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井(一)

踏着枕木,沿着冰冷的轨道向井下深处走去,头上的矿灯灯光照射在灰暗的巷道壁上显得淡暗无光,进风的风流扶摸着脸庞,在冬季感到冰冷钻心。

下井(一)_第1张图片
这是主井洞囗,矿工们年复一日地走进地层的深处,去寻找远古的精灵,用洪荒之力撬开了通往二迭纪的原始森林的含煤时代,很古很古的时候,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沉淀下的物质形成了化学沉积岩,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不断的下降,和上升,形成了由老到新的远古地层,从栖霞灰岩到文笔山组地层后,这里有一望无边的沼泽地伴生着繁多的植物,频繁的地壳运动出现了含煤的地质历史时期,我们把它叫做龙潭组地层,也叫童子岩组,加福组地层。                            在古地理,古气候环境,出现了温暖潮湿,植物茂盛随着地壳的缓慢下沉,有利于成煤条件出现了,所以这带有石灰岩的地方,有可能会有含煤地层的存在。

下井(一)_第2张图片
图片中是从洞内往外拍照的,外面是阳光明媚,井下潮湿阴暗。

巷道的水沟流着矿井水,清晰的水流可见沟底沉积泛黄带黑的泥桨。壁上不时滴下水珠,一不注意滴到脖子感觉冰冷。

宽阔的十175水平主运输大巷,架线机车穿梭在大巷中,雪亮的灯光,照在巷道上如白昼一般,矿车和轮子轨道的节奏声,带着风呼噜而过,我穿过了平巷800多米,见到悬挂的路标,指示前方的地方。

我用力推开那冰冷沉重的铁门,暖风把我带进上猴车道的车场,井下的恒温顿时感到了温暖。

悬挂在钢絲索上的坐椅,载着矿工们依次顺序,稳稳地往下行走,速度比步行略快些,巷道采用砌拱施工,索道一上一下运行着,减轻了工人上下班的体能消耗。

7~分8钟后,下到了垂直深座200米的-25米水平,在“请下车”声控的语音声中,下到宽敞的猴车道下部车场,我们顺利到了第一水平,一25m水平。

这里温度近于23度,穿着单衣不觉的冷,从这里往九采区人行下山口走了一佰多米,到人行下山道的变坡点,途中经过了中央泵房和水泵叉口。污风从身边刮过,这里是下采区的总回风巷道,风量足足可以吹起身上的衣服。

每个叉路口,悬挂着清晰反光的路标,清楚地指示着前方的地点。两边不时出现"水""火"的避灾路线的方向。

下井(一)_第3张图片
这是长城现场拍摄的一张采煤工作面装煤工人的像片,他们每天都要和煤尘打交道,身上汗水和煤粉交织成了一张黑色特征的相片。煤矿工人辛苦了。

下井(一)_第4张图片
来自现场抓拍的回采巷道的相片。

下井(一)_第5张图片
乘坐猴车从井下下班返回途中的照片。

下井(一)_第6张图片
用支架围起安全生产,用智慧和胆识战胜安全隐患。

下井(一)_第7张图片
靠在煤壁上自拍的长城


沿着25度坡度的台阶又可直达垂深200米的-225米水平,从平巷经过二道提升有400米,斜长890米的长度。

愈往下,温度愈高,经过-65水平人行联络巷,带着污风流中的不洁气味,下到了第三个水平,人行下山水沟泛黑黄的水急流而下,各个水平排下的水流入了-225水平的水泵房,再由大水泵抽至-25水平的水泵房,统一抽至+175水平,排至地表,要通过二道排水设施才能排出矿井水。

顺着台阶一直下到了-145米水平。污风从人行下山的底部往上吹过来,带着粉尘和炮烟往风井排出地表。微细的粉尘散发在窄小的空间,矿灯灯光照过去仿佛感受在雾霾包围之中。

推开二扇铁质的风门,带着回风风流进入了-145水平的人行通道,沟边的带黑色的矿井水急流而过,低头跨过门槛,到了有亮光而宽大的车场,顺着灯光,看到一辆辆装满煤炭的矿车,等待挂勾往上提升。

甩车场,望上望了望,钢絲绳快速地往下放,矿车的下放声,在空气中传进了耳朵,黑沉的轨道上山,望不到边,冰冷的轨道延伸到-225水平。

我终于到了-145m水平的巷道,继续往前走去,空气带着汗味,人体的臭味,传入了鼻腔,感到恶心,前面传来了风钻的打炮眼的响声,我顺着风钻声,走了过去,这条巷道裸露着灰黑色的粉砂岩,和砂岩。一直走到了工作面,风枪腿架在巷道上,风钻杆靠在岩层上,在高压风的作用下,钻头正拼命在往地层中钻进。高压风和风钻水带出的水气,弥漫着整个断面。打炮眼工人,全神贯注地盯住钻杆的推进,不时地调整气腿的位置,边上站着付手,协助扶钎和整理风水管工作。

在轰轰的响声中,坚硬的岩层挡不住钻头的进入,一排炮眼有30个左右,要用3~4个小时完成一排跑。

长年累月处于井下的工作,往往带有耳呜,关节风湿和粉尘吸入肺部的现象。

漆黑一团的工作面,在窄小的空间里,不时要和井下的五大灾害作斗争。

走完了掘进工作面,就往采煤面走去,顺槽口工人在装煤口装煤,溜槽带出的煤尘布满了窄小的空间,装煤口的工人从头到脚粘满了煤粉。辨别不出是谁,只有从声音中听出谁的声音。

从小眼口,爬上了回采巷道,一排排顶柱,撑住了煤层的顶板,边帮背密的背板,牢牢地将煤层控制在了煤帮以内。

顺着导风筒,一步步地往上弯着腰爬上去,双手还得抓住顶柱,也免滑倒。

井下在闷热的温度下,汗水从头上冒了,一滴滴在了巷道上,脸上,有些痒,用手抓下,马上粘起煤粉,越抓脸又黑。

下帮的黑色溜槽带着煤炭往下滑去,带起了煤粉扩散在窄小的小眼中,视线都看不清楚。


下井(一)_第8张图片
从井下沿着回风巷走出地表的长城及伙伴。

下井(一)_第9张图片
突突风钻带着钻杆,钻进了远古的地层,去寻找沉睡千年的精灵。

远处看到迎头的采煤工人的矿灯的亮光,他们2个人在工作面做支护工作,打顶柱,我走近了,近距离地检查工作面的围岩,支护,导风筒的情况。

导风筒向工作面不停地送着新鲜风流,工作面风流带出了污风送出去了,煤帮露出了黑色的煤炭,仔细看到煤层的层理一絲絲地分布在煤层中,地质术语叫做:层理,层理发育的煤层,说明煤层受构造挤压的被坏性少。

在迎头操作的工人只露出二只眼睛和白色的牙齿。浑身上下被汗水粘满了煤粉,汗水浸湿透了衣裳。辛苦了一煤矿工人。

走完二个工作面,湿透了工作服,时间差不多了,沿着原途,往人行道的台阶,一阶一阶慢慢走到了-25水平,转猴车坐到+175水平,沿着主运巷回到了地面,结束了今天上午的下井。

下井(一)_第10张图片
走在黑暗的巷道,桔黄色的导风筒向工作面输送着新鲜风流。着穿棉布的工作服沾着煤粉,辛苦了煤矿工人。

下井(一)_第11张图片
深呼吸旷野新鲜的空气,从风井出的长城和伙伴满脸笑容面对阳光。




下井(一)_第12张图片
汗水浸湿了我的衣裳,我站在综保器,面对镜头留下了劳动的瞬间。

下井(一)_第13张图片
从-145m水平的人行通道排出的矿井水。

下井(一)_第14张图片
采煤工人回采小眼口留下了劳动的场景。满脸笑容面对着镜头,身后就是煤炭,用矿木支撑着煤层,矿工年以日复从事艰难辛苦的工作。

下井(一)_第15张图片
长城爬上了采煤工作面,工人在使用风镐进行挖煤,福建南方的煤层条件与北方大不相同,属于低瓦斯,薄煤层,地质构造复杂,使用不了机械化开采,纯手工操作。

下井(一)_第16张图片
来自现在拍摄的掘进工人休息的镜头。

下井(一)_第17张图片
长城在机电峒室留影。上方是猴车大转盘。

下井(一)_第1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1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2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3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下井(一)_第4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