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的重要性:预防与治疗、平静与焦虑

2016.7.23,一千零一课,1001天。

周六,第278天,还剩723天。

2016年7月1日之前的文章目录

本篇128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感冒,每个人都经历过。

有的感冒,我们不放回想一下,是不是提前加一件毛衣就能防止的。

其他很多病、痛都是这样,提前预防一下,都可以不得那个病。

大部分病都是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造成的。

《脑内革命》一书中,提到“负面思想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这句话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样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的人身强体壮,有的人却体弱多病,虽说不一定百分百是思维模式的原因,但这种“心态选择”表现出的差异,无疑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

无论什么时候都乐观开心,把事情不断向好的方面思考,脑内就会分泌出活跃脑细胞、增强健康功能的有益激素。这种有益的激素,会使我们心情愉快,身体保持年轻状态。

这可能就是很多乐观的人为什么很少生病,或是生病后,病情好转更快;还有就是一些人童颜不老的原因之一吧。

所以,在对待健康与疾病这方面,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

预防,是在病之前,免费。

治疗,是在病之后,贵死。

在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方面,有三点最重要:

1.健康饮食、

2.早睡早起坚持锻炼、

3.正向思考。

把上面这个“预防与治疗“的结论类比扩展一下,可运用到其他做事方式上:

规划,可以带给我们平静的心态。

不规划,会带给人焦虑感。

按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的四象限来看:

第一象限:重要紧急的事。

第二象限:不重要紧急的事。

第三象限:不重要不紧急的事。

第四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四象限。我们平时应该把最重要最大量的精力时间花在重要不紧急的事件上。如果不这样做,一直拖延,那么,重要不紧急的事,迟早会变成第一象限,重要紧急的事。也就是说,本来可以预防不发生的“病”,变成了生病后急急忙忙的治疗。

做事之前做规划,就是在做重要不紧急的事,这会让真正开始做这件事时更游刃有余,不慌神,不紧张。

比如,考大学(模糊的目标与明确的目标)、找工作或创业、旅行度假等等,都需要规划,不能说走就走。

什么?这多死板,说走就走,多酷。

拿旅行举例,如果你已经是个成人了,除非你财务自由了,或者没有任何烦恼了,否则不可能说走就走。说走就走的旅行,意味着你在逃避现实,或者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很迷茫,想买张车票,从始发站做到底站,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寻求答案或刺激。

我们这一代人小的时候,那时没有眼界见识做出正确选择,父母帮着做了很多选择。上哪所学校,寒暑假学什么特长,不能跟什么人谈恋爱等等。

长大后,由于自己的无知,在表面上突如其来,但实际上心里知道早晚会到来的事情面前,由于毫无准备,而措手不及,比如论文准备、出国考试、宝宝出生前后需要知道的常识等等。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但是每次地震,哪怕再大的地震,死的人都不多。至少不如我们汶川等地震惨烈。

为什么?

他们做地震演习像上课一样平常,房屋木质居多。我们却几乎没接受过地震来了该怎样做的培训。他们一直在规划,在预防;我们却总是事后捐钱、灾后“治疗”。

擅长规划的人,做事更稳重,不焦虑。

如果没有一个大的目标,就规划好一件件小事情。大目标也是由小事情差分成的。再具体点,就是明天做什么事,大概要多久时间?列个清单,排个先后轻重缓急顺序。

一天天这样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尝到规划的好处。

欢迎关注,持续更新中...

规划的重要性:预防与治疗、平静与焦虑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规划的重要性:预防与治疗、平静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