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故作坚强承受年龄的重担,大人们也会疼!

大人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故作坚强来承担年龄的重担,大人们也会疼。 ——题记

依旧是《请回答1988》,依旧是由一段戳动泪点的情节引发的感慨。让你哭让你笑的东西都不会空穴来风,打动你的情节都是因为在你身边也发生着,又或者你自己也在发生着。你失过恋,所以看爱情片哭的死去活来;你年轻过,所以看到高中生埋头读书的样子也心酸;你有过童年,所以看到别的小孩为了一个玩具赌气你也笑出声……你经历过,所以你会感同身受。我想如果一部这样的剧放在荧幕前,你一定会一边哭一边笑,哭了笑,笑了哭。因为那就是你自己啊,那就是你的邻居啊,那就是你的爸妈啊,那就是你身边的大人啊!

在第二集中,德善的奶奶去世了,。那是她最爱的奶奶,前两天还从乡下来看她们,那天晚上德善依偎在奶奶身边,说了很多话。走的时候,德善恋恋不舍,还承诺放寒假就回去看她。所以我们能了解她在办公室接到电话听到消息的时候为什么哭的那么凶。你最爱的人,最爱你的人,上一秒还在下一秒就走了。这种走,是你余生再也不会见的走,这种走,你还来不及见到最后一面。我能理解那种失去至亲时撕心裂肺的痛,最终它可能都无法以痛哭的形式表达,会让你感觉有什么东西堵住喉咙,始终发不出声。然而,当她极力抑制自己的情绪迈进大门的那一刻,却对眼前的情景感到不解。大家都在很欢快的吃饭,小孩子在追打,一阵喧闹,让她有点怀疑自己参加的并不是一个葬礼,而是别的某种庆祝仪式。爸爸在和邻人喝酒,一边还炫耀自己的儿女。姑姑们在灵堂前比较谁的戒指更值钱。好像没有人悲伤。德善疑惑地望着姐说:“大人们都不会难过的吗?那不是他们的妈妈吗?”直到最终在美国的大伯于一群议论声中出现在了门口,镜头就停格在了那一刻,大伯叫爸爸的名字,爸爸听着,慢慢回头,是他。他们抱在一起哭了,随即一把抱住的还有姑姑们。

“为什么现在才回来?你在外面做什么?为什么现在才回来?”

“我们妈妈,我们妈妈太命苦了!以后都见不到她了!”

“大哥,你怎么现在才来啊,你还来不及见她最后一面。”

“你知道她等了你多久吗?”

“要戒指有什么用,我要我们妈妈,我要她活着!我要她活着!”

大家抱在一起,边哭边喊。对啊,有什么是比亲人都在身边更重要的呢?有什么比爱你的人、你爱的人健健康康的更重要的呢?面对这样一种失去谁会无动于衷,只是因为他们是大人,他们有着他们这个年龄所应承担的一切,有着他们这个年龄所应呈现的无畏。小时候,摔倒了可以哭,可以等着大人将我们扶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擦掉脸上的眼泪,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着来自于他们贴心的安慰,但伴随着不断的长大,我们渐渐发现,哭已经不能成为解决问题的方式了,你的哭声引来的不再是关爱的目光,取而代之的是一阵唏嘘与嘲笑,甚至是一阵无视。于是,你意识到,你只能自己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擦掉脸上的泪水,自己安慰自己,甚至到最后,你已经学会了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狼狈的自己,收拾好糟糕的情绪,若无其事,并付之一笑。

后来的后来,你开始掩饰自己的一切的不愉快,好像长大连你悲伤的权利都予以剥夺,整个过程于无意间进行着,直到你发现周围人习惯将“成熟懂事”的标签贴在你身上。小时候不听大道理,认为天不会塌,就算塌了也没关系。长大了总讲大道理,你不打伞就会淋湿,淋湿了不喝姜糖水就会感冒,感冒了就会有很多的影响。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耳边不禁回荡起了这样的旋律。后来发现并不是长大后的世界没有了花,而是我们已经过了那个会惊叹于一朵花开的年龄,那种态度不是不屑,只是我们习惯了佯装平静,任凭内心波涛汹涌。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过那些年迈老人的脸,尽管皱纹纵横分布着,脉络却那么清晰,目光永远从容,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似乎过往的只是一段安稳的时光。

然而,别忘了,大人们也会疼,他们曾经也是个高兴了就笑,难受了就哭的孩子,只是如今的他们不再喜形于色,岁月教会了他们不动声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人们只是在忍,只是在忙着大人们的事,只是在故作坚强承受年龄的重担,大人们也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