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著名的县级百强市第一名——昆山的东南端,有一个待字闺中、风景如画的小镇——淀山湖镇。她的东侧与东南侧,跟上海青浦区为邻,北侧跟昆山的千灯镇、石浦镇为伴,而西北侧则跟大市镇接壤。其中,最重要的是,她与淀山湖相连。
提起淀山湖,人们常常以为她是上海的一个湖泊,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淀山湖,不仅是上海的,也是昆山的,主要是淀山湖镇的。当然,人们也的确有理由对淀山湖有这种误解。从空间距离上看,淀山湖距离上海市中心仅有60公里,同时,也是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淀山湖,属于太湖流域,又有湖岛与浙江杭州的千岛湖相连。总面积高达62平方公里,相当于11.5个西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其中,上海所辖水面面积47.5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湖域面积的五分之四。最为难得的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高度发达的沪苏交汇处,位于黄浦江主要取水口上游的淀山湖,其水质一直保持在国家二级,成为这个世界级城市最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与生态涵养区之一。
淀山湖镇,就是以这个与上海高度纠缠在一起的淀山湖得名。根据调研了解到的信息,镇域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现在,2全镇户籍人口约为2.5万人,外来人口大致为5.4万,合计大致在8万人左右。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6.5亿元,居民可支配收入为35225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的82%。
与周庄、花桥、千灯等昆山其他乡镇相比,淀山湖镇不仅名不见经传,而且也远非昆山的经济发展明星。以2016年为例,其经济总量在昆山8个镇中,排名第六,还不到昆山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于淀山湖镇来说,经济增长并非其强项,但在公共服务管理创新与支出上,却是其优势。其实,淀山湖镇对公共服务的重视,已经在其公共财政的支出中得到了体现,那就是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82%。与之相比,2016年,江苏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苏州市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为76.5%。
百孝善为先。养老,始终是淀山湖镇城乡公共服务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之一,这也与淀山湖镇人口年龄结构有关。调查显示,在全镇2.5万户籍人口中,进入社会抚养阶段的老人,约有1万人,大概在40%左右。在此,需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的老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二个是年龄在50-60周岁之间的女性退休人员。后者尽管年龄尚未达到老人标准,但是,因其已经脱离工作岗位,成为社会抚养人口。
面对汹涌而至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如何在有限的财政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让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过得既有尊严又有体面,能够真正地享受到夕阳无限好,始终是各级党委、政府试图破局的重大难题。这也是在五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位于最基层一级的淀山湖镇政府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探索,既要有面上的铺开,又要有点上的实验与突破。在淀山湖镇,围绕着养老中的重点与难点,即,高龄老人养老问题,镇党委和镇政府展开了积极尝试,形成了一个由老人及其子女、社会力量和政府共同参与、相互促进、彼此监督的创新性经验。这一探索,集中体现在晟泰村的“离家不离村”式养老模式中,可以将之称为养老的“淀山湖经验”。
在晟泰村“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探索中,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80周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不仅年龄偏大、行动能力低下,而且原来都是村民。我们知道,受城市化与工业化推动,在昆山这些地方,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与农民,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通过动迁,大都进入到了集中居住的城镇所在地。在晟泰村养老中心的这些老人,基本上也都是动迁行政村的老人。由于高龄且子女不在身边,如何对其养老服务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淀山湖镇党委和政府,从老人们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离家不离村”的新养老模式。所谓“离家”,就是不让老人们处于独居状态,避免与社会脱离联系带来的照顾不足意外风险;所谓“不离村”,就是要把这些处于空巢、独居状态的老人,集中居住在距离原村庄不远的养老中心,使其继续保有熟悉的乡音乡景和人际往来。
作为一种对高龄老人的照顾模式,“离家不离村”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老人主观上有意愿、客观上有能力接受“离家不离村”。
勤俭节约、福荫子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在新中国里渡过人士青年与壮年时期的老人们来说,这些美德,依然是融入其血脉的烙印。这种美德,同样会对他们的养老偏好与养老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普通家庭的大多数老人来说,并不愿意在自身的养老上有太多的花费。在此,我想说明的是,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的确有部分人对养老的花费已经不敏感,但是,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钱,依然是一个敏感的现实问题。之所以对养老花费敏感,有着心理与文化上的双重原因:一方面,老人们倾向于认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是一个走向终点的旅途,没有必要有过多的浪费。另一方面,家族的传承,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性之一。这种传承,不仅体现在血脉上的代际承继,同样体现在财富上的代际交接。老人们都想给子代、孙代留下一点自己离开人世后的念想,即使这种物质上的念想,并没有重大意义,只是象征性的,但对老人来说,却是在自身处于无力感、无能感最强烈的晚年,所能做的几乎唯一的事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老人们宁愿自己的晚年,过得艰苦些。当然,这种物质上的艰苦,会换来他们心理上的成就感。其实,这也心理与文化原因,也解释了在相当程度上,为什么老人们不愿意到机构去养老。
让老人主观上有意愿、客观上有能力接受“离家不离村”,我认为,这是淀山湖镇在高龄老人养老上最重大的创新与探索,破解了当前充斥全国各地的老人主观不愿养老的客观物质原因。
晟泰村的经验可以集中概括为“成本导向”。在晟泰村,有一个对养老成本构成的明确账本。根据测算,老人的养老费用大致有四个方面构成:
一是房屋的租金。每个床位的月成本大概为125元左右。
二是水电费。由于每栋房子都有一个热水锅炉,每个房间配有空调、卫生间、公共洗澡间,每个月的费用大概在130元左右。
三是卫生保洁用品、什杂费、各类活动用品,以及其它一些不可预见费用。每个月大概为130元左右。
四是人员工资。按平均年工资五万元计算,平摊到床位上,大概为每个月347元。
汇总可以看出,平均每个床位的月运营费用为732元。晟泰村一号养老公寓的实际运行情况看,最终成本大概在650元以上。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淀山湖镇政府提出了成本“6:2:2”的分摊机制,即,老人家庭承担60%,镇财政与村委各承担20%。
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老人的年龄情况进行分段收费:
(1)80到85周岁之间的老人,月缴纳运营费用390元左右(不同房型略有差异);
(2)85周岁以上至90周岁的老人,月缴纳运营费用降低10%;
(3)90周岁以上至100岁的老人,月缴纳运营费用降低20%;
(4)100周岁以上的老人,全免费。
在养老成本中,还有一块成本,即,养老中心的改造费用,这一块则由政府承担。
为了进一步减轻老人们的费用支出,淀山湖镇继续在养老中心的运营资金筹集上做文章,提出了运营费用“三老分摊”的创新性举措,即,由“老人及其子女”、“老板”和“老百姓”来共同分摊。
(1)“老人及其子女”分摊部分:大概占运营费用的三分之一,大概为每月260元。
(2)“老板”分摊部分:指的是淀山湖本土民营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他们以“认领整栋寓所或床位”方式出资,平均每个床位年资助额为3000元,月费用为250元。
(3)“老百姓”分摊部分:经过上述分摊后,剩余的资金缺口每月大概在180-200元之间。在实践中,淀山湖镇政府采取了极具创新性的做法,这一块的运营费用缺口并不以现金的形式收取,而是以老百姓志愿活动降低运营人力成本方式来填补。
除了通过招募退休女工为养老中心提供打扫卫生、天天娱乐之类的基本服务外,其他服务项目,均有老百姓志愿者提供,包括:星期天服务、衣服洗涤、老人洗澡、周卫生、季卫生、床卫生、庆生活动、旅游活动、游戏活动等。据介绍,在这些志愿者活动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让老人的子女也参与进来。这样,就可以解决老人的诸如洗澡等服务项目。
可以看出,经过成本的总量控制与分解后,最终老人及其家庭以货币形式支付的养老运营费用每个月只有260元左右。当然,对于老人来说,除了支付运营费用外,还有一项基本支出,那就是一日三餐的费用。
对于这一块费用,政府也有补贴。根据测算,包括食材、人工等在内,老人们中餐的成本大概在12块钱略多些。菜品一荤两素一汤,在样式上也根据季节调整,并还要兼顾老人们的一些个性化偏好,如,不吃辣、不吃海鲜等特殊情况,进行定制。在这12块钱中,老人只需要出3块钱,其他的由政府补贴(当然,这一优老措施,目前还仅局限于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
按此计算,老人们由自己支付的餐饮支出,一天大概在10块钱,一个月也就在300块钱。如果再加上运营成本,老人们在“离家不离村”的养老中心,一个月自己实际支出的货币资金,还不到600块钱。可以说,不到六百块,包吃包住包照顾,这就是淀山湖镇在高龄养老上完成的人口老龄化的新答卷,也是为江苏甚至中国高龄老人养老所作出的新探索。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淀山湖镇在养老服务上,走出了一条“低成本、优服务”的新路。我们知道,成本与服务始终是一对矛盾:控制成本,就无法提高服务;提高服务,就无法控制成本。这几乎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然而,淀山湖镇给出了新的尝试,让人们看到了解题的新希望。
当前,老龄化社会扑面而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老人,关心养老,是每一个人都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这也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亟需破解的难题。不客气地说,全国大多数地方,在养老上,都存在“紧缺性浪费”现象。
何谓“紧缺性浪费”现象?我指的是,在养老使命如此沉重、养老压力如此巨大、养老资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各级党委和政府从有限的财政资金中挤出来的钱,并没有用在养老的刀刃上,存在严重的“浪费性”、“低效性”甚至“无效性”使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稍微用心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为了迎接老龄化浪潮、为老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晚年生活、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各地在养老供给上,存在一种非常不健康的攀比现象:都在比谁都养老设施更多,更先进,然而,却根本没有人关心这些重金投入的先进设施,是否符合老人需要。
养老,是整个社会的需求,然而,一旦这种需求脱离老百姓的实际支付能力,就成为无效需求。以南京为例,现在一个低端养老中心,一个月的费用就要在2000块钱以上。然而,普通城市职工一个月的退休金又能有多少呢?特别是,在这种低端养老中心里,对老人的照顾,基本上是“等死式”照顾。据了解,在部分养老中心,在效率驱使下,护理人员根本没有耐心照顾老人。我们知道,老人行动能力低下,吃饭速度慢,但是,有养老中心为了提高老人进餐效率,对失能、半失能老人,采取填鸭式喂养的方式。老人毫无尊严,只能苟延残喘。
养老,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种以政府考核指标为导向,而没有尊重老人现实需求及其支付能力的养老,实在是伤财劳民。淀山湖镇的经验就是,养老是一个精细化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用心,梳理老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求,进行精准化供给,才能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优化服务,实现一举双得。淀山湖镇的经验表明,这是一条可以走得通的路,也应有更多的地方一起来走。其中,最重要的是,各地方政府一定要放弃粗放式、指标化的管理方式,代之以用心、耐心的精细化与真诚化养老,这样,才能让中国的养老之路走得通、走得稳,走得远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