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对你说“放着我来”的时候 

  一

  七八年前去故宫,第一次用上了导游机,一时赞叹不已,这玩意太神奇了。自动定位,你走到一个景点附近,就会自动播放解说,解说水平参考央视节目,可以说是声情并茂。所有景点在地图上都用小灯泡来标注,走过的地方会自动亮起。你可以慢吞吞的逛,完全不用担心跟不上导游的脚步,安排路线也很容易。关键是相当便宜和方便,100元押金,10元使用费,前门租机器,逛到后门出来还机器。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有一天,真当这个东西真的大面积普及的时候,又有多少导游会失业呢?

从此以后,出去旅游,到了一个景点,我总是很积极的先过去问有没有导游机可以租。

渐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台小小的导游机,靠手机app也可以实现景点定位自动导游,而且图文并茂,甚至还有动画和更厉害的功能。

或许用不了很久,就在前几天,原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杭州举行的“2016国际旅游互联网大会”上表示,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让旅游产业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导游等依赖大数据的职业完全可能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取代。

好几年前,就听说南方一些制造企业,因为新劳动法的普及,用工成本增加,后来改用了机器人。机器人不用请假、不会生病,不用交社保公积金,虽然前期机器人的采购成本很高,但还是比请工人要划算许多。最重要的是,机器人的工作能力是确定的,质量也是稳定的。即使有一些工作无法完全用机器取代人工,整体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了,聘请的人员也少了很多。

你以为机器人只是能取代体力劳动么?当然不!

机器人本身就是由软件程序所控制的,有些时候软件甚至不需要通过机器人的造型就可以直接在电脑里起作用。

这几年,类似的新闻层出不穷。

软件取代编辑智能审稿和发稿,准确度非常高,最重要的是快,抢头条。你觉得软件不会知道用户的喜好么?不,软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更加了解用户想要的,问你量身打造属于你自己想看的新闻。

软件取代律师审核合同,律师有时候会因为时间原因或者经验原因,更关注一些重要的点,软件却可以关注到所有的字句和条款。

前一阵子在罗永浩的最新手机发布会上,捧红了讯飞输入法,把语音转换为文字,速度快、准确率高,而当年小时收入三位数的速录员却销声匿迹了。而其实讯飞并不是刚出的软件,早已经上市很多年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时常感觉到一种不可抑制的恐慌。

诺基亚说,我们不知道做错了什么就变成了这样。

但诺基亚最大的错,就是什么也没做。

当科技迅速发展,我们的世界在飞快被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几年前,我在公司推新系统上线的时候,因为新旧系统的切换,有些东西还需要手工辅助一些,很多人的工作量都在短期内增加了很多,因此怨声载道。但等新的系统顺利运转以后,大家又不由得感慨,这玩意真是节约了我们很大的工作量,效率和准确率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基层员工得以从那些大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中得以解脱,很多原来花费他们几个小时的事情,变成了只需要动动手指头。但在接下来的裁员中,最先被迫离开公司的,也正是这些很大工作被系统取代的人。而那些在系统改造初期甚至是系统改造之前,就已经意识到危机,努力提升自己,努力摆脱重复性简单劳动,掌握更有技术含量、更有创造性、更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不仅顺利渡过了危机,在之后的职业发展中也走得更为长久一些。

或许,正是这份随时被取代的危机感,成为了他们不断努力进步的源动力。

很巧的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同时,刚好读到了个人成长专家古典老师(著有《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在超级个体专栏里的一篇文章,中间也提到了“机器变得这么厉害,那人该怎么办呢?”,他引用了丹吉尔.平克在《全新思维》这本书里,提到的观点,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了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有6种能力是非常稀缺并且重要的。分别是:设计感、共情能力、讲故事、整合、娱乐感、意义感。
那么,亲爱的伙伴们,就让我们从这6点开始,仔细想一想,如果有一天,当机器人对我们说“放着我来”的时候,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机器人对你说“放着我来”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