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2:07,端上岐山臊子面,如约来到《百家讲坛》,聆听王菘舟老师《爱上语文2一诗歌中的人与情》。
悠悠钟声,跨越千年,敲响文人墨客的孤寂愁苦,引发无数人与古诗的情感共鸣。王崧舟老师今天循着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开启了第二课一《古诗中的人与情》。我也追随着王老师,聆听着寂静夜空下寒山寺的钟声,走近语文,走近古诗,领悟古诗的优美意境,体验古人的思索与情感,感受古诗厚重的文化与内涵。
在唐诗璀璨的星空中,张继并非耀眼的那一颗,但他却以一首《枫桥夜泊》,让人们记住了他,记住了枫桥,记住了半夜钟声。
一位老师听完王老师讲过的《枫桥夜泊》后,认为王老师讲课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江枫”应该是两座桥的名称的简称,一座为江村桥,一座为枫桥,而并非“江边的枫树”;第二,“愁眠”并非“因发愁而无法入眠”,而应为愁眠山的名称,这座山又称孤山,就在寒山寺的不远处。听到这里,我以为王老师要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了”,看来千里马也有失蹄之时。但王老师接着讲道:“老师,其实您说的这两点我也知道……如果是地理课或考古课,我也就像您这样讲了……但我今天上的是中国古典诗歌课。”看来语文课还得有语文味。
一、枫结千千愁,诗蕴重重意。
王老师抛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枫桥”?虽然诗无达诂,但毕竟多元有界,这个边界和底线就是四个字:以诗解诗。
第一个“诗”指诗味和诗性,第二个“诗”指诗歌本身。理解“江枫”,首先联系整首诗的意境一愁绪,古诗的意蕴就在于不是让“愁”自己跳出来说话,而是通过意象来表达愁绪,《枫桥夜泊》中就有霜天、月落、渔火、江枫、钟声这些意象来写愁。缘于此,比较“江枫”两种理解,“江边的枫树”显然写出了自然现象背后所承载的诗人的愁感。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看起来是自然现象,但这些自然现象的背后往往承载着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承载着诗人个性化的生命体悟。如一提古诗中的“月”,我们脑海里跳出的是“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再如“竹”,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古诗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意象:明月、夕阳、大雁、游鱼、芳草、枫树。
“枫叶”这一意象,并非张继的专利,在白居易、张若虚、杜甫的诗中都曾出现过,《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写出了白居易内心的落寞,《春江花月夜中》“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写出了张若虚的万古惆怅,《秋兴八首》中“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承载杜甫心中的惆怅、肃杀与寂寞。枫树、枫林、枫叶在古诗中已经成了愁绪、忧伤的化身。《枫桥夜泊》整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愁绪,因此将“枫桥”解释为江边的枫树,就与白居易张若虚,杜甫的枫树是一脉相承的,“枫树”所表达渲染的就是诗人内在的一种愁绪,这就是诗解诗。以诗解诗,我们才能领悟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独特的心情。如果用科学考据的方式来读诗,往往就会忽略诗中现象背后的人,忽略人的心情和人的愿望,这样读诗,诗也就失去了诗味。
当然,《枫桥夜泊》中的愁绪不仅仅体现在枫桥这一意象上,诗中的“月落”“乌啼”“霜天”“渔火”都在表现愁。
二、夜半之钟声,文化之长河
《枫桥夜泊》能够流传至今,甚至流传到东南亚,走进日本的教科书,不只是“江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文化意象:钟声。
文化具有时间属性,对文学意象的理解,必须放在时间的长河中,体味文化的时间性,文化的时间艺术性。钟声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放入时间的长河中,我们从历代的钟声中都听到了什么?钟声又给我们传递什么?将一首诗放到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对一首诗的理解就变得多样。解读张继的《枫桥夜泊》,不从失眠的晚上讲起,王老师建议,从“现在这个时候”作为切入点,因为“现在这个时候”最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最容易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联系陈小奇优美的歌曲《涛声依旧》中“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歌词中“流连的钟声”跟“无眠”连在一起,表达的就是一种愁绪。
陈小奇的钟声来自何处?沿时间的河流向上追溯,300多年前,清朝的王士祯在《夜雨题寒山寺》中写过等待了十年的钟声:“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夜半钟”;600多年前,明朝的高启《泊枫桥》中“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800多年前,陆游的《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陆游七年前曾到过寒山寺和枫桥,7年后依然想听寒山寺传来的夜半的钟声。如果引导学生沿时间的河流逆流而上,引导他们学习古诗中的钟声,学生就会发问:诗人为什么喜欢写钟声?并且喜欢写夜半的钟声?学生的这种思考和学习的状态,王老师称之为愤悱的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将钟声放到时间的河流中,学生才会切入到这首诗的精髓和灵魂,体味到钟声的内涵和魅力。张继在写《枫桥夜泊》时,虽然写的是他个人的体验,但经过时间的长河的冲洗之后,这半夜的钟声也成了陆游的体验,高启的体验,王士祯的体验,陈小奇的体验,乃至现在所有读者的体验,钟声成了一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枫桥夜泊》流传至今,不是因为它抒写了愁绪,而是因为诗中回响着独特的钟声,这钟声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情感共鸣,如此空灵,如此幽远。要让学生理解《枫桥夜泊》,就要帮助学生走近钟声,贴近钟声,融入钟声。
如何让学生领会寒山寺的钟声,就要找到契合儿童心灵共振的那个点,王老师启发学生,当张继被“月落”“乌啼”“霜天”“渔火”“江枫”愁得无眠的时候,他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这钟声穿枫林,贴着水面,到了张继的客船上,钟声仿佛对张继说些什么?老师的这一问题激发起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写出了精彩的答案。
张继啊张继,不要觉得孤独,天地间万物虽若有若无,但现在有钟声与你作伴,有何可愁的呢?放下一切不开心之事,放下人情的冷,放下不应有的愁与仇,心静自然凉。
张继啊张继,不要担心,不要害怕,你那孤寂的心情,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明白,你那思乡的情感,也许只有我这钟声能体会,那么就让我来陪伴你吧。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产生如此的丰富与想象,写出钟声的知冷知热,写出钟声的款款深情,源于王崧舟老师正确的引导,讲一首诗中的钟声,不只局限于一首诗,而是放在时间的河流中,让学生欣赏体会不同诗人笔下钟声的内涵,学生品味的多了,就会自然地将诸位大家笔下的钟声化为自己心中的钟声,从而由笔端流淌出优美的文字。王老师的这种教法,其实就是新课程中的群文阅读法,打破孤立单一的阅读方式 ,将体现同一主题或同一关键词的诗串起,能够让师生的阅读视野更开阔,思考角度更多样,立意更高远。
张继《枫桥夜泊》妙就妙在没有点破自己的情感,诗中的钟声是寺庙里的钟声,它提醒修行的人,你要精进,不能懈怠,不断地跟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做斗争,这样最终才能可踏上觉悟之路。希望听到钟声的所有众生都能够明心见性,都能够解脱自身。学生对钟声的解读与钟声的内涵特别贴近 ,学生就成了钟声的知音,张继的知音,中国文化的知音。
三、伯牙绝弦痛失挚友,高山流水难觅知音
“高山流水”已成为中国文化中“知音”的代表,它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知音文化要从“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开始,进入到时间的长河中,了解那个精神高贵的人,了解文化背后的文化。伯牙和子期关系很好,子期去世之后,伯牙祭拜哀悼就可以了,为什么要把一把好好的古琴给摔断呢?并且终身不复鼓,学生难以理解。这时要启发学生理解高山流水,高山本是海拔意义上的高山,流水本是自然意义上的流水,但是当高山和流水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便不是简单的山与水。“高山流水”称为知音文化,而“清风明月”不能称为知音文化,这是因为在文化背后还有文化,高山指的是泰山,流水指的是长江黄河,这样高山流水成了知音文化的显性符号。
钟子期听伯牙鼓琴,伯牙用琴声奏高山,钟子期悟“峨峨兮若泰山”,这里的泰山,不是因为海拔高,而是因为文化的高度,泰山代表着封禅文化,五岳独尊。因为泰山文化,孔子才会说“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才会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钟子期听懂的恰恰是伯牙像泰山一样高远的志向。“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听懂的是伯牙像流水一样的高远志向。““伯牙绝弦”的故事是从《吕氏春秋·本味》开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古诗十九首》中“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陶渊明《咏贫士其一》“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鲍照《月下登楼连句》“嗽玉延幽性,攀桂藉知音”都是对知音难觅的描写。
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知音不易得,抚剑增感慨”,欧阳修《玉楼春》“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王冕《客边其二》“知音无处问,冷落七弦琴”也是对知音文化的写照。
知音文化,既是古典文化,又是现代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张继的钟声,伯牙的琴声,都在呼唤文化意义、精神意义上的知音。而从根本上讲,要成为别人的知音,首先得成为自己生命的知音。当我们成为自己生命之音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成为语文的知音,文化的知音。
臊子面吃完,我的精神大餐也享受完毕。本节课体悟有四:
第一,读诗,要以诗解诗,这样才能读出诗味。
第二,读诗,要体味诗中的意象,领悟意象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第三,讲诗,提倡群文阅读,本课中列举了枫桥群诗、钟声群诗,知音群诗。不仅方便学生理解原诗,而且推动学生联想想象,生成新的知识。
第四,讲诗,讲究融会贯通,不只是整理专题,而且要打通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