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和一位朋友坐在她家的客厅聊天,她九岁的儿子虎虎就坐在地板上,捣鼓着电源开关小灯泡之类的电子元件,试图完成一次电路组装任务。
天气炎热,空调又不能正常工作,虎虎的额头不停地掉下汗滴。
尝试了两次,虎虎都没能完成,于是向妈妈求助。
妈妈说,如果我帮助你,你的任务就结束了,如果我不参与,你还可以继续实验。
虎虎于是取消了求助,自己到洗手间洗了把脸,继续着自己的探索。
一次又一次,试错、纠错、调整、重新实验,终于,不同位置上的小灯泡能听话的亮起和熄灭了。
虎虎独立完成了挑战,高兴的跳了起来。
朋友说,在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上,最有效的办法是“试错”,如果一开始你就告诉了孩子正确的做法,孩子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反而限制了孩子原本无限可能的思路。
把原本的无限可能,变成一个不容置疑的定论,实在是一件无趣的事。
02
在大部分学校,实验课的流程是这样的:
实验课前,老师一再强调预习,所谓的预习,是把书本上的实验过程从头看到尾,每个注意事项更是要烂熟于心。
在学生动手之前,老师还要进行标准的演示实验,这个过程相当于是手把手的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应该这样做。
全班的实验现象一致,最后验证了一个高度统一的结论。
一个探究实验,从始到终熟门熟路的感觉,结果毫无悬疑的“大获成功”。
这种实验,其实只是经验的强行推广,过多理性的灌输,磨灭了孩子对未知的好奇心,限制了孩子的拓展空间。
而好的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感性认知,重视孩子的直觉,引导孩子从自身的感觉出发,勇于探索,敢于试错。
03
忘记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了,我们的科学老师手里拿着一个三角瓶走进教室,她把三角瓶递到第一排的一个男生鼻子跟前,让他闻一闻里面透明的液体有没有味。
那个同学深深吸了一鼻子,大声说,有香味!
老师有些惊讶,不相信的把三角瓶放到自己鼻子下闻了闻,没有说话。
然后,她把瓶子递给了另外一个女生,让她闻。
这个女生接过瓶子放到自己鼻子下面,细细嗅了嗅,肯定地说,没有味!
明明有香味!第一个男同学站起来争辩,老师,她一定感冒了!她的鼻子闻不到!
女同学说,我没有感冒,就是没有味!
同学们哗然,都对三角瓶里的液体气味产生兴趣,大家把手举得高高的,纷纷要求献上自己的鼻子进行鉴定。
老师于是让大家把三角瓶传下去。
无味!一个同学答。
无味!又一个同学答。
无味!......
终于,有了不同的声音,有味!一个男生说,
第一个学生有了同党,立即响应,说,就是有味!很浓的香味!
可是,那个男生却说,不,不是香味,我闻到了大蒜的味道!
一片哗然中突然一片静,豁然间,一切都明白了,然后,大家哄堂大笑。
香味和大蒜的气味都是来自于拿瓶子人的手。
04
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小学同学聚会,许多人已经对面不识君了,但是,当我们坐在一起,不知谁先提起这节课,记忆立即复苏了。
我们都感谢我们的科学老师,假如她一开始就告诉我们瓶子里装的是无色无味的水,那么,我们的嗅觉将失去一次多么投入的探索之旅。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焦虑了。
大家恨不得把所有的课本知识都打包成一粒粒高浓度的胶囊,精准的喂服给我们的孩子,直接把我们的孩子送往知识宝塔的最顶尖。
这个捷径,其实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最好的教育,不是输送,而是启发;不是把你认为对的灌输给孩子,而是重视孩子错的感觉,让孩子保持内心的热切,去主动求证。
错误往往来自于自身的体验,正确来自于别人的声音,行动,永远被语言更让人印象深刻。
05
浏览网页看到一篇文章,作者的话真的说到了我心里,文章题目叫《最好的教育是不讲理》。
作者认为,不管是哪门课,都应该先让孩子积累感性认知,自己试错。
老师和家长急于把知识和理论一股脑的灌输给孩子,只能适得其反,孩子不仅没有兴趣去记住这些道理,反而影响了求知欲。
一名年轻的体育教练员去学校选拔苗子,他去了先给孩子们讲起跑姿势,等到几个孩子会用一个标准的动作起跑时,他发现没有一个孩子的速度让他惊喜。
学校的体育老师说,不如让孩子可着劲撒欢吧,像平常一样,爱咋跑咋跑。
一声哨响,几个孩子冲了出去,这次爆发的速度,远远高于上次。
教练员最终找到了有潜质的人选。
速度和力度最初的爆发,都来自于无拘无束的释放。
每个孩子,未来都是无限可能,你如果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你只是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继承者,如果你把思索的权力交给孩子,孩子才会成为一个创造者和超越者。
相信孩子思维中储存的巨大能量吧,也许,燃爆这种能量的火星,恰恰就来自于他的某次错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