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01,11-15-2,告子章句上15-2》

图片发自App

《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01,11-15-2,告子章句上15-2》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今天是丁酉年辛亥月己未日,十月十一,2017年11月28日星期二。

上一节,公都子问一个好问题:都是人,为什么有人是大人,受人尊敬;有人是小人,为人鄙视?孟子指出,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大体是什么呢?就是心志,以志帅气。小体又是什么呢?就是本能。

这一节,孟子指出一个“思”字。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字。

公都子接着问,同样都是人,四肢百骸都长得一样,器官一样,功能一样,是不是应该都有同样的运用,却为何有人从其大体,有人从其小体呢?

孟子说,关键区别来自一个“思”字。大体小体的区别,就是在能思和不能思之间产生的。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官,是有分职的意思。耳朵能听,眼睛能看,但听和看的功能并不等于所闻所见中的思想,耳目没有思想的功能,不能思,所以叫做“蔽于物”。

这个蔽字,可是大有讲究。过去我将它理解为“遮蔽”,“遮蔽”的理解来自熊十力先生的《新唯识论》,当时给我的启示可以用震撼表示。但,过去的震撼有多大,今天的震撼就有多大。新解来自王夫之先生,他说,“遮”不是“遮蔽”的意思,而是“遮尽”的意思。为什么不能以“遮蔽”作解呢?因为色是不能遮蔽的,声也是不能遮蔽的。如果说前面有一座山隔断了,就看不见山外的物体,这是形蔽,不是色蔽。五颜六色出现在眼前时,同步出现,何曾遮蔽得呢?我的理解是,遮蔽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空间概念的词,误区就产生在这里。比如说,眼睛只要遇到墙就穿不过去了,但是我们却可以瞭望无穷远处;耳朵不会被墙体阻隔,所谓的“隔墙有耳”,墙就挡不住声音,但是,一里之外再怎么喊,也听不到。所以,遮蔽这个词,是一个空间的词语。耳目的聪明,从器官角度来说,存在遮蔽现象,但从功能角度来看时,就没有遮蔽这回事儿了,比如说幻想没在眼前的色彩,再远也分明,怎么就遮蔽得了呢?(这里不能理解为心思)。

那么,什么叫做“遮尽”呢?遮尽的意思是指蔽心。与"一言以蔽之"的蔽是一个意思,从义理角度进入,才能真正进入这个词的语境之中,也就是说,要彻底抛开空间意义的遮蔽的意义,才能进入新的高语境境域之中。相对而言,声色的层次太low了,再者说,声色是用以体现聪明的功用的,不是用以壅闭聪明的。先儒们常说"物欲之蔽"的话,指的就是蔽心,而不就是遮蔽耳目的意思。

遮尽,跟遮蔽又有什么区别呢?从心之官"思则得之"切入:心的特性是不倚于物而具有无限性、非空间性、心到了,事物的理就能够穷尽,举一隅则三隅可见。多学而识的人,一以贯之,不显现也能进人到理解层面,不闻声也能掌握到韵律,物质则是做不到尽之的。比如说耳朵和眼睛,视力能分辨所有的色彩,但无色即无所视;耳朵能听到所有的声音,但无声即无所听;聪明尽于闻见之中,所闻所见之外,就无聪明,以上诸方面与心对照,不同点就清楚了:心能彻上彻下,是可以进行形而上的思想的,所以,把耳目之官称之为"蔽于物"。既然有所蔽,即使凝目以视,倾耳以听,也不会有丝毫的教益,这一点,心跟耳目不同,心是愈思而愈得。由此可见,如果想用耳目的功能体察善恶的尺度,进发到性命的精微之境,当然做不到,所以称为"小体"。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既然耳目蔽于物而不能思,就只是一物而已。作为一物,当耳目与外物交接的时候,就没有主张和判断力,被外物所引诱而去,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个心,是"居仁由义"的仁心。区别于物性的灵明之心,区别于能知能觉,能运能动的心。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往往其实是指趋利避害意义上的,而我们说一个人"英雄",则是价值判断意义上的。思则得之,得的不是别的,正是仁义;没有别的,只有仁心,得的是价值判断力。外物不能够引诱成功,"撼太山易,撼岳家军难",撼不动,引不去,这才叫做思,所以叫做"万物皆备于我",不见不闻之中,只有理,哪儿来的物和事呢!没有物和事,却照样可以进行理性的思考活动,这是心官独具的功能。大部分人不能进行形而上的思想活动,所以不知思的本质,只能假借耳目以成思,结果可想而知。"万物皆备于我",就是思的境域所能发生的通透。如果只是运用耳目进行知性思维活动,所得的只能是有限性境域的一物而已,怎么能得到万物皆备来的功效呢!

"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睡觉,困死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滕文公、告子》南怀瑾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501,11-15-2,告子章句上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