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容忍与自由》

研究生一年级,第一次有意识完整地读完了《鲁迅杂文集》,至此,下定决定不再碰它。我敬仰鲁迅,却并不爱他的文字。读他的杂文,感觉每一个字皆如一把刀,刀刀见血——笔触犀利、讽刺入骨,但这不是我爱的文风,也时刻警惕自己不要成为常常说出尖刻犀利话语的人。

我喜欢淡雅恬静、如沐春天的文字,或者理性冷静的思考。也时刻约束自己,尽量温和一些。有时候不免严苛,但事后总是后悔。

“强者温静如水”,这是我再读胡适后的判定。讲课的时候,最常引用的是以下胡适的三句话,因为这三句话,对于今天的社会,还有极大的意义——凡有自大狂,或者夸大传统文化、精神文明的人,都必须想想这朴素的三句话,再做结论。它不铿锵,但有力!

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

这两天,再读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结合别人对他的评价,总有一种他被低估的感觉。当然,我的一边阅读、思考及一边记录,看胡适讨论自己的成长史、探讨自己的信仰、对宗教的看法,并不想重构什么——我的思考是非常肤浅的,仅对如何育儿、如何求证、如何在日常行动做一点小小的坚持,有那么一点体悟。记录之、分享之,并求批评指正。

01

《九年的家乡教育》

年轻的寡母,带大三岁不到的孩子,实在不容易。虽然不过是仅仅认识千余字的23岁女子,但在抚养孩子上面,其克制、恭敬、谦让很值得我们学习。

——尊重老师。别人家的孩子,进学堂的束脩不过2元,而胡适的学费,最高达到每年12元。父母对待老师是什么态度,孩子也会怎样对待老师、对待学校、对待学习;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教别人听的。”

用心维护孩子的面子,是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努力去做的一点,因为你的尊重意味着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即便是三岁小儿,他也有作为人的尊严。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白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也许胡适年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的大哥大嫂比自己的母亲还大,跟着年轻的无权无势的寡母,不得不仰人鼻息地生活,让他从小学会了看人脸色。但因其母亲的坚忍、宽容,胡适成年后对待朋友一直非常友善,即便对待并不得其所爱、大字不识一个的妻子胡冬秀,他也能和和气气与之过完一辈子。其内心的强大、克制,恐怕和童年的经历尤其和慈母的教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在文章中最后写到,“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因此,想要自己孩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很简单,首先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也是作为父母,一生的自我修行。

02

胡适的思想之一:修炼小我,成就大我,在于日常的行动。

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到今天,实际上还有启示作用。

——“目的热”和“方法盲”,迷信抽象名词,把主义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

这句对于今天的中国,依然还有振聋发聩的意义。

——赫胥黎教人记得一句,“拿证据来!”,我现在教人记得一句“为什么?”

须知,任何人都不应该轻易相信权威。不从权的唯一方法,就要多问,有何证据?为什么他会这样说,他这样说的依据有哪些?简单地说,无非就是博学之、审问之!从胡适这里,我再一次记录了并分享给诸位: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

对于个人主义,胡适有自己的解读,令人服膺。胡适引用易卜生的名言——“你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他认为,最健全的个人主义,是把自己铸造成器,方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我们自然会不知足,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是啊,敢说老实话,敢于还原事情的本原,就是负责任的基础。不说谎,是消极的回避,而敢说实话,是积极的捍卫真理的态度。

胡适对于灵魂的不朽,乃至“小我”、“大我”有着极为朴素的理解,是今日的我们,可以在平凡的每一天去践行的。

——“我不信灵魂不朽之说,也不信天堂地狱之说,故我说这个小我是会死灭的。死灭是一切生物的普遍现象,不足怕,也不足惜。但个人自由是他不死不灭的部分:他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都在那大我上留下不能磨灭的结果和影响。”

所以,胡适认为,“说一句话而不敢忘这句话的社会影响,走一步路而不敢忘这步路的社会影响”,这才是对于大我负责任。能如此做,便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个人虽渺小,其一言一行都在家庭、孩子、单位、社会上留下不朽的痕迹,我们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就得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就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人生并不是梦,我们也并不是其中的戏子,我们是为我们自己负责任的人。

因此,请记住,“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总之,大我是不朽的,但大我,是对无数小我的胜利或失败的垂久宏大的佐证。

03

胡适的思想之二:承认自己错了,才是进取。

胡适认为,一切文明,都包涵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能夸大精神文明的意义,而不去征服、创造物质文明。但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伟大之处在于,能够不受物质环境的拘束和支配,跳出来,运用人的心思智力来改造环境改良现状,如果不这样行动,就是懒惰不长进的民族。

此外,胡适也预见到今天的一些愚昧之人,因他所处的时代,也一直存在这一类人,就是一些不曾出国门的人鼓起喉咙对人们喊话:“往东走!往东走!西方的这一套把戏是行不通的了!”

我想,一个国家如同一个人,敢于承认自己错了,不如他人,才能死心塌地去学习别人,也不会害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基础。敢于承认技不如人的时候,才会积极思考、充分吸收。才是一个人的自信,一个民族的自信。

结语

胡适自称,他一生的性格受其母亲影响至深。也让我回想之前读《教育的哲学基础》之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者詹姆斯认为,习惯总是使我们保持某种倾向。所以,父母、老师应当是把多种对整个一生的发展最有用的习惯植根于儿童身上,成为他的自觉行为,根本不需要进入意识层面。不需要运用意志力和深思熟虑,成为行动的本能。

詹姆斯认为,事实上象节制、适度和勇敢这样的美德也是习惯,是正向的习惯,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原理在于:“我们都是血肉之躯,我们神经系统的生物组织是可塑的。我们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总是感到困难,但是不久之后它变得越来越容易,到了最后,经过了足够的练习,再做这件事时就达到半机械化的程度了”。回顾胡适与其母亲一起生活的岁月,从三岁到十二岁,这九年时间,恰恰是一个人养成习惯,形成个人独特行为的关键时期。胡母的容忍、期望,每一天晨训予以的强化,对胡适的个性养成,的确深刻。

但我比较好奇的是,童年时期的胡适,身体羸弱,母亲管束严格,大家庭更是极为复杂,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除了母亲对他的殷殷教导,书籍予他的启迪,他也自称之前是一个完全的悲观主义者。十三岁离开母亲,带着一个母亲的爱、一个读书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倾向,走向了独立生活。十七岁就已需要自己谋生并供养母亲,却是什么让他走出悲观主义,超越了自我,成为广受欢迎的我的朋友“胡适之”?

从他自己的自传里看出,18岁到美国留学,是美国人天真的乐观和朝气,治愈了他的少年老成,养成了“这种乐观的人生哲学”,可见,环境的影响,理知诚实的导师如赫胥黎、杜威的引导,予他超越童年、完成价值观念、完善性格养成,是极为重要的。

我们必须相信,学校的介入,对于儿童成长,会有重要的影响,即引导他超越原生家庭,从而超越自己。

教天地人与事,育生命之自觉,是教育者的信仰!

胡适:《容忍与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读《容忍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