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站酷;文章作者:Seedheart;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尊重原作者劳动成果和权益。
李鲲,曾经担任美国Rolling Stone(滚石杂志)视觉总监,人民日报艺术顾问,艺谷文化产业集团事业部总监,目前任职智享传媒创意总监、今日头条北京房产创意总监。这次访谈持续了两个小时,内容非常丰富,李鲲将从事业部负责人、设计总监以及设计师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他对于新媒体行业,对于设计师的个人成长,对于创作的独特见解和经验。
问题一:如何看待纸媒在新媒体趋势下的发展?
我是05年开始做纸媒,现在他们都死掉了,包括滚石这样的杂志。纸媒的发展是断崖式的,不是递减,原来几千万收入现在可能是几十万,包括党报,我原来还在人民日报做设计总监,他们现在也一样。那时互联网的兴起给纸媒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记得当年的时尚集团还做了电子杂志,但由于移动互联网还没发展起来而处处受限。
(上图为1967年诞生的滚石杂志,见证了整个摇滚乐的历史)
纸媒有现成的编辑部,有时间限制,月刊的话一个月才能出一期,不像移动端那么快速产出,衰落是必定的。现在有些朋友在做高端收藏类的杂志,但一般也会做移动端的产品。像河北都市报就会开一个服务号,把一些作品放在微信上,然后把以前的用户导流到微信上,很快也能到一二十万的粉丝。
但另一方面,微信其实也不是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习惯,现在年轻人都不在微信上阅读。事实上移动端阅读还是一块大市场,因为微信做的不好。
问题二:H5对于设计创作有什么价值或者启发?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哈利波特里面的场景,那个报纸翻开人在那里动,非常有意思,现在我觉得H5就能实现这种场景。H5是天然适合内容创作和电子阅读的。像头条就有一个创作者大会,它鼓励创作者通过H5、APP这类移动技术把自己的创作展现给大家。H5对创作者对设计师都是很好的东西。
11年的时候,我看到移动端很多好玩的东西,当时就在想如果我的设计可以动起来,可以点可以玩那该多好,直到iH5出现才实现了我这个梦想,是我见过的最专业以及给设计师提供的最好的平台,我也非常感谢iH5其实。
现在有些媒体的朋友做轻型的APP,把杂志的内容放到APP里面,有个朋友做军事领域内容的,原来是电子报推送的方式,现在是一个用H5封装的APP,每天更新文章。用H5,可以随时更新,非常方便。刚开始的时候他只有5000个用户,3个月就到5万人。
其实我一直也在期待iH5能有封装成APP的功能,希望能把H5作品集下载到手机上,把杂志和漫画、动画、设计作品、解说做成APP给自己的粉丝去阅读。方便粉丝订阅。
问题三: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对于H5,设计师应该持以怎样的态度?
很多的设计师从传统的设计过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为H5的兴起才没两年。14年开始火爆,15年迅速增长,16年会达到高潮,目前即便是一些年轻的设计师在学校里也是学不到H5技能的,学校没有这类学科,还是学的传统的东西,当他们进入社会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要做H5的时候,是转变不过来的,传播形式跟咱们上学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的传播是那种广播模式,像电视报纸杂志那种,后来互联网出现以后,出现一个互动模式,但由于PC机的限制,所以没有形成真正大规模的互动传播效应。但移动互联网出现了,这个互动传播就会代替原来的广播模式。还有一种窄播模式,像电梯广告、分众这一类,他会定位某些特定的人群,这些人群比如说月薪5000以上、知识分子之类的。
原来的传播是B端思维,广播模式是B端思维,也就是说站在企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企业的历时文化,企业的形象,企业的产品,企业的VI,所有都是以B端为中心的,他的传播是广而告之的,就像大喇叭一样。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广播模式不再受青睐了,现在是互动模式。
互动模式是什么呢,就是跟你交流。现在所有广告要跟用户完成交流才能真正达到传播,而这种交流最好的方式就是H5。头条开屏广告叫做(广播模式),专业板块就是窄播模式,推荐阅读是互动模式,他会推荐你喜欢的内容,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H5。
移动互联网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平台,不仅是视觉上,甚至触觉、听觉、行为,你的所有的感觉,都能调动起来,这是H5能给设计师、给内容创作者带来的机遇。
问题四:内容创作,特别像H5这种形式,其实涉及动画、平面、产品、传播等等不同领域的知识,你是如何把持住不同领域的学习和发挥的呢?
跨界设计师首先要懂市场、懂营销,跨界设计师做的事情是策略行为,不是灵感。我做动漫会做一些简单的形象,非常容易记忆的形象,但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却是不规范的。其实形象简单更容易符号化更容易传播。
专业的动画师看重的不是市场,看重的是“人要有人样猫要有猫样”,画什么要像什么。跨界设计师要从宏观的市场上考虑,再考虑具体的实现,其中符号化传播是设计师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它来源于波普艺术,包括logo海报也是来源于波普艺术。
最早看Flash动画,那时候有三国、超人,韩国的流氓兔,他们为什么能传播,因为故事好,形象可爱。当时就会想,为什么他能形成传播,而中国的不行,所以开始研究品牌营销、传播学。
韩国的动画作品符合三个核心:独特的销售主张、形象、定位,你面对的市场都来源于这三个核心,搞清楚了,才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东西。
我原来也很喜欢做一些非常细节的东西,想一些电影和游戏的原型什么的,但这些东西形不成真正的符号化传播也形不成市场需求的东西。
最初做设计觉得好看就行,美就可以了,但后来发觉没有创意的东西不行,没有灵魂,所以开始研究创意是怎么形成的,但创意不可能天马星空,必须有策略,所以又要研究策略。
多看国外的东西,韩国的美国的,我看美国的东西是因为滚石的关系,所以我现在很多设计风格也会受美国文化的影响。
现在内地所做的设计还是原来香港所定位的高大上,人家美国是有文化积淀的,像哥特、摇滚也好,但中国没有文化积淀,当时有一个国外的哥特乐队问我: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那么深厚的文化,为什么在音乐上、设计上没有这种感觉。
我想中国有历史断层,把原来的东西全丢掉了,所以还要回头再找出来这些历史的精髓,作为设计师更需要找出这些东西来,这也是我正在努力去做的。
问题五:赫本和影视博物馆案例的创作思考和历程?
客户最原始的需求是进入博物馆,里面全是书,点了以后出来动画。当时有几个朋友做的几版,但是没有通过,我提议不要用场馆,不适合传播,只要做成翻页的书,考究的书的感觉,书翻开以后不是点开播视频,而是要让用户去玩,比如阿凡提的动画,用翻书动画的感觉来展现,手指按下就开始播放,松开就停止。
还有樱木花道,我说不能只是打开电视看视频,要让樱木花道在电视外飞出来,这样有记忆点。我觉得整个创意总结起来就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赫本的例子要更简单一些,因为原本客户给的需求就相对比较完整了,我没有做思路上的创新,只是做了展现形式上创新。原本的需求是想用翻页的展示,每一页就是插画加上对话文案,然后简单的翻页。
比如第一页就是一个小男孩跟售货员聊天然后买甜筒,第二页也是剧情加插画的展示。但这个需求到我这呢,出于个人对作品的要求,就觉得还是要做一些有创新的东西,于是从设计、交互、布局以及故事的叙述形式上做了调整,最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我觉得设计师最重要的是风格把控,我现在对底下设计师的第一要求就是多看。你喜欢什么风格?市场流行什么风格?冯小刚、张艺谋是什么风格?上海滩是什么风格?你先研究风格,研究透了,我让你画一个上海滩风格的,让你设计一个冯小刚感觉的,你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这其实也跟我本身的工作有关,因为你跟客户沟通的时候,你跟他描绘你要做一个什么感觉的东西,当没有呈现出来的时候,客户根本听不懂,他没有画面感的,但如果你要跟她说我要做成上海滩的样子、冯小刚的样子,他一听可能就,哦,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