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说天下】快与慢的商业辩证法

这是一个奔跑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喘息的时代。不过,今天我要说的不是经营者的顾影自怜,而是对于商业生态的另一个认知视角。如今的商业思维,强调唯快不破,但是我们在运营实践中往往发现,并不是这样,商业模式的建构和验证快不起来,社群建构经营快不起来,企业奔跑了一阵也必须停下调整态势,这是运营面上的快慢问题。从用户角度来反推,针对便捷这个痛点的商业模式,往往转瞬间进入红海血战,做慢生意,又很难换得理想的现金和流量数据。这是模式起点上的快慢问题。

那么,到底什么是快,什么是慢?何时能快该快,何时能慢该慢?目前多数的商业研究,对于这方面只能做到列举法,比如告诉我们某家企业几个月完成了几轮融资,或者雷军做小米社群花了多长时间等等。那么,这些个案到底具备多少普适性?

黑格尔说过这么一句话,“既然两个对立面每一个都在自身那里包含着另一个,没有这一方也就不可能设想另一方,那么,其结果就是:这些规定,单独看来都没有真理,唯有它们的统一才有真理。这是对它们的真正的、辩证的看法,也是它们的真正的结果。”快慢,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相互孕育的过程,快是慢的积累,慢是快的调节与沉淀。企业端是这样,用户端也是这样。

在经营层面,有一对深刻的主要矛盾,就是客观要素的变动与主观认知及跟进决策的错位与对位。那么这个错位与对位的过程,就是快慢节奏变化的成因。当客观要素发生重大变化,主观认知的跟进调查、研判、调整部署过程,必然要放慢节奏。完成调整,而客观要素尚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个时候必须要快,在这一轮的相对静止期完成相应的战略发展规划。但是在这个推进过程中,同样有可能快慢交替,之前蓄积的势能不足,主观判断不够细致到位,竞争对手的战术变化,都会导致一个战术调整期,这个调整导致的慢,是为了下一轮突破的更准更快更有力。

而在用户需求这一头,基本生活需求与精神需求也不是线性提升的,所谓吃饱了开始想得多。换句话说,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度是一个变量,今天吃馒头吃饱了,感觉很爽,过两天发现人家吃上水果、包子、麻辣烫了,又有了新的不满与追求。技术进步也会导致这个过程,老三大件有了,突然蹦出新三大件。原来打电话叫外卖挺方便了,现在发现弄个APP不但交易时间同样快,选择余地一下子多了纪实甚至几百倍。精神层面呢,有了电视看,发现外头流行旅游了,原本喝咖啡能装逼,现在非要自我流放才行。外因导致认知变化,认知变化导致痛点刚需的变化,需求变化导致消费行为指向变化。这就是商业机会的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马上说天下】快与慢的商业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