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不归的路途也是一种归途

人类世界,充斥着这样的游戏规则,而整个人类社会运作的基础,就是这些游戏规则。庞大的人类群体,在每一分每一秒中,其实都在玩着一个自己所创造的关于生存、生活和幸福的游戏,只是很多人都没有察觉到而已。除了和谐、共存、快乐、有序之外的一切,都是游戏所产生的幻觉,如果人类能意识到这一点,世界上的纷争就定然会少很多的。

——摘自《一个人的西部》 雪漠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不归的路途也是一种归途_第1张图片
陈波送的书,图摄于帽峰山


西部那块土地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缺水。在我的记忆里,小学的暑假作业中写到了玄奘法师前往天竺求取真经的故事。故事中的唐玄奘是历史上真实的唐玄奘,他的身边没有孙悟空,没有猪八戒,也没有沙悟净。他需要一步一步的向西走去,陪伴他的除了一个孤独的背影,还有一颗坚定的心。玄奘法师在沙漠里差点丢掉性命的这段故事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想,我对西部少水多沙漠的印象也是从玄奘法师西行的故事里开始的。

中国地域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这些生活习惯的养成大多数和自然环境有关。在我看来,文化生在是生活的产物。许多不同地域的朋友在一起交流,表面看来,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本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碰撞。就拿“水”这个问题来说吧。没有在西部生活过的人,定然是体会不到什么叫真正的“缺水”。

在广东,如果你外出吃饭的话,吃饭前是有一套“仪式”等待着你去完成,那就是用开水先烫烫碗筷。烫干净与否是另外一个话题,但这个“仪式”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即便是“仪式”,也有个别人不信奉这个“仪式”。我们身边就有一位志愿者朋友从来不烫,他就是深圳的志愿者王军老师。王老师祖籍甘肃,生长在新疆,从小他接受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缺水的。所以,每当他看到我们正在欢快且无意识的进行着饭前“仪式”时,他总会说:“我就不洗了,这样洗是没有用的,杀不了细菌和病毒,我这个从干旱地方来的人知道水资源的珍贵。我还是珍惜一点水资源吧。”

王老师说的有道理,珍惜水资源理应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所以,雪漠老师一直提倡志愿者们出门应自备餐具。或许,珍惜用水早已成为了西部人的共同情怀。《一个人的西部》这本书的责任编辑陈彦瑾老师曾在《走进雪漠家》的这篇文章里提到了师母是如何珍惜用水的。文中说:“关于师母节俭的笑谈还有很多。陈亦新说,为了省几元钱,她宁愿步行四十五分钟,放弃超市而到市场去买东西。不过,在我看来,师母的节俭不是出于吝啬,而是对于物欲和消费欲的天然拒绝,更是出于对丈夫的疼爱。她可以花近千元买鞋送给丈夫,可以买上好的宣纸和笔墨给丈夫练习书法,但她从不会为了放纵欲望多花钱,哪怕这欲望在旁人看来已经是生活的必需了,她也是能减就减,能省就省。我注意到雪漠老师家每个水龙头下都放个小水盆或水勺接水,估计是要将洗菜水淘米水洗手水统统节省下来冲厕所。据说家里谁上厕所后都会问一声:再谁上?等都方便了才冲水,雪漠老师也不例外——师母更是“节水标兵”,常大声提醒雪漠老师:先不要冲,我也要上!师母常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这是她从电视里看到的一句话,常挂在嘴边。”

我很喜欢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广告。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散发一点正能量的话,这个世界自然就会多一个向上的个体,多一份向上的精神。水资源在我看来不单单是资源,同时也是一种福报。按照传统的说法,每个人一生的福报都是注定的。从生到死,你的命里有多少粮食,有多少水资源,甚至有多少口呼吸都是注定好的。是不是真的注定好的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相信,我们善待地球,地球就一定就会善待我们。

今天读的《一个人的西部》中的内容是涉及到抢水的。在雪漠老师的文学作品中,“抢水”似乎成为了一条引线,能引出许多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本性。好的也是人的本性,不好的也是人的本性。好人可以变坏,坏人可以变好,这就是人。“抢”在我看来,是人的本性中“坏”的那一面。不单单是抢水,“抢”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的生活,它无意识的活在我们的身边,大多数的时候,它是我们欲望的涌动者。

我不否认房地产让部分人在物质上富裕了起来。但是,同时也让部分人承受了痛苦,成为了房奴。成为房奴之前的生活是快乐的,因为还房贷,搞到自己痛苦不堪。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经常听到一些关于房产的声音。那些声音大多数都是在呼唤着大家快来抢房,再不抢就没有了,再不抢房价又升了……我旁边就有许多朋友,他们在无数个深夜反问自己,在他们的生命中,真的需要买这个房子吗?当然,有能力买的朋友买了也很好。关键是,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会独立思考。当世界发出一种声音时,我们必须要懂得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守得住的灵魂和一颗干净的心。要知道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我们虽然管不了房价的跌涨,但是,我们能管得了自己到底要什么样的生活。

如果说“抢”是一种不好的文化风气,会使人心躁动不安,那么,在《道德经》中就有着与“抢”文化背道而驰的善文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道德经》中名句。雪漠老师在雪煮《道德经》第壹辑——《老子的心事》中讲到:“上善”就是最好的善,最好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即使水那么重要,它也从来不跟任何人争,既不争名,也不争利,所以,老子希望君子和修道者也能像水,既能利益万物,又不去争。历史上所有追名逐利者,多没有好下场。他们生活在无休止的钩心斗角和利益纷争之中,失去了恬淡和谐的生活。很多时候,他们为了一点点权势,就家破人亡,还连累族人。”

知足常乐,知足常乐,这句话真的没说错。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和存款计较下,和房子计较下,和权利计较下,但我们总是忘记和自己的时间计较下。即便活到一百岁,我们的人生也只不过三万多天。活都没时间活,哪里还有时间去不乐?如何常乐?知足!知足常乐。

我们愿常乐,但苦才是人生。今天我在外出办事的地铁上看到了一个正在哭的小婴儿。他看上不去不到一岁,被泪水沾湿后的眼神虽然很朦胧,但却又非常的清澈。这就是孩子,即便是带着情绪的哭泣,他依旧是个孩子。他的内心是清澈的,灵魂是干净的。而现在这个常常喊着要知足常乐的我们却忘记了我们的曾经也是那个婴儿,我们也有过清澈的内心,也有过干净的灵魂。只是,有些人路走的太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人生是一条漫长且不归的道路,只要不忘初心,不归的路途也是一种归途。

写于2018年5月3日广州帽峰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的西部》读书随笔| 不归的路途也是一种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