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力量

有一天早上,送儿子上学,又开启了关爱模式,各种指导,儿子似乎在听着,于是,问儿子,明白了吗,“嗯“,完全没有听进去,后来儿子送我一句,”我习惯了嗯“。原来,很多时候,家长的苦口婆心不过是在孩子的心灵表层进行了一厢情愿的喷涂,更多时候,连进入表层的机会都没有,孩子没有去感知。

感知,是一种体验,没有体验,无法去主动想问题,更谈不上成长。

反思以前对孩子的不当行为,直接告诉他怎么做,语气强硬,道理一大堆,孩子成了我们家的机器人,每天被各种指令驱动。可是,他的内心,没有感知到不当行为有何不妥,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机会,甚至长期剥夺孩子感知错误的权力,孩子有限的心思都用在如何应对你的唠叨和暴力,时间一长,形成了“免疫力”。

尝试让儿子去感知,每一次不当行为出现,我不是再去急着纠正,而是先重现,再共情,不经意的问问,聊聊,唤起他的内心,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有什么不妥,让他自己说出来,再让他自己提出解决的办法。

这几天,发现儿子的笑脸多了,喜欢自己做感兴趣的手工,吃饭时掉的东西少了,作业也改善不少。。。我知道,他在慢慢恢复自己的感知能力,不再是冷酷的机器人了,或许是我在放手,放下扼杀孩子灵性的各种暴力唠叨和指责。

就在此刻,在地铁上,他喊我,爸爸,这里有个座位,你坐一下吧。

哦,我感知到小家伙也会关心大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感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