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觉得,人生阅历越是丰富,内心越是需要简简单单。
大周末,本来我是计划好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先前给自己定下的任务目标。比如周六早上,我要写完一篇稿子,中午午休,下午看书,晚上和朋友出去吃饭。
原本觉得计划妥当,结果早上坐在桌前,我并没有立马投身写稿,反而在忙其他各种各样的事。打开电脑,发现需要一个键盘,于是上网挑选一个适合打字的键盘,光选键盘这件事,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选完键盘顺便保存图片,上微信问问内行朋友意见,在等待朋友回复期间我又翘着二郎腿刷了半小时的朋友圈。完了还是没等到朋友的回复,内心有点郁闷,觉得起了个大早于是起身去泡杯绿茶,煮个鸡蛋,顺带把衣服洗了。磨蹭之中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当我决心静下来好好构思稿件的时候,朋友的消息来了。
我这种人最见不得消息没有及时回复,于是又和朋友关于“如何选一个性价比更高的键盘”这件小事侃了将近一小时。当我退出微信准备好好写稿的时候发现时针已经指向11点。这时我开始思考中午该吃什么了,差不多要准备午饭了,反正到中午吃饭也写不出一篇稿嘛,索性下午再开始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把早上的主要任务又推到了下午去完成,计划完全被打乱。
看似周末早起,做了很多件事,过得相当“充足”,但真正的核心事件却一点也没开始。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这样,明明决定好在哪个时间段做哪件事,完成的结果却出乎意料的差。归根结底,是我们把自己的生活复杂化了。
时间越是充裕,周围干扰的信息越多,自由度越大,你越是不能专心致志的做好一件事。
身边有个朋友,在工作和生活压力重大的那些年,决定过极简主义的生活。她把出租屋的家当里里外外给清理了一遍:没用的包包、闲置的衣服全部捐给贫穷地区;还有她毕业那年到处穷游淘来的当地纪念品,也忍痛割爱送给了亲戚朋友。她的屋里,只剩下些生活必需品,其余不需要的、没必要的摆设你绝不会见到。
有一次去她家,一开门就被她四面惨白的墙给震慑住。连招呼客人喝水的杯子都是她平时喝水的那一个。我说,你一个女孩子不打算把墙涂成粉红色或者橘色吗,再不济在墙上挂些画,在家里摆些鲜花也好啊。她连连摆手,一副过来人的样子道:“费那些事干嘛,我知道自己的性格,一旦眼前的干扰物多了起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被分散,那样我没办法在家里干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我还想在休息的时候多看几本书、几部电影呢。”其实我知道她的个性,十足的文艺女青年。确实她这样做,把她的那些闲散时光统统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不仅如此,她还把朋友圈入口关闭,一星期开一次,一周只给自己集中一小时的刷圈时间。每天的微信消息,除非紧要事件需立马回复,其余聊天消息一概推到晚上睡前。
她说,生活的方式简单点,对没必要、不打紧、关联性不大的人事物统统抛开,这样才能更专注的面对自己,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她的话无不道理。挺多人没有意识到一点,觉得自己每天在和外界打交道,感受着网络时代讯息的无孔不入,享受着与他人发生关联的便捷性,认为这就是充实的人生。其实这是作茧自缚的复杂人生。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99%其实是与他人无关的。既然无关,那就应该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留给与自己紧密相关的事物上。
那就是把生活方式变得简单无可替代。把繁琐的表象剔除,把多余的交往去掉,留下重点的本质,把时间留给有意义的事。
当然,极简主义不仅仅是将生活中多余的物品清除,留下必需品这么简单。我们常说“断舍离”,不是一句空口号,而要懂得知行合一。
那如何砍断不必要的外界联系,还给自己一个简单、有意义的人生呢?小编有一些不中肯的观点可供参考。
1.“内部环境”的净化。这里的内部环境是指内心和思维方式。有时候我们常说,“你这是在庸人自扰,作茧自缚!”其实就是我们想问题的方式过于复杂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复杂的问题的难度化,这不会活得很累么?人体系统每天都在自动清除体内垃圾,力求在人体机能中得到一个健康的平衡状态,何况是每天要思考那么多东西的大脑,更应该定时清理,让思维和心绪简单化。
有强迫症倾向的人,假如他明天没什么事干,他就可能睡到自然醒;如果第二天有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他早起,好了,他会失眠一整晚或者生物钟提前,闹钟还没响就自然醒,然后怎么都睡不着了。我就是这样。有时候过分看重一件事情,会让思维紧绷,脑子胡思乱想,萌发许多该有不该有的问题。
我们不妨看问题的方式简单点。面对每一个发生的问题,用尽全力去解决,剩下的交给时间,不必要想太多。
2.“外部环境”的净化。就如上面提到的朋友,将自己所在的空间环境尽量简化,在生活上学会“断舍离”。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舒适自在的状态。分散专注力的干扰物去掉了,人生自然就剩下最重点的部分,这样简洁的生活,更有利于个性的发挥。
乔布斯的黑毛衣、牛仔裤加白球鞋就是典型的简单装扮。每天一睁眼他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了,他必须在其它除了“苹果”以外的方面简单再简单,才能把生活的重心焦点集中在牛逼哄哄的研发上。
其次,像刷朋友圈、人际交往、耐不住寂寞的吃吃喝喝,其实都是一种浪费。也许你会说,时间就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没错。但假如生活早就像一团线一样糟乱失去重心,那就应该抛弃那些纸醉金迷的表象困扰,从简出发,找回自己。
身边有一位很爱刷朋友圈的朋友。每次刷朋友圈,总会陷在“别人的生活为什么那么美好”的感慨中,然后反观自己的生活,像狗屎一样不堪入目。然后陷入无法自拔的低迷期。有一次他问我,为什么别人的生活总是闪闪发光,自己的人生却止步不前?我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我说,你试试把朋友圈入口关闭一阵子。
他坚持了三天,忍不住又给开了,又是一边刷着他人的人生,一边数落自己的人生。只是有一瞬间我竟有点同情他。
其实,有些成功的人生,不在于创造了什么,而在于发现了什么。虽无法全盘复制你的成功,但我有能力简化自己的人生:将生命中的糟粕剔除,将精华留下,这不也是一种出众的、成功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