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一种悲哀,身体不如从前,血压也跟着直线飘红;长期用服用降压药,伤肾又伤身体,却又无奈;更有很多人一到春秋两季,膝盖疼、腰疼、腿疼;看似两种毫不相关的疾病,在古中医上确是同一种原因引起;到底是什么原因会引起高血压和腰腿疼呢?
一、脾肾湿寒引发的高血压往往被忽略被误诊
1、有浮肿的高血压
一般有浮肿是水湿不化造成的,人体水湿不化,往往是湿寒偏重。根源在于脾肾运化失职,往往人过中年,肾阳不足,导致水湿运化无力,体内湿浊偏重,人体清阳不能运行。从而营养输送无力,堵在中途,导致血压升高,眩晕和浮肿。
特点:舌胖苔白,舌边有齿痕,面部和足部容易浮肿,血压高,早晨起来头昏沉重。
方法:补肾还阳 健脾化湿。
方剂:白术12克,茯苓24克,白芍12 克,肉桂6克,砂仁6克, 生姜20 克,制附子30 克。一般6付见效,18付即可。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2、 有头晕、胃胀的高血压
一般这类人往往有多年高血压病史,经常头昏,全身沉困,常服降压药和降血脂药,高血压依然严重。腹部较胖,头脑整天昏沉不清爽,胃胀较多,腿部较沉重。
特点:多年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和降脂药往往效果不明显,浑身沉重,胃部胀满。
方法:补少阴之阳气,化胃中之阴邪,健脾以除湿扶植中气。
方剂:白术15克,茯苓15 克,白芍12 克,枳壳12克,生姜12克, 木瓜12克, 制附子30克。
熬6付。6付之后,如果胃胀的功能已经消除,拿掉枳壳。加肉桂6 克,沙苑子12克,菟丝子12克, 继续服用6—12付。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3、头昏不能站立、睡眠差的高血压
此类人高血压多年,经常头晕,严重时不能站立,需要躺下才好。睡眠质量差,容易醒,醒后难以入睡。
特点: 经常性高血压,头昏时需要躺下才舒服,睡眠差,时好时坏。
方法:补肾潜阳,交通心肾,健脾除湿。
方剂:茯苓15克, 白术15克, 白芍12克, 生姜20克, 肉桂6克, 远志6 克,生龙骨30 克,生牡蛎30克, 制附子24克。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二、脾肾湿寒引发的腰腿疼
腰痛同时膝关节疼痛
特点:腰部有压痛,直腰弯腰腰部疼痛加剧。膝关节屈伸困难,膝关节有肿大,关节有压痛。
方法: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剂:炙甘草20克, 桂枝15克,白术30克,淫羊藿12克, 狗脊30 克,威灵仙6 克,怀牛膝10 克,川芎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 木瓜12克, 制附子30克。12付之后,如果腰痛不缓解,可以加鹿茸10克,继续服用10付。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课后福利
1、 眼睛干涩胀痛:症状是眼睛干涩胀痛不舒服,外观看不红不肿,总有眼泪流出来,偶尔有头痛,有时寒热往来,大便溏稀。
诊为厥阴病。用乌梅丸变汤剂加减:乌梅20克,花椒6克,细辛5克, 干姜10克, 肉桂10克,当归10克,黄连10克, 黄柏10克, 党参15克, 制附子15克, 熬10-15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各一袋。(不宜吃太多,一个月左右,药到即止)
由于方中含有制附子,所以不要自己熬,上药店熬,制附子先入锅熬两个小时,然后放入其他中药继续熬。
2、 卵巢囊肿引发的不孕:一般有卵巢囊肿的人都是湿寒症。先以当归芍药散加减通其气血,散水湿。然后以温经汤温经散寒。
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2克, 川芎10克,白芍18克, 茯苓15克, 白术15克, 泽泻10克,元胡10克,制香附10克,熬1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
(十付后)温经汤加减:当归12克, 川芎10克, 白芍15克, 桂枝10克,吴茱萸10克, 炮姜10 克,半夏12克, 丹皮10克,阿胶10克(打碎冲服),麦冬15 克,炙甘草10克,党参15克, 艾叶6 克,莪术6克, 干姜6克,制香附6克, 熬10-20付。一付熬出两袋,早晚饭后各一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