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原因,经常会参加培训公司的推介会,此文总结,从一个甲方培训人员的角度,我认为应该如何设计一门课程的推介,
虽然不是吃货,但可以用“吃”来比喻整个推介过程,想象一家餐厅要吸引食客来吃饭,可以这么干:
1)激发食欲
2)美味试尝
3)展示菜谱
4)大众口碑
第一步,激发食欲(引出培训目标) 15%
我们店是吃啥的,比如“水煮鱼”“蟹宴”“日料”“烤肉”“海鲜”(是不是激发了食欲 :P)……对应于组织团队个人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痛点迫切需要解决?阐述这部分内容,就等于告诉了客户(培训经理人——重要干系人)这门课程的培训目标是什么?内容有哪些?针对的对象是谁?能怎样帮到你等课程基本信息来建立认知。但培训目标等信息如何不一板一眼的说,就考验老师的功力了。
第二步,美味试尝(进行内容体验)60%
顾客知道了你们家是做啥吃的,那菜口味到底好不好呢?和别的同类型店的区别在哪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顾客自己来品尝。所以这推介的第二步,便是直接进入课程内容的体验,让你亲身感受这是一门怎样的课、这个老师讲的好不好。这部分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一个“诱饵”,一定要先让客户尝到“甜头”,才能吸引他吃“大餐”。
之前参加一场推介会,一个老师从头到位都在介绍我这门课有什么内容,我这部分会做一个测试,我那部分会讲3个故事。这种展示方式的问题在于“知识的诅咒”,老师对自己的课程如数家珍,非常熟悉,但是听众很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对内容缺乏感知,你说了我也记不住,况且“知之不若行之”,故可以从自己的课程中挑选一部分比较精彩的基础内容(也只能是基础导入类的内容)完全像正式教学一样,给客户上一遍,务必提供一定的干货!(不可否认,大多数培训经理人是很好学的,希望了解课程的同时,自己也能有收获,甚至不少比例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第三步,展示菜谱(呈现框架地图)10%
顾客免费品尝了一道菜,确实不错,他希望尝更多,你们还有什么?此时便是时候向客户展示你家菜谱了,原来这是“满汉全席”当中的一道菜而已,美味的还在后头呢。引申到课程推介,体验完,客户还意犹未尽,渴望了解更多时,告诉他们,我们这门课程的框架地图,各个部分的内在逻辑是什么?还有些什么?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之前让大家体验的内容,必须是在你整个逻辑框架中的基础的一环,一个铺垫,而非独立的一部分,换而言之,课程框架(Mapping)一定要清晰有逻辑!不是拼图!至少我绝不会选择几个没什么关联、独立的板块拼出来的课程。
呈现框架地图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成人教学原则,本就对结构性、make sense的内容记忆力更好,清晰的逻辑地图,有利于记忆及转述,培训经理人可以回去传达信息,促成购买。
这部分还可补充“甜点”,即培训公司可以提供的额外服务还有哪些,“内容+形式”的完整解决方案。
第四步,大众口碑(展示成效收益)15%
不是我自己说我们家菜好,你看大家都这么说,连明星都来尝过呢,所以逢年过节的,来我们这吃吧。推介的第四步,是利用人的“从众心理”,展示给客户,我们之前和哪家公司合作过什么项目,这个项目是如何设计的,这部分的内容是如何被嵌入应用的,成效如何...这一步大多数培训公司都会做,特别是和哪些知名的公司合作等。
但这个部分的展示,最好展示别人家的项目整体设计,如同最佳实践BP分享,这样一方面说明这门/系列课程被大公司引入,还有一方面也让培训经理人学到“他山之石”,对他个人,对他呈报信息,以及设计自己的项目,都有帮助。不过有个注意点,说的严重些,是商业道德,即不要把甲方自己设计的项目说成是你们设计的,因为圈子真的不大,呈现某某公司的项目是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就可以了(效果如何哪里知道?需要进行回访,不是上完课就结束了)。
再补充一句,这个部分放在最后比一开始讲要好,如果一开始就讲,会让人觉得“你在做广告,我们又不是他们这种大公司”等等“防御心理”,而放在内容体验后,客户此时已经接受了你的“好处”,自然希望“回报”,放在最后,便是给了他“回报”的助力。而且,此时他也已经“接受”了你,心门已开,你再说“广告”,当然容易顺理成章。(让客户接受老师,又考验功力了,此不赘述)
综上所述,都是我个人看到听到后,从“用户视角”感受到的真实体会,很多老师很资深、肚子里也都有货,但仍然没有兼顾到各个方面,无法让培训经理人产生理性的认知和感性的冲动;一场好的推介可以带来直接的业绩收入,一次好的推介需要精心的设计,这并不亚于准备完整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