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之脑力(四化)day9

2.3【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7月25日“崔律精时力之四化”系列第2.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制作一份备忘式清单。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因为清单的原理是 把原本占用大脑的空间的事情存储到清单系统之中。用清单来记录和管理,让大脑有更多的空间来进行更有价值的思考。  大脑不擅长记忆。所以要把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写到清单里,并对清单进行管理。

备忘式清单是清单的基础用法,防止遗忘。

备忘式清单(将来)和核查式清单(现在)的对比,两者共通点是,两者都是清单,都具备清单特性。两者不同点,核查式清单侧重于打钩确认的——通常一定要做,比如日清单 。备忘式清单侧重于收集——未必必须做,比如待办事项。

备忘式要写下来,定期回顾,它扮演的是生活的调味剂的角色。

备忘式清单可以应用于批量处理的任务,比如列一购书清单(同类事情批量处理预防被“事件”切碎)、出行准备清单;它也可以应用于引导和激励,比如休闲和学习清单、微梦想清单;

列清单的注意事项:清单并非越多越好,深有体会。清单是用来打钩或删除的,今天听完课,把之前完成的心愿已经删除,但看过的电影没有删除,这个打算周期性写一些影评。

清单化的过程可以利用P(计划)D(执行)C(检查)A(调整)来优化。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将自己常用的APP账号和密码进行统一管理,防止遗忘,缕完一遍,再次收获了高效Todo的同步功能的重要性,因为重新确认账号和密码,没有同步退出了,重新登陆后发现之前的设置全没了,重新登陆时,发现对APP有了一些更新的理解,这是因祸得福嘛。

整理了一下奇妙清单,把之前的清单分类,全部删掉,添加了几个目前适用的清单,比如100个微梦想清单、购书清单、给自己的小奖励(少而精)、贝贝的心愿单、2018年看过的电影等。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体会,第一体会是明白了知其所以然的重要性,之前的情景清单理念开始接触觉得有道理,为什么用不是很明确,后续也没有太多的跟进,所以清单一大堆,反而更乱,最后选择放弃,所以以后面对这样情况正确姿势就是主动去区别哪些灰色区域,搞明白所以然,还有必须实践;第二点体会是把备忘式清单当做一种生活的调味剂,感觉挺不错,不会因为没有完成而愧疚,同时慢慢积累,发现生活中的幸福。

在做清单的过程中还发现自己一个隐蔽的念头,就是常会想用一个工具面面俱到,这样似乎就可以省些时间,其实不然,就拿清单来讲吧,奇妙清单对于那些未来可能做也可能不做的事进行记录与管理,之前使用的分类涉及到生命之花的分类,想通过分类去看看不同板块所涉及的事情,现在看来,这个活更适合交给时间记录来完成。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清单化的实践让我认清了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作用,更明确的来讲,不同工具有不同工具的优势和劣势,那么明确了这些劣势,为什么不能整合一个更大的工具呢?假设想象一个,如果有一天高效Todo和aTimelogger合为一体或者奇妙清单和高效Todo合为一体那将会怎样?

【我的思考】高效Todo和奇妙清单合为一体,可以将高效Todo中的便签用奇妙清单来做。也可以这样理解,奇妙清单来管理备忘事情优于高效Todo里的便签功能。对于用户来讲,我们是为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所以第一选择各取所长,而作为开发者,它们的出发点也许是产品的特色,这就好比不同食物会提供不同的营养一样,也许可以取代但不能整合。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暂无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力管理之脑力(四化)day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