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5你的独角戏

7:12pm-8:30pm 墨村

前一秒,眼眶还湿润了,抽了一张纸巾,试图抹掉快要掉出来的豆子,不敢开口说话,因为怕哽咽。看完韩寒在上海音乐厅的演讲视频,最后的最后,被情景带入,莫名的感动。例假来的第二天,浑身都是酸痛肿胀,不禁感慨随着年纪的递增,身体的任何症状都不会说谎,比我们的思想和心都要诚实许多。

我不是典型的90后青少年,我没有看过韩寒的任何一本书,看过一本,但却忘记了书名。我也没有看过郭敬明的任何一本书,唯一一本被好奇心驱使看的就是《悲伤逆流成河》,每次提到这两个人,我都没有任何反应,时常觉得自己很不入流。

但《后会无期》则是在上映的第二天早晨,一个人跑去电影院看完。那时一个人去重庆,回乡探亲。偌大电影院,选了正中的位置,看完竟也几度鼻酸。只记得看电影的那天,重庆下雨了,电影结束后,心情一直特别低落,想起很多人很多事,想起与那么多人的后会无期。现在依然觉得,和很多人的相识都是后会无期,甚至都不会有相会。

听别人口述自己取得的成就是一件特别欣慰的事,所有的荣耀都在不经意间说出口,像吐一口烟圈,随风散去。对于心怀理想主义的人始终充满敬意,甚至想到他们时都会抬头挺胸,摆正自己的位置。一群理想主义的人在一起做梦的感觉真美。身边的朋友们大多都不是文艺青年,朴素现实,相比之下,自己好像显地做作矫情了一些,大概是心里还有一点点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的沙子捧在手中,从指缝中流走,只剩下掌心那一捧,如果洒上几滴水,或许沙子就可以抱团在一起了。去哪里找这几滴水,等下雨还是找水井,还是双手放在别人的眼前去暗示?

看韩寒在台上一个人演说,也想起罗永浩独身一人的演讲,那么多人爱他们,因为每一次都会被无形的力量鼓舞。你我皆凡人,鸡汤喝饱还是会饿,所以只能一碗接一碗地喝,直到自己知道了配方,不再需要。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Karen口中的Lovely Day,以至于拍天空,涂鸦和小花都不用滤镜,心情会立马被治愈。趁着午休的一小时,我也乐此不疲地回家做了乌冬面吃,超市的大米还没有打对折。新尝试的葡萄切片很好吃,培根芝士Pizza包也还不错,逛超市成为逃避写作业拖延的另一个出口。每次尝试新鲜事物都需要承担巨大风险,所以一般情况下,偏向选择熟悉的品牌,熟悉的口味。

此刻,想起了遗落在大学宿舍楼底下的自行车,算下来也是有7年了。前后一个红色一个蓝色轱辘轴,车篮换了数次,刹车修过数次,轮胎换过数次,但是依旧舍不得。车子还是央求亲爹从家里运到学校,如果不是最后离校行李过多,我一定会坚持让爹再装回去的。可能现在车子已经被卖了吧。乘车而去时,我就知道从此再也不会拥有某一样心爱的东西了。被迫自动放弃的人和物,都是事后再某个时刻用来怀念的。

因为对旧物的依依不舍,至今的日记本,笔记本,信件通通都保留了下来,想起来时区翻阅,惊觉现在的想法在年少时已经有了雏形,追根溯源,像解一个关于自己人生的方程,会有几个解呢?一个,两个,还是无解。

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密切会源于什么,想起恋爱一开始的热火朝天,想起始于爱的讨论而认识的林同学,想起因网红留下评论的汪同学,想起因随机坐下组成搭档的Sumi,想起因雅思学习而后一起来到墨村的邵同学,这几个人都是在毕业后,新认识的人,因为懒,因为不再愿意把过去的历史再翻箱倒柜地复述,几年时间里,我都没有主动去认识朋友,甚至是去社交。因为时间仓促,我们无法像初中高中那会儿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度过一天又一天的烂漫时光,那个而后被我们称之为青春的岁月。

赐予我梦境,也很快赐予我清醒。想起这些是因为,周二那天,和一个同学聊天,说起这学期作业颇多,一直赶DUE,我说回墨村这么久,几乎都没怎么去过City,她反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你没有什么朋友吗?”不记得我回答了什么,但是引开了话题。我好像是没有朋友的。现在下课后,我还是一个人背着包走出教室,遇到熟识的同学,搭上几句话,寒暄一下,然后回家。在国外,SOCIAL成为一种非常基本的生存技能,偏偏我不擅长。

平日里不会感到孤独,大部分时候是享受一个人的。像是修炼,修炼成精。担心遇上一个能聊的人,然后产生重度依赖,一发不可收,想着有些煎熬,徘徊,犹豫又要再经历一遍,我就退缩了,懦弱的人。

自在如风的少年,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自在如风。两个人时,她就成了少女,然而她不喜欢如此。

韩寒的独角戏背后有着无数人的支持,哪怕是一个人的戏台,台下依然有着关注和掌声。总有人为你的表演买票,为你的青春买单。

继续表演吧。

                                                                                                                    BY DUAN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6.4.15你的独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