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关于人际交往的10个tips

维安


在我看来,“人际交往”其实包括好几个部分:

与人相识——与人相知——与人相处。

相识总是最容易的,相知是价值观和性格的彼此试探,而相处则是两段人生和岁月的重叠。

的确,有的人天生就在人际交往这一块是好手,但有的人就是不开窍,被冠以低情商的黑帽子。

“更好地与人相处”并不等同于牺牲掉自己的意愿,让更多人满意或喜欢自己。

今天分享的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小建议,希望你有所得。

1.不要对人有预设,

他人是“与你相处时的他人”

我始终相信人的复杂多面,也讨厌从别人口中了解一个人。对方到底好不好,相处之后才知道。

认识一个朋友(现在挺熟),相识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负面评价,刚开始和对方说话的时候其实还有些心理负担,但一段时间相处之后发现这个人其实真诚又耐心,我反而反感起网上说坏话的人了。

他人之间发生过的不愉快不值得cover掉我对这个人的判断。

人与不同的人相处会呈现出很多不同的样子,你无法将其一概而论,但你得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不是别人的八卦。

同样,给人以负面评价的时候也要谨慎。

2.你可以做那个先打招呼的人

这条适用于那些总觉得自己和周围格格不入的人。

有时候不是别人没注意到你,或许是你自己的气质太拒人千里之外了。

我高中的时候和一个舍友讨论过一个“三次hello”原则(名字乱起的)——

大部分人都无法抵抗陌生人的三次友善的主动问候,任何人对于陌生人都是有些害羞胆怯的,但也不会有无端的恶意。

你其实可以试着下次对你的同学、同事主动打个招呼或者随便搭几句话,可能第一次对方会不适应,第二次会有勉强的回应,第三次,也就逐渐适应了。

如果主动三次还是没有办法,fine,放弃也没什么。

人际的僵局,自己来打破会比较好。只是主动打一个招呼而已啦,没有跌价。

3.与其费力修复一段关系,

不如避免使其破碎

有的人总爱说“分手”,总爱提“绝交”,把底牌频频亮出来,沉不住气。

但是有些狠话说出去了,有些气撒出去了,真的可能导致一段关系破碎,纵使之后还能再修补,也不可能恢复原状了。

我承认人与人之间太容易产生矛盾,爱情友情亲情都是如此,我总觉得现在的人从生气到爆发速度太快了,没有太多留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就一股脑地把烂摊子和坏脾气往别人怀里扔。

每个人或许都几段失败的恋情,一定有几段破碎的友谊,这是很令人惋惜却也无可奈何的。但遇到矛盾,首先需要的是冷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独处一两个小时,或者找其他人来倾诉缓解一下,让理智慢慢回归。沟通永远比争吵有效。

如果思考再三,还是得撕,那就认真撕吧。

4.大部分关系都是基于利益的

不要对“利益”这个词嗤之以鼻。好的人际关系大概是理解并且尊重多方利益的。这个利益包括物质也包括精神:金钱、权利、人脉、情绪、感觉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某人在一起让我很快乐”和“和某人在一起让我获得更多钱”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有的人更注重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实际物质利益,有的人更注重精神的体验。

anyway,大家都喜欢和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人在一起。努力变成一个能力更强,性格更好,更乐观积极的人,从大概路上是可以改善人际关系的。

5.记住一些人的爱好,

有助于增加彼此的好感

很多愉快的关系始于无聊或者无意的分享。

“投其所好”永远是与人相处的捷径。

大家可以尝试着锻炼自己的一种能力,比如想到一个人,给ta列出几个兴趣爱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关键词。

假设我是其他人,我第一次见到维安,可能会觉得这个女孩给我几个印象:“头发卷(多)”、“喜欢爵士乐”、“喜欢复古风格的衣服”。

比如有天我在逛淘宝店,发现一家特别棒的古着店,我可能会分享给她,或者我发现了一首好听的歌,也会问问她听过没有。再或者更简单的,记住对方的生日,发一条简单的祝福。

人都喜欢被人惦记的感觉。

6.不要吝啬自己的资源。

乐于助人其实是很好的品质,帮助他人越来越好,其实也是帮助我们的人脉资源更合理配置。

我们可以作为一个人际关系的连接者,将合适的人或者机会对接给合适的人。比如我的朋友a在写作的某一个方向上十分擅长但并没有找到合适的平台,而我认识的互联网公司的同事b刚好需要找寻一个类似的人。

a和b都不认识彼此,但如果我发现他们的需求(并未特地向我求助),或许我都会推给对方问问有没有这个意愿,然后推个微信名片之类的。

询问意见,帮助建立联系,然后退出。

这样的事情其实并不太费力,但可以优化人脉的资源配置,不要害怕周围人越来越好,一定要相信,能和越来越好的人相处是可以推动自身向前的。

7.确认自己“是否说明白”和“是否听明白”

都是重要的事

这两个点都直指“沟通”这件事情。

在人际关系中,有效的沟通真的太重要了,大部分的误会和冲突都来自于误解。

无论是工作上的大小事情还是生活上的日常,在和别人说完一件事之后可以顺便问一下:“我刚才说明白了吗”。

在澳洲玩的时候听一个kol小哥哥抱怨酒店的工作人员太粗心,他明明都和对方说清楚了自己的行程、行李到达时间和其他信息,小姑娘点头“嗯嗯嗯”,然而最后完全搞错了,直接影响到了kol们后面的行程安排。小哥哥找到他核对信息,才发现那个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搞清楚。

与人交流时多确认,让信息完整有效传递,可以提高效率,也能避免很多误会和不快。

8.和厉害的人多请教,和普通人多分享。

首先,这个“厉害”和“普通”只是相对而言的,没有褒贬意味。

一群人待在一起,肯定会有经验、阅历、能力和其他资质的区别,如果都是比自己更有经验的人,不如少说话,多听他人分享,多请教多学习,如果都是比自己阅历还要浅的人,不必摆架子,带着分享的口吻就好,让对方自己去感知。

面对不同的人,自己的表达策略应该是不一样的,面对长辈时的话语体系与面对小朋友的完全是两种。这是一种“人设”,也是为了达成更有效的沟通。

9.优越感没有错,却只适合给自己看。

意识到“落差”其实是一种天赋,无论是物质上还是资质上的,缺乏的那一方通常生性敏感,但占优势的那一方也得有“不让人难堪”的自觉。

“优越感”是肯定存在的,且我认为这种东西其实并不完全是负面的,可以拿来自我激励,但绝对不适合用来攻击别人。

无论你是成绩好、长得漂亮、工资高还是家庭幸福,或者吃穿用着什么档次的产品,自己心里知道并且愉快享受就好啦。

人是需要骄傲的理由的,但骄傲不是张扬,隐隐的就好。

10.迂回地建立自己的原则。

人人都知道自己有说“不”的权利,但没人告诉你“不”可以用很多方式表达。

在一些场合“不”需要大声说!义正言辞地说!(前段时间新闻太多了),也可以温柔地说~迂回地说~

以前我妈教我在外面如何避免饭局上别人劝酒,不直接说不想喝,说自己对酒精过敏,一喝就起疹子。

和朋友一起喝酒吃饭无所谓,在一些不太喜欢的饭局的确也用过这招,笑着多拒绝几次,别人就不为难了。

虽然是谎言,却也无伤大雅。不只是喝酒,我的意思是,该拒绝的时候就得拒绝,但可以拒绝地让双方都体面一点。

❤️

以前有个学妹问过我,要怎么拥有好的人缘?

这真是一个太让人为难的问题了,我唯一能给出的答案是:“可能你要先弄丢一些朋友,才留得下一些朋友。”

与人相处其实就是一个自我试探的过程,任何人都帮不了你,自己慢慢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际相处方式。

social和独处,都是一种生活方式,最终目的是在此基础上慢慢变成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人。

送给大家我今天在网上看到的一句很可爱的话:

“祝这个世界继续热闹,祝我仍是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更好地与人相处?| 关于人际交往的10个t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