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

今日笔记重点:为什么说趋势就是趋利?什么是扁平化背后的品牌逻辑?

扁平化设计语言其实最早出现在Zune的UI界面设计上,六年后,微软旗下Windows、Office以及XBOX三大品牌都有了统一的扁平化风格。随后,iOS7界面设计也抛弃了写实的拟物化风格。自此,扁平化的风潮从UI设计蔓延至LOGO设计。

2012年,微软将扁平化第一次系统的运用到品牌形象上。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1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2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3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4张图片

然而扁平化设计并不是完美的:

一、造型更抽象,信息传达不直观。以UI为例,一个逼真的立体造型的按钮,更能引导互动者的点击,如果只是一个圆点,人的感知度就会下降,学习成本也就相应增高;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5张图片

二、风格更单一,个性也被抹平。从拟物化到扁平化,就是从三维到二维的过程,表现风格必然受限。


归纳的说,一是信息传达不明确,二是视觉个性不突出。在这两个“致命”缺陷的面前,扁平化为何反成为一种趋势?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谷歌貌似是扁平化的第一个“跟风者”,但从它的品牌改造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扁平化的演变过程。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6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7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8张图片
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_第9张图片

从谷歌的案例中,扁平化的过程就是去阴影、去立体效果、去渐变。因此,我们可以粗略的得出一个结论,扁平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去掉冗余的装饰效果。

在扁平化趋势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会理解为跟风。也有不少把扁平化原因归为审美疲劳、运算速度、写实手法的失效等等。

然而在商业世界,所有大趋势都是趋大利。设计的趋势无非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外在形式,我们想要理解扁平化更深层次的含义,就要回到设计的原点。

下面先看一组数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估算,2012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10亿大关。而2011前三季度的用户量只有约7亿户。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

那么问题来了,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大趋势面前,品牌(尤其是互联网公司)将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是移动端小屏的媒介属性,使得视觉信息内容承载受到限制。去立体去光影效果都是在给视觉信息做瘦身,剥离出一切不必要的功能和设计,强调品牌的核心视觉资产是扁平化最核心的内涵。

扁平化作为目前一种设计趋势,而不是审美趋势它是品牌趋利避害,自然选择的一种最高效的表达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波兄的笔记105:标志设计趋势之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