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的宿命,不应该只是个智能“喇叭”而已。音质这东西,智不智能都应该是音箱的核心。
音频行业有个挂在耳边的口头禅,叫“万元以下听个响”。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音频行业对音质的高要求和要想达到好音质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一个20多年前专心捣鼓DIY书架箱、前后级分体功放,到现在已经慢慢“退烧”的人来说,笔者常常一边惊叹于这几年数字音乐和智能音频的飞速发展,一边感叹流行市场上音箱设备的音质水平不可阻挡的“没落”。
早年,每家每户想着投入不菲资金买的家庭影院;到了PC时代,就变成了几百块钱就可以轻松拿走的有源音箱。这两年,随着蓝牙音箱和智能音箱产品的风靡,更多更便宜的产品开始走入百姓家——但随之而来的是这个品类的主流市场产品音质的持续滑坡。说来有趣,厂商愿意在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的操作支持上大做文章,却在一个音箱该有的音质表现上避而不谈。外观是漂亮的,功能是好玩的,体积是小巧的,声音呢?
智能“喇叭”VS 智能音箱:好音质到底从何而来?
上个月在电台做了一期和智能音箱有关的节目,嘉宾是一位资深的音频媒体主编。在节目里,他毫不留情的对直播间现场摆放的几款智能音箱的音质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顶多能算是智能“喇叭”。“喇叭”这一词的意味可就太多了,能发声的都叫“喇叭”,但不是所有发声的“喇叭”都够得上“音箱”该有的音质水准。
时常有人说起音质一事,就会有这样一种表达:我听不出来音质好坏,其实有声就不错了。但其实如果你真把音质好和不好的音箱设备摆在一起,大部分人一耳朵就能听出差异。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听不出好音质”这事儿是不存在的。所以,这是为什么尽管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批量完全不重视音质的智能音箱产品,可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不买单”——他们期待的仍然是可以听到HIFI音质级别的智能音箱。说到底,智能音箱的本质仍然还是音箱。既然是音频设备,音质就应该是摆在产品属性第一位。
有人曾认为类似蓝牙音箱和智能音箱不需要太好的音质,因为传输的音源音质本身就不太好——这种观点在大概两年前就已经被急速进化的数字音频标准给击碎了。譬如,在线音乐平台随处可见的CD级的无损音源,消费者越来越常用的高清语音通话,高保真音源的普及化等等,都进一步要求音箱这样的还音设备提升回放品质,不要成为数字无损传输的“拖油瓶”。因而,类似SONOS这样的传统音频厂商已经开始将高阶的HiFi级设计引入了智能音箱产品中。遗憾的是,已经在智能音箱领域占据大半江山的智能设备制造商们对音质这事儿似乎并不感冒。做着不到百元的“智能音箱”们冲击无比好看的销量数字,却一直在下放智能音箱音质水准的“底线”。
直到华为AI音箱的出现。
HUAWEI Mate 20 发布会现场华为AI音箱的发布桥段
华为AI音箱:软硬兼施造就的“丹拿级”音质
跟随HUAWEI
Mate20一起在华为上海发布会上出现的华为AI音箱,说它是一个发布会的小彩蛋也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新动作也罢,如果你不深究,不过是一家手机厂商切入流行的智能音箱领域的“常规动作”——华为自己之前也有各种蓝牙音箱产品,自家也有HiLink智能家居平台,一切看上去稀松平常顺理成章。但我在其中却发现了一个和其它品牌智能音箱截然不同的细节:华为AI音箱里出现了“丹拿”的影子——要知道,丹拿可是我们这种曾经把玩HiFi设备的人心目中的“绝对大拿”。经典的
Dynaudio Contour 系列中的书架箱款,曾是梦寐以求的听音装备。
目前在售的 Dynaudio Contour 20 书架箱
1977年成立的丹拿,核心理念即为“纯粹原音,如临现场
”,强调对现场的忠实原音重现。而丹拿不仅是一家音箱厂商,同时也是自产扬声器单元的厂商——而正是因为有了自产扬声器的电声技术积累,丹拿可以做到对自家产品音质表现的完整把控。丹拿一向强调中性声音倾向、低失真、少音染和快速的瞬间相应,尤其是瞬间大功率的承载能力,而这也给了丹拿产品表现稳定的高还原度和充沛的瞬间动态表现。大音圈低音单元也是丹拿的拿手产品,可以更好控制振膜运动的大音圈设计,可以强力保证扬声器在更大功率的情况下不失真,从而还原更多的细节……这一切的技术特性,都是完整服务于丹拿品牌所要呈现的“原音质感”。
自产扬声器是丹拿音箱的标志之一
华为AI音箱即是在智能音箱这个“小个子”上加持了丹拿的电声技术。不同于常规的大音箱产品,这款AI音箱需要更多考量家居设计因素,除了需要扬声器电声设计、音箱腔体设计之外,还需要对信号进行特殊处理以增强小扬声器单元的天生桎梏:低频、细节、和瞬间动态响应。华为AI音箱采用了丹拿工艺设计制造的2.25英寸10W全频带扬声器单元,强调振膜前后振幅的一致性以保证低失真和高还原度。而为了在AI音箱的小腔体中也能表达饱满的中低频,音腔中还加入了2×1500mm²的无源低音辐射器,强化小扬声器一般无法企及的低频下潜,实现了在硬件上的升级。
为了避免传统小音箱塑料箱体可能带来的箱震失真,这款AI音箱直接采用了超声波焊接,保证完整的气密性。同时400mL的音腔、支架和结构采用一体化设计,又能够避免连接件在音频工作时产生不必要的谐振影响音质表达。而就这么一个小小的音箱,华为还为其设计了24W的供电功率——要知道某些PC有源书架音箱的单边额定功率不过才15W,以此也为华为AI音箱提供了足够的功率储备,便于在一些瞬间动态场景提供更好的音质表现。
对音频厂商而言,其实往往做小音箱比传统大音箱更难:传统大音箱拥有完整的分频扬声器组合和足够大的箱体,往往凭借这些的合作协同就能表达完整的声场音域。但像智能音箱这样的小腔体,只能塞一个小口径的全频带扬声器进去,即使这个扬声器单体再优秀也无法脱离物理电声原理的桎梏。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是:华为在音频信号预处理的调音细节上“大做文章”。
一方面,华为和丹拿首度联合调音,确保硬指标的还原度;另一方面,依托华为2012实验室数百项声学专利技术和“金耳朵”专家团队,保证音箱音质表现得到专业的验证。比如,为了克服小扬声器单元、小腔体带来的低频、细节、声场问题,华为为其加入了三项音频增强特性:一是增强低频响度的虚拟低音技术;二是令低频加强后可能受到影响的中高频均衡度得到提升的频率补偿技术;三是增强音箱在小音量状态下的听感响度和低频质感的动态响度控制技术。如此一来,凭借完善的扬声器、箱体结构以及前期音频信号的预处理,我们才终于看到了一款敢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将音质表现列为重点方向的AI音箱——而尤为惊喜的是,这部产品的价格只有399元。
当然,身为智能音箱产品,包括声纹识别在内的完善语音语音能力、6MIC的声场定位的拾音特性、HiLink平台连接之下的家居控制以及家居化一体化的外观设计,都已经是当下智能音箱的标配。作为华为第一款在国内主打的智能音箱产品,华为将目光投向了之前智能音箱颇少重视的音质领域,令智能音箱重回“音箱”的核心价值——音质,为行业发展引领了一个明确的风向。想着有一天,我们看待智能音箱的时候,想到的不再是调戏智能音箱讲个笑话,或是没事语音唠嗑。而是可以舒舒服服的用语音点上一首歌,聆听悠扬的旋律……
这,难道不才是音箱的本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