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要加快中部智能制造业发展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持续推进,我国制造业正在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中部地区是我国工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在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智造”大国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省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规模扩展迅速,发展了一批全国乃至全球知名的制造业企业。2016年,通过对湖南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12个主要的 智能制造 产业领域,以及中联重科等27家骨干企业进行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水平调研发现,该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态势,MES系统 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第一,企业智造绩效尚不显著。在所调研的企业中,当前主营业务利润率较高(大于20%)的企业主要集中于节能电机、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数控机床、化工新材料等产业,主营业务利润率较低(低于4%)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工程机械、航天航空、电力装备等产业。在智能制造给企业带来的绩效改善方面,调研企业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后,平均单位成本下降14.12%、产品制造周期缩短25.23%、不良品率下降21.35%,智能制造对产品生产时间影响较大,对成本控制影响较小。总体上来看,现阶段智能制造给企业带来的绩效并不明显。此外,湖南部分智能制造领域的企业实力偏弱,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装备、农业机械装备5个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第二,核心技术较少、产业协同能力不足。产品数字化设计方面,调研企业表现较好的指标包括企业主导产品中PDM(产品数据管理)应用率,平均值达到67.52%,大部分龙头企业超过80%;三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应用率,平均值达到77.40%,大部分龙头企业接近100%。相对落后的指标包括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应用率,平均值为54.73%;协同设计平台、虚拟开发平台和云平台应用率,平均值为42.28%,说明智能制造领域的相关企业通过产业联盟实现信息和技术共享的潜力还有待挖掘。产品数字化制造方面,调研企业平均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0.48%,说明大部分生产线都实现了数字程序控制;而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和MES(制造执行系统)采用率则相对不太理想,平均值分别为48.44%和43.33%,说明企业利用生产工艺数据改善制造过程,以及实现计划、生产、检验的闭环管理与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集成的意识还相对滞后。

在被调研的27家骨干企业中,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占比达86.47%。但是,在产业调研层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7个产业均存在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科技储备、设计仿真和实验验证等未达国际水平,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和整车技术有待突破,电力装备领域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农业机械装备领域新型产品研发技术缺乏,节能环保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和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此外,与企业调研的结果相一致,几乎所有智能制造产业都反映了产业链条不完善的问题。

第三,智能制造的附加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提高产品智能化和企业智能化服务水平,不仅能延长产品价值链,同时也是增加产品使用的便捷性、亲和性,提高产品消费者黏性的重要途径。从企业调研结果看,当前湖南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更侧重于产品设计和产品制造的智能化,而在对产品营销和售后服务进行智能化改造以挖掘更大的价值空间方面,还相对缺乏。在产品智能化方面,调研企业中产品平均故障自诊断率和功能自适应率分别为58.40%和45.42%,说明企业的主导产品通过对自身状态、环境感知的信息调整运行模式,实现故障诊断和运行状态优化的能力有待加强。在智能化服务方面,调研企业的平均用户信息统计分析应用率为58.26%,但产品的远程故障诊断技术应用率和远程服务技术应用率仅分别为37.58%和36.04%。目前企业通过用户数据挖掘实现产品创新的意识已经逐步增强,但通过网络通信、人机对话等远程服务功能实现产品升级、维修维护的能力还亟待提升。

对产业大类的调研上,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航空航天装备、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农业机械装备7个产业都反映了产业层次不高、产品价值链需要升级的问题。如工程机械领域新增产能集中于技术较为成熟的低端产品,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主导高端产品少,农业机械装备领域新型高效农机产品缺失,航空航天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主要为到岸组装和代工制造等,急需通过智能化改造充分发掘产品附加值,丰富产品和服务结构。

未来要牢牢把握国际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针对现阶段制约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攻坚克难。一是要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条部署创新链,发布重点技术领域创新路线图,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修订工作,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二是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制造设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工业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对产业的配套能力,发展“互联网+工业”新模式。三是结合省情推动智能制造重点产业领域突破式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品牌发展战略。推广先进的产品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开展智能制造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引进第三方品牌培育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品牌维护等服务,提高智能化产品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的价值回报,加快智能制造品牌价值评价的国际化进程。四是促进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鼓励轨道交通、电子信息、卫星导航等产业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或组建经营企业,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支持制造业向教育、医疗、卫生、旅游、娱乐等产业开发适销的智能化产品,向民生领域延伸;强化生产型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国需要加快中部智能制造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