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泽林:假设在中国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

本文可能适合阅读的群体:人力资源从业者,在找工作的职场人士。对于人力资源从业者而言,阅读本文的价值是:重新回顾和候选人的关系建立基调,总结目前的招聘求职环境的变化,对于职场人士而言,重新回顾下我们找工作的套路还能够怎么样创新,怎么样在职场中通过经营人脉关系脱颖而出。

本文提及的悬而未决的概念:个人品牌、个人与组织的未来关系、个人隐私、社交网络、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求职与招聘

今天看到两个信息1、【国家即将出台的有关个人信息安全最严法规!HR下简历的渠道选择不当很可能触犯刑法!】2、【纽约出台新政策,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以至于让我浮想联翩,继续思考在这个大概念和大趋势:个体和组织的雇佣交易关系和合作共赢关系……

假设在中国: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HR会心痛吗?那只是不能问过往薪水那么痛啊,其实很有其他更多痛点:

现在的求职者自带超强的面试技巧

现在的求职者都具备超厉害的人际关系网络

现在的求职者都拥有超高能的薪资谈判手段

职业机会越来越难卖了吗?公司的雇主品牌越来越千篇一律了吗?面试时的套话行话黑话越来越不生效了吗?作为个体与组织关系的行业观察者,也是在这个不确定时代的求职者(曾经,之一),一个快要接近90后的人,在“找工作”这件事情的习惯和方法上深度认同的一些事实(部分观点来自好几年前):

现在的职场人士,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社交网络里都有海量的“职位机会供应商”;

现在的职场人士,每一个人都能够使用社交网络“调查”未来直接领导和公司的背景;

现在的职场人士,每一个人都能够轻松找了解到改职位的前5任候选人在职时的薪资平均水平

现在的职场人士,如果有可能还能还会约出这些人来和咖啡了解更多的雇主内部实际真实最新情况

现在好了,哪天连过往薪水也不能问了,或者成为受国家保护的个人隐私范畴的东西后,那绝对是酸爽啊!感谢互联网、感谢移动互联网,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下,个体和组织的雇佣交易关系都是怎么发生的,个体和组织的合作共赢关系又将如何开启?以下是主编欧阳泽林个人在职场在商场的自我回归和总结(不喜可跳过到文末):

1999-2002年(关键词:晚自习、微机)

1999年的暑假开始,欧阳泽林的人生有个很重要的变化,那就是,要上晚自习(可以不在家住了),这从精神层面代表了一定的自由。处于和小伙伴们骑自行车来回上自习,偶尔停留电子游戏室和网吧门口,教导处办公室等几点一线的丰富生活中。欧阳泽林很凑巧的是有一个亲戚开了电子游戏室,一个亲戚开了网吧,99年县城网吧第一家。可是尽管有这样优越的环境,欧阳泽林还是没有对“游戏”有发生任何留恋情节。

倒是开网吧的叔叔家抽屉里面的“小风扇”让我产生了足够的兴趣,找到足够多的电池和电线进行简单连接后,自制的小风扇就OK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从电脑主机拆下来用来给CPU降温的。而初中微机教室里的那几台机器,由于少的可怜的课时,完全还没有意识到这东西后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变化。

2002-2005年(罗马帝国、HOTMAIL、添加QQ好友、泡泡堂)

2002年主编欧阳泽林进入县城唯一的重点高中,因此得到一辆自行车作为奖励(后来爱车在某家网吧门口被盗)。在一排全在玩罗马帝国游戏的小伙伴中,欧阳泽林成功完成了HOTMAIL邮箱的注册,注册前自己写下预备注册的邮箱前缀时那个澎湃的心情,感觉自己进一步有了拥有所有权的有一件伟大的事情。

至今欧阳泽林依然为自己没有沉迷于网络游戏而骄傲,就像高中毕业纪念册里面需填的联系方式一样,QQ号码是最主要的,从邮箱注册后开始疯狂的告诉其他童鞋自己的邮箱号码,到传纸条式的“及时互动聊天”增加上课时的同学友谊,现在回想起来高中的三年基本是在书堆里面、周旋于班主任和各个任课老师之间度过之外,让欧阳泽林最难受的自己居然在高考前放松了,被小伙伴来下水开始玩网络游戏泡泡堂,华丽的视觉画面,精美的道具和徽章,直到离高考还有10多天且自行车也被盗。终于到交完高考试卷觉得这一些都结束了。

2005年-2008年(QQ、MSN、校内网、QQ空间、就业信息网)

上了大学,已经以离家名义自由在外了6年,并且还要继续,6年没有经历过的很多人生更多的第一次,基本上都在大学里面发生了。很多时候放空于我是谁、未来、责任感等等大而上的思考里面去了,尽管如此和初中高中好友之间的联系,除了手机之外,最多的还是校内网(后面改名的人人网)。从上传头像到写日志激发了主编欧阳泽林的创作动力,用现在的话来讲,QQ空间是个维护经营主编欧阳泽林高中前好友关系的社交网络,尽管现在主编欧阳泽林的QQ空间好友相册从以前各种非主流都变成了小盆友和儿童乐园的现实纪录片,可是主编欧阳泽林还在继续使用着。

人人网是个拓展经营欧阳泽林大学期间好友关系的社交网络,尽管那么短短几年可能曾经非常重度使用过,现在要不是浏览器保存了密码,后续可能很难上去了。本着英语专业学生的身份,为了和外教加强关系,练练“书面”口语(其实就是练习英文打字)主编欧阳泽林也开了MSN,尽管现在也不怎么在使用了,主编欧阳泽林还是很怀念。

大学毕业前要找实习了,欧阳泽林只参加过一次校园招聘会,那就是隔壁更好大学的一次校园招聘会,一圈下来带着迷茫带着没有投出一份的简历主编欧阳泽林离开了。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做心态没有调整好,但是用参加各种比赛而勤奋学习并至今引以为傲的office技能,欧阳泽林觉得是最实在技能之一。

2008-2011年(电话销售、前程无忧、新浪博客、畅享网)

没有太多的纠结和考虑,没有用到简历,在经历了自我介绍、群面、笔试后欧阳泽林正式进入了一家招聘网站公司实习,title名曰客户经理(就是电话销售),到后来转岗到市场部一干就是三年多,同步更新在前程无忧、智联招聘和中华英才的三份简历的工作经验一栏上,终于有了新的内容。

通过前程无忧应聘淘宝网失败后,主编欧阳泽林了解到一个叫畅享网的网站,注册后可以搜索到很多实名的职场人士,到后来注册若邻网、天际网到后来被内部推荐加入到优士网,通过几年在职业社交网络的经营和互动,主编欧阳泽林几乎想办法穷尽每一个行业内的人,建立联系,取得联系并经营维护这种联系。

通过畅享网直接找到用人部门经理而获得一次职业机会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求职这件事情的看法和做法。

对于通过职业社交网络,和雇主内部的高管或用人部门领导建立联系这种方式来获取或者说创造职业机会,在主编欧阳泽林身上深有体会。包括期间主编欧阳泽林分别使用了博客大巴,新浪博客等瞎写写职场心得体会,学习和关注行业名人,到自己开通有独立域名的博客,通过这样的方式,主编欧阳泽林拓展了很多“职业机会供应商”,对于主编欧阳泽林而言,到现在几乎我想加盟的公司,都或多或少有1个以上的陌生或熟悉的关系链,都或多或少有过各种主动、被动的互动沟通。从点到面,从HR到用人部门领导,从CEO到分公司总经理,一条一条的真实的、动态的关系链一次次的在我的社交网络里面将我连接起来。

2012-至今(微信、微博、领英、知乎、脉脉、在行)

时至今日,欧阳泽林喜欢看的书几乎都和社交网络有关,写的文章、获得的商业机会、职业机会,和朋友聊天等等等都和社交网络,和招聘求职有关。回想一下,欧阳泽林还给优士网、海丁网、HR沙龙、人人猎头、基摩村等成功推荐过不少人入职(到后面还有很多500强知名企业雇主品牌类的职位我都有成功推荐的经历哦),这都基于此前一直的行业关系链的经营。

社交网络给这代正处于职业发展期的人赋予了很多发挥的空间,无论是借助社交网络更好的求职、拓展陌生关系、维护熟人关系。借助好关系链,让内容借助关系链进行有效的传播到达每个匹配的候选人,无论他们在不在求职周期内,到达仅仅是第一步,就像欧阳泽林最初开始经营关系链一样。

回到标题,假设在中国: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我不是薪酬福利专家,不懂问不问或者换个形式了解到是不是属于同性质的“违规”......,我也不太了解背景调查的商业模式,只是感觉背景调查这一项服务会变得更加刚性,背调行业要火......我也不太了解大数据和社交网络以及个人隐私方面的东西,只是我貌似也侵犯过别人的也被人侵犯过......

我也思考如何能在上海把房子换到2-3环以内,我也思考未来技术与艺术如何影响个体和组织的关系,说个人品牌塑造也好,提雇主品牌传播也罢;重要的是:假设在中国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之前,人力资源从业者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所有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除了各种工具系统和外包服务,真正最应该发生改变的,是你自己!

过往薪水成不成为个人隐私的一部分,或者成为个人品牌资产的一部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你有没有意识到,时间和健康是你的不可逆资产,金钱财富是可控资产,你的个人品牌决定了你将和什么样的个体发生连接,决定了你将和什么样的组织发生连接。

关于作者:欧阳泽林,对于个体我“不误正业”——助力个人品牌IPO;对于组织我“业涉撩人”——助力企业的雇主品牌和招聘创新,个人微信:zhaopiner1 欢迎批判性点赞和报复性打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欧阳泽林:假设在中国禁止雇主面试时问过往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