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

如果串联前面介绍的各种工具,框架,进行一个完整的教练过程,埃里克森提供一个教练之箭的框架,让教练过程有迹可循,教练更多是修炼自己,如果你愿意,可以尝试。

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_第1张图片
自己画的

前情回顾

经过前面的几篇文章介绍,埃里克森教练体系的框架,流程都有所涉猎,总体而言,可以这样来看。

  • 框架:内化,在头脑中有,教练过程中检验。
    • 成果框架
    • 五大原则
    • 教练之箭
  • 工具:教练对话中使用,嵌入框架中
    • 4个计划性问题
    • 亲和小工具(如道出目的,请求许可)
    • 逻辑层次
    • VBSI
  • 流程
    • 逻辑层次

不多不少也还是有了这么多东西了,并不知道教练过程中如何使用。教练之箭是这样一个框架,让教练对话有迹可循,有的放矢。

埃里克森 忠哥 供图

教练之箭

可以说教练之箭是埃里克森教练体系有别于其他教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初学教练容易陷入的各种问题,都会在教练之箭的帮助下得到改善。可以说,教练是教练流程的专家,而不是业务的专家,教练之所以可以跨行业,跨领域去做,也是因为秉承了中正的教练位置。正如伽利略所说,

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_第2张图片
头像网上找的,字我加的

教练之箭把教练谈话分为几个部分:

  • 亲和
    从亲和开始,打开心扉,为双方进入深层次连接建立基础。从练习的体会来看,亲和也有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比如星巴克就不那么适合。相对比较安静容易进入状态,不太容易分心。这是外部环境,然后才开始进入谈话。亲和体现在语言上,确实需要多加练习:
    今天你想聊点啥?可能不是特别合适。
    如果今天的谈话能支持到你,你希望的最好成果会是什么?相对温和点。

  • 合约
    合约就是双方约定本次谈话的成果,最初老师介绍说拿成果一般是6-7分钟,也有很长的。就比较好奇,怎么会那么久,今天谈点啥,咱们掰扯掰扯就不完了吗?
    原因就在域,通常客户想要的东西,都在他的问题背后,不想上班,可能是因为成长焦虑。不知道如何做决定,可能愿景不清晰等等。教练需要非常清楚当前的谈话处于什么阶段。如果在后面的环节意识到合约可能改变,需要及时提出来。

我们有30分钟的时间,在本次约谈结束的时候,你想带走的最好成果会是什么?

  • 成果框架
    成果框架在这里用于对合约进行检验,是否积极正向,是否可控,是否符合SMART原则,是否系统平衡。并在最后确认合约,xxx,这是你想要的吗?

为什么它对你那么重要?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怎么知道你已经得到了?

  • 创造体验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部分,有些研究表明,人类的想象和真正参与,体验无异。就是说当我想吃西瓜,想象着自己吃了西瓜,和真正吃了西瓜,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正如望梅止渴的功效。创造体验会用到假如框架,逻辑层次等内容,目的是让客户进入他真正想要的体验,认真去感受那个体验。并以终为始,带着这种体验回到现在,指导现在。

你可以如何得到?

  • 行动计划
    有了以终为始的指导,需要落到实处,有具体的行动计划,这个过程也非常关键,否则只有停留在幻想中。行动计划也需要通过成果框架来验证。如果这事需要别人先改变,环境先改变,那就不可控,如果这个行动没有具体的期限,没有可测量的目标,那也无法真正执行。

你的行动步骤是什么?你如何承诺自己会按计划进行?

  • 询问价值

这次教练对你的价值是什么

  • 嘉许
    对客户愿意付出

谢谢你

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_第3张图片
埃里克森 忠哥 供图

WWWEBI

What worked well……?Even better if……?
有哪个是做的比较好的?如果xxx会更好?
对于这点,个人的理解和教练五大原则类似,多数人天性更容易看到缺点,而对优点熟视无睹。学习WWWEBI之前,曾经和小孩尝试过,每天睡觉前想一下今天做了哪10件比较好的事,一开始一件都想不起来,慢慢的就越来越多。所以老师的建议是3个好的,1个不太好的。当我们更加聚集于好的方面,会发现事情慢慢就改变了,因为我们会更专注。

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_第4张图片
http://c2.biketo.com/d/file/product/bikes/news/2015-06-25/db3122dc26276832f8d7422d711f74ae.jpg

心得体会

为什么会提到所谓流程的魔力,在于敏捷学习和推广过程中,常常会遇见,还没学会骑车之前,先把车轮子改成方形,结果骑不了,就怪车不行(来自lisa的公众号)。敏捷推行不了,就怪敏捷不好,对此深有体会(敏捷在我手上做过的修改版本不下10个)。比如自己曾经对敏捷(敏捷和scrum长期在我心里是同一个意思)这么看,先来5个价值观,太虚,干掉,3大支柱(透明,检视,改进),什么鬼,太花时间,干掉,scrum master?干嘛的,项目经理兼了,忙不过来就让实习生顶顶,专注于5个事件,具有个人特色的敏捷流程就有了,洋洋得意之余,开始责怪会议太多,计划会每个迭代都开?太墨迹了,回顾会就是吃零食吗?不能忍,干掉,站会不错,15分钟太短,加长,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得出结论,我跟你说啊,敏捷这事不靠谱,老外就爱整事,不符合国情,你看看国内哪有真的成功敏捷公司,人员素质要求还高,咱们团队目前不适合,巴拉巴拉……。
也许敏捷真的不适合,可是如果不是空杯心态,多少也决定了最后的结果。流程的力量可以认为是一个训练体系。一个流程具体做法往往是长久以来沉淀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流程背后的东西。

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练之箭—感受流程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