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的碧海蓝天,其实都在自己心里。

想要的碧海蓝天,其实都在自己心里。_第1张图片

01

早上7:40,项东刚刚被拥挤的人流推上地铁,上班高峰期,挤地铁的人群就像攻城略地的士兵一般,车门一开,蜂拥而入,只为争得一席”立足之地”。为了打卡不迟到,谁都顾不上是否会在车厢里窒息。

在地铁车厢靠近车门口的位置,项东被挤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他艰难的掏出手机翻了翻朋友圈,朋友圈里,有一条他的好友小钰刚不久发出的动态,是一段在大海边录制的小视频。

看着视频里波涛滚滚的海水——清晨时分,海面上悠闲的飘荡着几艘渔船,船上早起捕捞的人正在向大海里撒网,船下的浪潮前仆后继的向沙滩涌来。“涨潮了!”,视频里小钰这样说。

项东又回过头望了望周围拥挤的乘客,有的神色凝重,有的睡眼惺忪,有的若无其事的刷着手机,偶尔有一两个随意的翻弄着最新的成都早报,由于空间狭小,报纸只能卷起来看一小块儿。

这样的视觉对比,让项东陷入了短暂的沉思,因为曾经,在项东心里,一直向往着一望无垠的大海,碧海蓝天的景象。

02

项东今年24岁,出生在四川省一个幽静偏远的小山村。

四川地属中国中西部地区,内陆,内陆地区自然是没有海的,就更别说那偏远的小山村了。

此时,他仿佛能清晰的看到他家乡的那座山,山上稀稀落落的立着的十几户人家,在这其中海拔最高的那一户里,就住着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想到这里,项东淡淡的一笑。

从出生,一直到13岁,项东的生活都很少离开过那座山,偶尔爸妈去较远的地方赶场(赶集)会带上他,可是因为要在蜿蜒的山路上来回折腾一整天的时间,每次都累得走不动路,因此他也就不愿意多去。

他对这座山是那么的熟悉,哪里有条小路,哪里有个山洞,甚至是哪里有个鸟窝,都在他心里一清二楚。

当然,也包括山脚下的那条河,这条河在群山形成的沟壑里,静静的流向远方。

03

第一次对大海产生无尽的向往时,项东已经到县城里去读初中,那一年他13岁。

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在山的那边》,我们找个同学先来朗读一遍。嗯……项东,你来吧!”

项东站起来,用一口极不纯正的普通话一字一句的开始读: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边是什么呢?
妈妈给我说过:海
哦,山那边是海吗?
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
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

读完,项东也开始在心里想,对呀,在这一座座群山包围的那边,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有海吗?

显然,项东没有读懂这首诗。

那一堂语文课,项东也没有听,他一直在望着教室外面的群山瞎想,直到下课铃声想起。

04

“地铁火车南站到了,请从左边车门下车!”

听到地铁播音里报出自己要去站点的名字,项东立马回过神来,赶忙随着簇拥的人流出了车厢。

24岁的项东,已经翻越过很多座山,看了很多的江河湖泊,最远的一次,他走出了中国。也曾在大海的面前,开心的拾起过贝壳,静静的听过海风。

这其间,有很多平淡美好、悲伤痛苦的故事。而他现在,还讲不出来。

他也渐渐明白,初一读的那首诗里隐含的是什么。原来,碧海蓝天,只能存在于我们自己心里。

眼前,还是琐碎的生活和工作,是车水马龙和匆忙的脚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要的碧海蓝天,其实都在自己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