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时珍》

当风吹落了满树的枝叶,  我们要懂得欣赏凋零的凄美  。

当秋送走了四溢的芬芳  ,我们要懂得笑纳冬月的飘落  。

当青春逝去了曾经的影子,我们要懂得挑起人生的重担。

当人生的小路充满了艰辛,我们要懂得坚守执着的信念。

    时间如同醉卧沙场  ,击剑长空的将士手中的剑,  和着战鼓一起匆匆飞向沙场的另一边 ,不管时间过的有多快,而李时珍的影子却在历史的天空中来回穿梭, 跋山涉水,    尝遍百草 , 峰峦挺秀。

    群山奔赴若波涛 , 一百多年前 ,这个为了完成医学著作而跋涉各地 ,不辞辛劳的 “英雄”以青春的挥洒,  倔强的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  他已将自己的生命置换成为一种永恒的精神 , 明朗的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从此灿若星辰  。

          “北风瑟瑟影渐动  ,  青松壁下尝百草 。  苦求医家之巨典,    流传千古万民赞” 。 自己写的这些无力的诗句,都不足以表达我对这位长者的敬重与仰慕。 

    中国医药举世闻名扁鹊  ,张仲景 , 孙思邈这些医药学家标榜千秋 ,明代又出了一位杰出的药物学家    ――李时珍。

        李时珍生于1518年  , 字东壁  , 晚年号濒湖山人 ,  湖北蕲州人,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行医救人的大夫  ,这使得李时珍从小就受到了医药方面知识的熏陶。  李时珍幼时体弱多病  ,每次大病都经父亲尽心医治才转危为安,  因此从小他就对病人的痛苦和医药的重要性有着重要的体会 。 

          14岁的李时珍就考中了秀才 , 但命运并没有因此眷顾这位少年 , 其后三次乡试李时珍都没有中举 ,也许上天注定他不适合在仕途中求取功名, 而适合行医求人 。心灰意冷的李时珍告别了科举仕途 ,  转身投身于祖辈的行业 ,并把毕生的精力都花在了药物学研究上 ,他的勤奋和天赋,  使他成为了一代名医和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家  , 嘉靖31年既公元1552年 , 34岁的李时珍开始写《本草纲目》一书,  为了写好这本书李时珍不辞辛苦  ,风雨无阻  , 长年跋涉 ,除了自己的家乡外,湖北的武当山,江西的庐山 , 江苏的茅山  , 南京的牛首山以及安徽 , 河南 ,河北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采集标本,  搜罗单方, 有时还进行类似药理学的试验 。 同时还参阅有关医学方面的图书800多种,经过20多年的辛勤劳动  ,三易其稿 ,  《本草纲目》一书终于在1578年全部脱稿。

    晚年的李时珍非常关心《本草纲目》 的出版,  但他并没有等到自己精心编写的书籍的出版 , 1593年享年75岁的李时珍去世了 ,  他去世三年后《本草纲目》才在南京出版  。

  《本草纲目》是研读前人的读书心得与千百次采药行医的经验的结晶,  全书190多万字共52卷  ,记载了1892多种药物  , 绘图1100多张,  并附着11000多喝药方  以名为纲举纲张目 ,分述各种药物的释名 、集解 、  气  、 味  、  主治  、  俢治  、发明、正误等  。在药物数量和对所载药物的研究方面, 都超过了以前的任何药物著作  ,  此书的出版 引起了巨大反响 ,  问世后人们到处传播,并进行翻刻,成为历代医生的必读书籍 。  明代就有人参考《本草纲目》写成《本草述》一书 , 后来以本草命名医书的更是数不胜数,  甚至在1953年 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就采取《本草纲目》中的药物和制剂100多种以上 。 

      在国内如此,在国外《本草纲目》也备受瞩目 ,明朝时就流传日本 , 盛行西医的国家也特别关注《本草纲目》后来被翻译成 拉丁 、  法、  英    、俄  、  德  、  日等躲种文学的版本,  李时珍的伟大学术成就至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他是世界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本草纲目》不论从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来说都远超古代任何一部医学著作,是当之无愧的东方药物巨典。

      李时珍的一生留给我的不止是感动还有震撼, 从他的身上 ,  我看到了执着  、 坚毅  、勤奋    、倔强  、  耐心 等这些古老的字眼 ,对待人生人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是过程论者  ,一类是结果论者  , 过程论者在乎的是自己在过程中是不是做到了问心无愧 ? 是不是脚踏实地的认认真真带着诚意努力过?  过程中自己是不是很快乐很开心 ?  是不是有所收获和成长 ?另一类人则不管过程如何只要结果好就行了, 我恰好是前者,  我在乎的是在过程中自己是不是培养出了认真 、 细心、  踏实  、有意志力有自律性这些优点和能力  。

    我们往往都会在承担过生活给予的冷漠 , 失意  ,和挫折后才能懂得感恩。 繁华都市,  有人选择了坚守  , 有人选择了追求  ,  有人选择了坦然而又人选择了不甘, 千头万绪  ,并不简单。

终于我也找回了一种心安 ,这种心安是每天的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带来的  ,与别人无关

假期选择回家还是出去旅行亦或是像现在这样泡在图书馆读读写写  ,  都成了无需纠结的事情 ,也懂得了世界的模型取决于你凝视的角度 。 它有令人赞叹不已的艳阳天 ,  亦有偶尔的小灰暗 ,  人往往通过一件小事才能对某些事大彻大悟或是吸取有益的经验  。

如同李时珍的一生,  有些事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那些美丽风景背后的故事 ,  才学会了客观和释然 。 从此以后愿你漫长岁月 ,  不忘初心 ,  独立自爱  ,  学会宽容,  懂得感恩  。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进李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