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记——书非借不能读也

文/竹影飘摇

读书散记——书非借不能读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几日在读叶嘉莹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目前读了近一半。这是一部文学学术类著作(不确定用词是否准确,但又实在想不出其它),是教给人学问的。

叶嘉莹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1970年代末开始回大陆讲学。本书很好,以我浅薄的观感评判,语言流畅,用词既准确精简又气势恢宏。常见三十至四十字的长句,其间以古文言的助词、代词等相连,读来错落有致神韵叠起,且少一字不成句,多一字便是累赘,作者的国文功底略见一斑。另外书中所述观点明确,引证充分清晰,条理分明,映射出作者博古通今、思维缜密、知识体系之宏大,非常人可比。

很少读这类学术类著作,一是自知才疏学浅,心有余而力不足,通俗一点儿讲就是害怕读不懂。二是太懒惰,读这种书是要动脑子的,要有思考、理解和接受的过程,像本书中的一个长句,往往有三四个具体意象在里边,不断跨越时间、空间和情境,读的过程中思维要不断随着文字的表述跳跃和转换方能解其一二,是不是很辛苦?哪像小说读起来轻松,还有故事情节吸引,让人欲罢不能。

越来越感觉老祖宗所说的“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至理名言。您猜对了,这本书是借的,是我主动借的。

借书原因有三,一是书主人盛情,不能驳了人家好意。二是年初时听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有过对叶嘉莹教授的采访,印象颇好。三是前一阵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没读出个所以然来,想再对这位大学者做一下深入了解。

借来的书迟早要还,而且最好是尽快还,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江湖规矩必须遵守。这种学术类的书不能快读,走马观花比不读好不了多少。又不能在书上留笔墨,这就辛苦了大脑,最累的已经不是眼睛。遇到精彩的段落,还要摘抄记在本子上。

慢有慢的好,收益多一些。有一种说法,人要有勇气走出舒适区,迎接挑战,不断超越自我才能提升和进步。我想读书也遵循此理,如果单纯为了消磨时间,一些通俗文学应该是好选择,娱乐嘛,越轻松越热闹越好,过后不思量。想自己可能因为有些小追求,所以贪婪,读了书,偏要留住些什么,一点启示、一点未知、一丝感动……都好,总之要有些回味。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手里的《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都是我读起来有些艰难的书,并不是书中内容艰涩,而是因为以自己的学识,读这些书实在有些高攀。但攀过了,才知此种高攀有诸多好处,通俗一点讲长见识啊!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有见识了什么是高,什么是好,才知道该向往什么,往哪里向往,否则只做井底之蛙,还以为世界已经就此圆满了呢。

想起国庆节期间读了一期《散文•海外版》,里面有余光中、杨绛、肖复兴、刘心武等人的作品,因为有一段时间没有读真正的散文,他们的作品一入眼便觉得与日常所见不同。斯蒂芬•金在他的《写作这回事》中说:读烂小说坏作品也有好处,它能教会你辨别什么是好作品。这一点我有了体会。不多言这期杂志里的散文都好在哪里,我只说我终于有一点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看到了我与文学的距离。

这一份清醒便是我在那几日最大的收获。

还要说一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期杂志是我于今年三月份买的2016年六期《散文•海外版》中的一期,竟然放到现在还没读,六期杂志也只完整地读完了这一期。说来惭愧,除了懒惰,哪还有说得过去的理由。

这《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纵有千般好,如果是自己买来的,如果手边尚有其它书可读,恐怕也要向后排了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散记——书非借不能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