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从7月走出校门,应届生已经走进工作岗位4个月的时间,大家都找到理想的工作了吗?对薪酬待遇还满意吗?最近一组薪酬统计数据流出,某专业年薪25万竟然只是白菜价!究竟是什么专业这么赚钱?!
这个行业年薪25万只是白菜价
近日,一份2018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在网络流传。清单显示了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技术类岗位的年薪水平,动辄30万以上的出价,引起了不少高校应届生的关注。
而从拿到这些企业offer的同学反馈来看,这份清单显示的年薪水平还是比较准确的。另外,今年互联网企业中研究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岗位比较火热,在他们看来,校招年薪25万人民币只是白菜价。
技术性岗位平均年薪在30万以上
2018届互联网校招已经陆陆续续地开展了,通过对高薪岗位的梳理,可以发现,有20多家企业年薪突破了30万。
其中包括微软、腾讯、大疆、海康、华为、网易游戏、阿里巴巴、滴滴、百度、今日头条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他们给校招生开出的年薪水平均在30万以上,不过提供以上薪资水平的岗位也多为算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软件工程师等技术性较强的岗位。
其中,谷歌中国的人工智能岗位年薪最高,达56万元人民币;其次是微软的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51万;第三是谷歌的算法工程师岗位,年薪50万;排在第四、第五的是腾讯公司的基础应用研究(SSP)岗位和腾讯云后台研发工程师岗位,年薪分别是45-50万、32.4万。整体来看,算法工程师岗位最吃香。
多位参加今年互联网科技企业校招的2018届毕业生表示,这份高薪清单还是比较准确的。在某“双一流”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读研的学生介绍,“这份网传的高薪清单在我们应届毕业生中间比较受关注,里面显示的年薪水平还是比较准确的。”
不过这些岗位的学生也普遍反映,从事技术岗位虽然享受着高薪待遇,但是长期加班,工作量巨大,让人难以承受。可见拿一份薪水就要有相应的付出,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般十全十美。
AI行业缺口大,人才正被疯抢
在互联网圈子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得人工智能者得天下。人工智能人才到底有多稀缺?在网上搜索一下人工智能的相关岗位,可以看到月薪一般都在1-3万元,是其他传统行业起薪的好几倍。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这也意味着发展AI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未来,中国建设“智慧型经济”和“智慧社会”的目标有望推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
而这次公布的这份校招高薪清单中,有许多岗位都和人工智能有关。相比于去年,今年研究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岗位比较火热,但这些岗位要求条件也比较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那么技术岗位是否也会像其他专业一样,注重学校品牌的加成呢?求职的应届生表示,高科技行业相对别的行业来说,更加注重个人能力,即使是名校毕业,也未必能加分,相比学校企业会更看重实习经历。而对于年薪25万,他们表示,“25万没什么竞争力,30万以上才考虑。”
选择专业不能一味追求高薪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领域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急需这些专业的优秀人才。纵观全球,美国的AI从业者超过85万,而中国目前只有5万人。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也表示:“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
其他专业的就业市场饱和,而AI专业的缺口却这么大,也难怪会出现大幅的薪酬差距。有应届毕业生表示,与从事AI行业的同学薪酬差距已在4倍以上,有一种输在职场起跑线的感觉。目前有不少新生选择顺应趋势去选择相关专业,为了将来能顺利找到工作。也有不少人表示,高科技行业虽然赚的多,但是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如果只是为了高薪去选择专业,未必能学到东西,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还有一部分人表示,技术岗压力实在太大,每天都加班到深夜,即使赚了钱都没时间花,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了,所以只能望而却步。
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显示,每100位应届生中,就有68位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而薪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对现在从事的行业没有兴趣。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应届生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从事什么行业,抱着“能找到什么工作就做什么”的心态择业。在一个行业里升职加薪,成为二八法则中二的那一部分,是需要内心的动力和热情的,如果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完全没有兴趣的话,是很难在职场进阶的。
所以虽然目前这些行业薪水确实可观,首先要先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与其关注起薪,更应该关注的是日后提升薪资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