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茹锦:如何判断一些书是否值得去读?如何建立自己的选书标准?

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去读,首先,如果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你应该考虑的是:

1、这本书对你的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言有什么价值?

2、对你认识这个世界,开阔眼界有什么价值?

3、对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什么价值?这本书中的内容,是否能够成为你现有的知识框架中的一个部分?

4、这本书里面讲到的一些知识点,能不能引发你对自己过去已有的观点/知识进行反思和重构?

5、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在你未来面临难题或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能不能起到指引和启发作用?


但是,仅仅思考以上几个问题的答案,还不能为你的决策提供充分的依据。接下来,你要从五个维度来考虑这本书本身的价值/含金量:


1、时间跨度: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书中有多少内容受到了当年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书中给出的一些术层面的东西,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下,是否还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比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的决策流程:明确问题的性质—划定界限条件—反复推敲方案—保证落地实施—重视反馈改进,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一种先进高效,并且能够有效规避风险的决策方式。

但是,在当今各行各业都热衷于用快速迭代思维进行研发和运营的时代背景下,是否还应该按照这样严谨的流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确保方案万无一失之后再做出决策,就需要重新斟酌了。


2、主观角度:这本书中的内容,哪些是属于客观事实,哪些是属于作者的主观判断?如果是作者的主观想法,书中有没有通过合理的论据推导出结论?这些论据是否充分且必要?

比如《专注力》这本书中,其中有一个章节提到了邮件中的沟通技巧。作者写这个章节是希望读者意识到,提高邮件写作效率也能提升做事情的专注力,但是书中并没有给出充足且恰当的理由来证明这个观点,或者说给出了一些论据,但是论据与结论之间的沟壑没有完全打通。


3.内部角度:与这本书的作者同行业/同领域/同专业的人是如何看待书中的内容的?他们是否认可作者的观点?他们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这个可以通过序言、引言、导读、书评等途径了解。


4.知识迁移角度:没有任何一本书中的思想/知识点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不可否认它是作者思维过程的结晶,但同时,它也建立在很多其他相关的知识架构之上,只是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对这些知识进行了深度加工或者延伸拓展。

如果你能把书中的知识点和你以往从其他地方习得的知识点相关联、和你的实践经验相关联、和你头脑中已有的思维体系相关联,你的大脑皮层中,与这个点相关的沟回和褶皱就会增加,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就会更深刻。


5.解决问题的深度:

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它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适用于什么类型的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什么样的利弊?

只能用这样的方法/流程/思路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解决这类型的问题?


以上是从书对自我成长的促进作用,以及书本身的价值,这两个维度来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去读。

不过,真正有效且持久的方法是,一开始就建立一套你自己的选书标准。遇到任何书籍,都采用这套标准来进行判断和选择,由此节省不必要的“选择时间”,增加对书“一见钟情”的概率并且保证你和它感情的持续性。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建立自己的选书标准呢?

建立自己的选书标准的第一步,是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式、理解层次、知识框架、经验沉淀,对市面上的书籍进行分类。

比如说,在我的思维体系当中,书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

1.技能方法类:就是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类的书,比如讲PPT、Excel、思维导图方面的书。

2.专业知识类:和你所从事的工作相关的必备知识,通常有一定的门槛,需要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比如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

3.故事文学类:比如《明朝的那些事儿》《西游记》这种类型的书。故事文学类的书通常有很强的画面感和足够丰富的冲突性,能够引导你不断的读下去。

但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完全取决于你的关注点和思考角度:

如果你注意到了书中的为人处事之道,你就能在这方面有所感悟;

如果你留意到了书中那些故事的呈现方式和构造思路,你就能在如何讲好故事方面有所启发;

如果你关注的是书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你就能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4.态度理念类:心态类,心理类的书籍,比如《重塑心灵》、《爱的艺术》、《积极达成》等调整心态和情绪方面的书。

5.思维方式类:这类型的书,能够提出和你不一样的观点,能够调整你原有的认知,能够让你看到另外一种思维方式,让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一些事物,甚至可能颠覆你原有的思维,比如《资本论》《博弈论》。这类书看起来很烧脑也很费时。


分类是建立选书标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用输出倒逼输入,来建立你的读书类型选择清单。

如果只是输入而没有输出,那你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只是过了你的眼,没有过你的心。

为什么你看过的书记不住?

为什么你明明理解了书中提到的方法,到了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运用?

为什么你感觉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你没有输出,这些知识和方法没有在你的大脑中留下痕迹,没有经过从吸收到理解到领悟到思考的这个内化过程,没有和你已有的经验结合起来,没有举一反三的扩展和处理,所以你无法把它们用起来,让它们快速的为你带来价值。

输出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以上这些价值,不仅仅是帮助你触类旁通和应用自如,而且还能在无形之中,帮助你建立起个人品牌,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资源和机会。

所以,读一本书之前,你就要想清楚,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输出:分享?写作?教别人应用?设计成一幅图?构造出一个模型?

根据你的输出方式和输出途径,来选择你要选的书的类型。

举例来说:

如果你的输出方式是分享和写作,那么可以选择专业知识类和态度理念类的书;

如果你的输出方式是教别人应用,那么可以选择技能方法类的书;

如果你的输出方式是设计成一幅图,那么可以选择故事文学类和态度理念类的书;

如果你的输出方式是重构模型,那么可以选择思维方法类的书。

输出,是最快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上过我的《化书成课》应用版课程的学员,我都要求他们应用所学的技术和方法,化一本书来做沙龙分享,我给这些学员提供分享平台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可以快速体会到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


书的类型确定了之后,第三步,去看这个领域、这个书圈有哪些是你感兴趣的书,或者是你看了之后立刻就能用得上的书。

兴趣和实践是选书的两大原则性指标。

有了兴趣,即使你看书的时间很少,即使这本书读起来很烧脑很费劲,即使书里面有些内容暂时看不懂,你也有足够的动力坚持去读去思考。

有了实践的机会,你才能经历从体验到应用到质疑到验证的这个思维过程,你才知道书中的这套方法如何运用,运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在这个选书的过程中,你也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大咖的推荐、豆瓣的书评、同领域中的牛人的建议。

但是,无论如何,只要确定了你的选书标准,只要选择了你认为合适你现阶段阅读的书,就认认真真的读下去,就坦然的接收读书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变迁,就不要再犹豫和纠结。

因为,你用这种方法和途径,所选择的每一本书,都能拓展你的思维,开阔你的视野,增添你的体验,加速你的成长。你的输出,也能够给你自己和你身边的人,带来更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袁茹锦:如何判断一些书是否值得去读?如何建立自己的选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