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放式问题到封闭式场景——思维的重要转换

这两天,傅盛的一篇演讲,让我心潮澎湃。

演讲的题目是《怎样做一个创业公司的CEO》,里面提到探索性问题与工程性问题是难度截然不同的两个问题。比如:做出第一个原子弹就属于探索性问题,后来一些国家再做出的原子弹就属于工程性问题。这两者的难度之所以不一样,就是因为探索性问题太自由了,没有路径,是开放式的。而工程性问题是有目标和方向的,是封闭式的。

把这两个问题用到创业上面,就能显示出CEO的本领,那就是把一个开放式问题,变成一个封闭式的场景思考。

例如:

把猎豹移动做成一个全球最优秀的互联网公司,这就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而把猎豹移动做成一个全球移动端的360,并开发出猎豹清理大师这款核心产品,就是一个封闭式问题。

如此,就能把原本一个很宽泛、很自由的问题,梳理成为一个简单可行的目标。

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了如果把一个开放式问题转换成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则会使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巨大提升。

那么这种思维的转换应该如何应用呢?

我从4月1日开始写微信公众号,刚开始确实搞不清微信公众号的写作方向,但是自己明白肯定是要写有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东西,但现在看一下,就能知道这明显是一个开放式问题。

在我写了7篇之后,结合傅盛的演讲,突然让我了有了一些想法,那就是要把我刚开始的开放式问题,转换成一个封闭式问题。

个人成长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如何成长?在哪方面成长?成长的具体方法,最后的目标是什么?这就形成了一个封闭式问题。

于是,我梳理出了个人成长的三个必备技能:

写作、英语、投资。

此外,我还要自学一种编程语言:Ruby On Rails

现在梳理一下如何把这几个开放式问题转换成封闭式问题。

关于写作:如果光想着写,也是一个开放式问题,因为不知道具体写什么?每天就会持笔而不动。

于是自己设立了一个封闭式的场景:

每一天我都必须要复盘和总结一下,而因为自己的脑子不够用,所以必须通过写(输出)才能让自己思考,所以思考和复盘才是我每天的目标,写只是成了一种激发脑活力、记录思考过程以及复盘的工具。

于是呢,关于写,我的封闭式问题就是:每日的思考与复盘。

关于英语:很多人都想学习英语,也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是并不清楚需要学到什么程度,以后要有什么用处,出国使用?交流使用?工作使用?场景太多,所以脑子里对这个开放式问题无法产生具体的回应。

我是这样转换的,我发现笑来老师的思维体系里很多的思想精髓都有着一些大师的身影,比如查理芒格、比如文森特·鲁吉罗。于是我找到《穷查理宝典》、《Beyond Feelings》、还有《动物庄园》等,却发现中文译本在理解上有一些偏差,那我想能不能尝试着去读英文原版呢?

于是呢,我把学习英语的问题转换为:只是想阅读经典原版英文书籍,开拓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样呢,封闭式场景就是:只需要找到一本英文原版书,每日看一段,慢慢啃就好。

关于投资:投资这个词,太过于开放,投资什么?怎么投资?但是在习得笑来老师关于定投的思路后,我转换出了一个具体的封闭式场景。

首先我给自己的规划是迟早要辞去公职的,辞去之后就会失去单位缴纳各种保险的待遇。那么如何给自己和家人年老以后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

于是我决定每月定投美股,期限至少是30年。从目前的收益看,1月开始,到目前的收益综合超过了15%。如果不计划30年,中途很可能就会被一时的收益波动而干扰,想好了至少30年,才能跨越牛熊,与伟大的公司一起获得真正的成长。

于是呢,也会倒逼自己学习看财务报表、学习英语、学习了解伟大公司的诞生与消亡。

最后,关于投资的封闭式问题就很简单了:每月定投美股,给自己和家人一个可靠的未来。

关于编程:自己真的是一个编程小白,学习编程就是想了解一下电脑的思维,要知道电脑可是有人类最聪明的几个人发明出来的,电脑的工作原理集成了最聪明的人的方法论啊,但是一是年龄这么大,二是对以后纯粹是未知,如果光想了解编程势必太过于开放,最终不了了之。

于是我把学习编程的封闭式问题转换成我只是想设计一款自己用的方便的小程序。

经过这样,由开放式问题转换成封闭式问题,就能让自己知道目标、方向、如何一步一步的行动。

所以呢,今后此微信公众账号的文章可能会更多的记录我对以上几个方面在学习、认知、思考过程中得到的点点滴滴。在这期间,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欢迎与我一起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开放式问题到封闭式场景——思维的重要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