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上的二度梅开

#感悟三下乡,青春筑梦行#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2017年7月12日,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大沽河生态农业实践队第一次叩响胶州生态葡萄园的大门。实践队员在翠绿的葡萄中领略了生态农业的技术发展。

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不单单仅靠技术发展带动,市场的推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大沽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如何,成为实践队员的未解疑惑。

2017年7月15日,大沽河生态农业实践队员再次来到胶州生态葡萄园,向相关工作人员请教生态农业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

如果说第一次拜访是让我们体验生态技术的进步,那么第二次拜访无疑是打开我们思维的门路。

前往葡萄生态园的道路崎岖,汽车颠簸中使人隐约感受到此地交通运输的不易。在与胶莱镇宋主任的交流中,我们得知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许多道路的通行不得不为社会经济发展让路,这也使得生态葡萄园不得不囿于一隅。辗转来到葡萄园,与上一次仅仅了解葡萄种类、作物优势相比之外,本次的参观把重点放在了葡萄的销售上。据葡萄园阿姨介绍,葡萄的销售主要为采摘节游客采摘。游客采摘不仅能为种植园主人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还能使游客感到宾至如归的亲切感,为种植园带来可观的收益。销售渠道的先进管理的确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可反观目前实际,再结合来时的崎岖道路,这样“亲民”的销售方式能满足葡萄园的“饕餮大口”吗?

种植面积大,葡萄种植数量多,就目前销售水平来说,金灿灿的“金手指”上无疑已是痕迹斑斑。奔忙四季的农民如何在秋忙一朝喜笑颜开?舌尖上的葡萄如何能在生活中可遇并可求?林林总总的问题不仅在农民心中接踵而至,更应在我们揽有知识的一代人心中泛起微澜,正如当地阿姨所说,“你们看的书多,能有好的方法吗?”宋主任也曾言道,“想找一批大学生加入到规划建设当中。”是啊,知识的海洋遨游惯了,谁还记得自己是土里生土里长的人,当知识和现实背道而驰,乃至格格不入时,我们还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有什么用。

纵观生态葡萄园的发展状况,这里葡萄的质量可以睥睨我们司空见惯的葡萄,可是若没有这一次的生态农业调研之行,恐怕再美好的奇珍异果也不会为我们所知晓!也许对于很多生态园或者山区里的作物产品来说,产品质量掷地有声,而宣传力度却苍白无力,深山老巷的美酒未曾出巷子就已自生自灭,怎么能“吸人”拟或“吸金”?

人人谈及生态都面带喜色,可是真正去感受这种欣喜的却少之又少。有名的生态园门庭若市,无名的生态园门可罗雀,有地位的生态园门前川流不息,没有地位的生态园门前杯盘狼藉,同样是生态之路,却有不一样的生死格局。就生态农业园的整体情况来言,引人入胜的生态园犹是“凤毛麟角”,更多的生态园仍处于容易被遗忘的境地。发展情况好的,产品得以营销,声名得以远张,生态福利能惠及于人。发展情况差的,迟迟没有生机,甚至还会有一落千丈的劣境。正如马太效应所说,你所有的还要加给你,你所没有的连你所有的都要拿走。若是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若是没有孤注一掷的宣传力量,默默无闻的生态园何时才能被公诸于世,被路人皆知?

若是宣传手段不能满足大批量的葡萄生产,生态园提供了大量的葡萄,能为消费者提供一段时间内源源不断的供需,可是葡萄园的生产状况乃至地理位置却鲜为人知,这也会使得生态园葡萄的销售成一定的问题。纵使有葡萄采摘节,为种植园减轻一定的销售压力,然而在营销面前,农民种植户依然会倍感困难重重。宣传手段有所瑕疵无疑是重要的原因,若是单纯靠曾经光顾过的消费者口口相传,那么采摘节的名头也就只能是一群熟悉的人面面相觑的碰面而已,在我看来,要想提高产品销售水平,必须更加依赖网络的力量。不吸引人的网上传播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毕竟传播范围狭小,葡萄种植园能引进先进的技术却不能更加有效的推销,使得优质的生态产品不能真正的走出去,善始却不能善终,终究还是达不到真正盈利的目的。宣传需要广告,广告则需要消耗资金,单一的小型种植基地想必是支付不起高额的费用的,若是能做到联合周围的种植基地,将采摘园做成采摘文化园,使这种生态文化生生不息,就算一种产品已处于淡季,也会有另一种旺季产品形影相随,使生态农业文化如源头活水一般。扩大的合作范围,也能使人对于已过的或是未到的生态产品有个时间上的体验意识,促进下一次光临时的兴趣感。这样或许能增强宣传手段,使得产品更远更快的走出去。

人人在对生态产品津津乐道的同时,也会对生态产品的前景有所忌惮。产品的新鲜和质量不容置喙,但是产品的保质期却有待商榷。保质期短,容易变质,在没有使用大量化学药剂的同时,也给生态产品下了病危通知书。存储时间短,不仅为产品供应商提出了难题也为超市市场提出了疑惑,如何能缩短运输,更快的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了相当大的难题,这也使得生态农业会在小范围内形成生态农业园,简单的为周边地区提供福利,却不能更为广泛的进入人们的视野的原因吧!想必只有更加便捷的交通才能将这一疑惑真正的剔除,然而再快的交通也有时间限制,再完美的产品也要面对时间的考验,希望生态产品能够在保存方面有所突破,当然是在保证生态产品本质的情况下。

再者,容易烂掉的生态产品也并非无路可走。日本13吨烂蔬菜的成功销售无疑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废弃的水果、蔬菜用垃圾处理机压成肥料,然后用可降解的包装纸包上肥料和对应的种子,包成蔬菜、水果相应的形状,那些令人咂舌的废弃物岂不是又有重回市场的机会。种植技术提高的同时,产业链条也应扩张,以便在山穷水尽之时柳暗花明。

社会生活的进一步提高,促使田园综合体等的兴起,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映入眼帘。小的生态园发展水平望其项背,虽有模仿,但实际表达起来也是“含糊其辞”,小型生态园不如联合起来另辟蹊径,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建立统一的生态农业销售文化中心,在这里进行生态农产品展示,进行生态农业文化交流、休闲、体验,把自身生态园当做后方,把前方放在大家喜闻乐见的便捷之处。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消费者想体验生态农业有心无力的想法吧!

“金手指”能在味蕾上生津,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伸出“金手指”为生态农业指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金手指上的二度梅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