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从《小别离》看80后父母的亲子教育

文/静听风

图/来自网络

随着电视剧《小别离》的热播,接地气的人物和剧情设计,不仅让观众倍感亲切,大呼过瘾,还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更是让年轻的80后父母对亲子教育感到纠结和迷茫。是放手让孩子做自己,还是继续复制中国式家庭教育。

剧中分别选取了三个阶层的典型代表,以及他们培养出来的三个性格迥异的孩子:金琴琴,学霸,父母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工薪阶层,听话懂事;方朵朵,成绩中等,父母均是高级知识分子,精英,有着独立的个体意识和主见,因为不满父母的高压管教而间歇性反抗;张小宇,富二代,敢想敢做,做事冲动,典型的学渣代表。

在他们身上所发生的片段,也是曾经80后所经历过的场景再现。面对同样的问题和望子成龙的期望,饱受应试教育之苦的80后家长该何去何从?如何给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教育?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这三个孩子的未来命运。

学霸女孩——高级打工者金琴琴

金琴琴,是三个孩子中最让人省心的孩子,学习好,听话又懂事,做事有分寸。母亲说我们家穷,没有后台,你要听话,好好学习,将来上重点高中,考清华北大,给爸爸妈妈争口气。于是,她就发奋学习,成为了所向披靡的学霸。

凡是与学习有冲突的事情,妈妈都会劝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他的事情通通放弃。于是,她又听话地遵命。所以,这三个孩子中,金琴琴作为学霸,却是存在感最低的孩子。爸爸给她买的手机,要偷偷地藏起来用。当父母因为自己出国留学闹离婚时,这个懂事又乖巧的孩子,让无数观众都酸透了心。如此时时刻刻替父母着想的孩子,根被不会违背父母的意愿,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所以她的未来应该是这个样子,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将来听从母亲的建议出国留学。

学成后,作为海龟进到外企或者像张小宇的公司做经理。没有想法,缺乏创意,循规蹈矩的执行老板或者上司的指令。

每天朝九晚五,按点上下班。没有假期,一天24小时加班。表面上光鲜靓丽,穿名牌,住大house,开好车。

可是,有谁知道每个月的薪水从手里转一圈,又回到了银行还房贷、车贷。不敢请假,不敢生病,甚至连谈个恋爱都没有时间。

一旦遇到经济危机,一切都要归零。即使公司蒸蒸日上,还要天天提心吊胆,提防来自周围的各种明枪暗箭,以防被成功上位。也就是剧中文洁那样的高级精英的生活状态。

剧评:从《小别离》看80后父母的亲子教育_第1张图片

学渣富二代——霸道总裁

zhangxiaoyu

张小宇,在三个孩子中最出格,最难管教。父母离异后,母亲病世。由于姥姥姥爷的溺爱和疏于管理,养成了他张扬跋扈,无所畏惧的性格。

为了宣泄对父亲的不满,故意制造家庭矛盾,和后妈大打出手,闹出各种家庭伦理剧,甚至惊动民警上门调解。

可是,骨子里他又是个善良的孩子。当他的存在影响到家庭和谐,后妈的健康时,这个14岁的少年怕父亲为难,远走他国。同时,解开心结后,为父亲的重托而努力学习。

在这三个孩子中,他是最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虽然做事冲动,不计后果。但是,身上与生居来的拼劲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张小宇的未来是国外镀金回来,子承父业。有头脑,有想法,杀伐果断,拥有企业家的拼劲和不怕输的精神。努力带领公司发展,将父亲留给他的企业做强做大。即使面临经济困难,他也会冷静地决策,做出最有利的选择。因此,在张小宇的身上,流淌的是一个企业家的思想。不论经历什么,最终他都会成长为冷酷霸道总裁。

剧评:从《小别离》看80后父母的亲子教育_第2张图片

人生思考者——文艺女青年

方朵朵,家庭优渥,不需要像金琴琴那样为父母考虑,又不像张小宇那样叛逆。但是,她有着自己的小固执和坚持。虽然成绩不上不下,可是,当来自父母排山倒海的压力不堪重负时,她会勇敢地说不,毫不迟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敢于为了自己的爱好跟父母据理力争。

虽然,她多次反抗,最终都会被父母的劝说而软化。但是,她还会为自己争取到一点小小的权限。继续发展自己的爱好,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方朵朵的未来应该是这样。有一大票志趣相投的朋友,虽然做不了学霸,可是,坚持爱好,让她成为畅销书作家,当一名自由职业者。自由的管理工作时间,一边喝咖啡,一边写自己喜欢的书。

随心所欲地生活,不必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也不必为了区区几毛的工资而发愁。可以一时兴起,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每天只需要更更文,写写心情,就可以过上诗和远方的生活。所以,方朵朵应该是三个孩子当中活得最惬意、最有味的那个。

剧评:从《小别离》看80后父母的亲子教育_第3张图片

言归正传,话休饶舌。我们看到这里不难发现。其实,编剧早已给三个孩子设定好了未来。按照编剧既定的性格标签,他们的未来不会与推测出入太大。

英国作家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所以,深植于他们大脑中的思想,早已替他们的未来做好了决定。

前一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贫穷的思维。所以说“富人狼性,穷人羊性”。不管我们是穷养也好,富养也罢。最终,决定孩子成长的其实是父母灌输给孩子什么样的思想内核。

如果我们做父母的都是行事谨小慎微,那么我们的孩子长期耳濡目染,长大后也会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性子。根本不会是做事爽利、不拖泥带水的果断人。他们遇到事情会绕着走,根本不会有作奸犯科的动机。即便是偶尔出了差错,固有的思维模式也会让他们及时回归。就像当年的马云,如果不是胆大心细,敢想敢做的思想作祟,他怎么会有今天如此大的泼天成就。

我常常听到很多父母告诫孩子,要听话,不要任性。孩子由于好奇把家里的钟表拆了,家长就立刻说教,你不能成破坏大王,要爱惜东西等等。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发明家的潜质,只不过让我们过早地给他装进了铁笼,禁锢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塑造出一个听话的乖宝宝,那么你怎么奢望,一个乖宝宝会突发离奇古怪的想法?

现如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言论依然大行其道,人们发了疯的给孩子各种报培优班、兴趣班、早教班,甚至胎教智力开发。竭尽所能的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反过来想想,所谓的起跑线究竟在哪里?

你见过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您能说那些名贵的花梨木、紫檀木都不堪用,只能长成笔直的白杨树?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起跑线本就不同,出身豪门的孩子本就临近终点,或者躺在终点线上睡大觉,只需要伸伸手,就能顺利地摘取成功的果实;而那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却连起点都还没有找着。这样的孩子即使乘坐运载火箭,也是超越不了的。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作为80后的家长与其教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不如从小就给孩子播种思想,让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给孩子一个发达的大脑,超前的思想,独立特行的想法和见解,比任何我们强行灌注的知识更有杀伤力。

当然,如果你这样做了,我给你点赞。但是如果孩子们决定错了,请多一些鼓励,少一点淳淳善导,更不要借机批评和灌输。不要因为破坏了一个芭比娃娃就责备她,不要为了不合常规的画画配色就改正她;更不要为此而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要知道,孩子的每一次选择,都会潜移默化,引导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就像今天出门滑了一跤,那么下一次他肯定有所防备。

未来的职场,一定是一场头脑风暴的大比拼。所有的职场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兼修十八般武艺。所以,决定我们成败的关键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大脑,以及存在我们大脑中的思想内核。一个有独特见解的人,即使当不了主角,也一定会在某个领域独领风骚。所以,不妨从现在,让孩子自己当家做主,哪怕从选择一只玩具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剧评:从《小别离》看80后父母的亲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