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语言(汉语英语)及文字功用

       汉字艺术和功用自是奇特,最为艺术家,社会学家所喜爱。汉字的构造来源及目的或动机这些问题必能让人耳目一新。对此我也说一下个人观点。

           一,语言影响民族气质(性格)。

       语言自民族诞生承担着交流,继承,文化,艺术,思想等人类生计和世界财富此重要职能。汉字之构成必能代表本民族思想性格。

中国有六意(形声,象形,指事,会意,转注,假借)和拼音为基础原理的汉字。汉字书法则专为中国之财富,外人不能理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则专为中国汉字艺术,其他语言无法达到。据晓松奇谈拉丁语系为汉语传播过程中丢失了汉字而曲成。所以没有汉字思想功用和艺术。此汉字一大优点,磅礴。又是一大缺点即稳定(至于稳定性则中国儒学,易经造就完整的循环和延展)。因稳定性产生安逸自大的资格制(长老制)。中国人像老牛一样的勤奋世界闻名。其中的坚韧则与几千年来经验决定财富地位的社会现状分不开。什么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从与德的道理不胜枚举。稳定性产生了改变和思想的懒惰放弃了智慧的大厦。

总之中国气质是老人的,像中国哲学。“明哲保身,忠君爱国,奋献,牺牲”。中国性格是妾型的,以大我来压制束缚小我,形成社会稳定性,也形成顺从的“美德”。而西方没有前辈留下如此强悍的体系,自力更生,典型如美国。像少年一样日益更新,形成大众文化,不是老气横秋,此为一点。

二汉字及语言对个人气质的影响。

根据上文,语言承载民族的思想,性格。而语言(汉语)由于体系性太强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则民族气质通过语言和“资格制”传承下来,根植于在每个人身上。有意思的是汉字的“平上去入”(广泛意义上合理)。除苏轼这种豪放之人多用二声四声,一般都是用平声和去声。骂人时用入声。像高晓松作品(张生记)(青楼)(彼得堡遗书)(杀了他喂猪)多二声四声,此人正是如此豁达大度。像杜甫,李白的区别,像屈子的“兮”。

另一方面就是汉字的概括性和描述性(细腻性)。一旦量变达到质变,就形成某种风格了。古人未学社会学,心理学,一种性格(气质)之词被长期使用时,会成为一种反射和模式藏于胸中,并且从意识变为潜意识,由有意到无意,最后则没有痕迹的形成定势思维。苏轼的婉约词(花退残红轻杏小……,)本人因最近长期阅读哲学书籍不自主使用哲学语言,使自己说话晦涩,抽象,深受其害,此第二点。

三 汉字或者语言局限

汉字构成(六意造字)从一开始就有巨大的艺术空间。一人可作诗千首,形成思维方式的局限。中国有数不尽好的艺术作品,却在科学上深受凄苦,汉字的科学逻辑性,准确性太弱。科学逻辑性与与艺术逻辑性的区别恰如豪放与婉约的区别。由于汉字,缺少科学土壤,因此,中国的科学语言(数学,物理学……)没有。西方因没有如此强悍的艺术空间语言,倒形成了璀璨的科学语言。形成了创新,向上推翻性哲学。形成了一种童年,少年,中年的气质。像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一个发音饱满,一个混乱,正好提现英国的贵族文化和美国的大众文化。此第三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论语言(汉语英语)及文字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