景的"夏宮"。
俯瞰巴哈馬首都那蘇城。
天堂島上的亞特蘭蒂斯度假勝地。
巴哈馬首都那蘇與亞特蘭蒂斯度假勝地。亞特蘭蒂斯
亞特蘭蒂斯與天堂島
那蘇港燈塔。
真正的大海螺。
與台山上川島同一祖宗的鱟(音:候)魚。
漁民伯伯在做大海響螺刺身。
曬曬他今天的收穫。
別以為是大面包,是如假包換的大海星。
10美元两只大響螺刺身。
回過頭,響螺片被"新海盜們"搶光。
別的郵輪走得這麼快,只留下迪士尼郵輪,與巴哈馬國那蘇港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