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硬件的公司,前途在哪里?

这两年大家都在说,做硬件的,越来越难做了,成本透明化了,人工越来越贵了, 工人越来越不好管理了,好像除了停业去炒房之外,没有其他的门路了。

但是,不做硬件,不做制造,中国的根本不就没了吗?

做制造,做硬件,怎么突围?

首先谈下中国的经济形势。

中国今年的经济目标是保6.5%的GDP增长,不用担心达不到,只要国家说了这个数字,肯定是可以达到的。我们需要研讨的是中国的GDP的构成。

一般发达国家的GDP构成,70%是消费,20%是投资。我国消费比重占了50%,投资占了40%。原因就是我们几年前保8,前两年保7,今年保6.5, 所以投资比例肯定是会一如既往的比较高。为什么要保GDP增长呢?因为不增长,会带来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农村出来的广大劳动力不可能再回到农村,国家就会乱。国家乱了,我们还怎么这么嗨皮的在这里扯淡?

但是我们国家也不是总是GDP至上的,早些年10%以上,现在不是也一步步调整到6.5了吗?这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利用时间来消化矛盾,从而避免掉进中等收入的大坑里面。阿根廷,巴西,东南亚诸国,都叫进去几十年了,还没出来,我们国家大,能力强,自然不会学他们,所以一定要保持高增长。

但是,重新回到10%的高增长完全不可能了,为什么?因为人均收入提高了,人口红利基本上没了,所以只能是往发达国家的行列去靠近,没有其他的方向了。

那么只剩下一条路了,逐步降低GDP增长率,注意,是逐步,不是突然降到5%以下。通过逐步降低GDP增长率,留出来时间,让GDP的消费比重,慢慢的提升到70%左右。这是什么意思呢?消费比重70%了,意思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不就是人均收入已经提升了吗,自然就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了,也就是接近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件事情,我们做硬件的,要想顺应大势,就是瞄准消费这个大方向,做出来接地气的产品,卖得出去,能让人买单的产品,自然会有活路。以前指望政府采购,运营商集采的方式,可能以后越来越行不通了。

怎么办呢?几条路,要么做别人没有的产品,非常领先的,但是这个太难了,基本做不到;要么是别人有,我们也有,但是我们的有优势,这个优势可以是外观更漂亮,可以是更省电,也可以是成本更低,看你更擅长什么了,你就拼了命的做到极致,肯定会有销路。当然,品质得非常好, 现在品质不好的东西,再便宜也没人要了。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就是个非常好的例子。

在外观差异不大(我国各企业的工业设计水平其实差异是不太大),技术接近(因为都是采购上游的主芯片),品质都很牛逼(品质不好再便宜也没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显然是个核心因素。

怎么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呢?

第一个因素,是汇率。我们元器件肯定要进口,进口就不可避免的关注到美元汇率。最近人民币升值,其实对我们的产品成本有一点好处,虽然升值不多,但是总比去年一个劲儿的贬值造成进口成本大幅度增加来得好。

美元汇率走势如何呢?    一句话,稳定。

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美元汇率会比较稳定,因为必须稳定,才能保证我们的稳定发展,其他的都不重要,稳定最重要。美国也需要稳定的中国,两边掰手腕才能互惠互利。

所以,放心了,汇率不用过多的去担心了,安心搞生产吧。

成本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企业的运作效率。

因为现在人很贵,不只是工人贵,运营的人力贵, 研发的人力贵,销售的人力也贵。所以效率就是金钱,而效率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的,提升效率是降成本的最优路径。

作为工厂加工环节, 提高效率,就是提升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环节的依赖,但是这得花很多钱才能做到。没有那么多钱怎么办?也可以从细节上下功夫,局部进行防呆处理,防呆做的多了,自然就变成自动化了。只要有心,没有做不成的。

作为公司运营研发销售环节, 提升效率其实就是提升管理水平,这个挺难的,得读很多书,反思很多环节, 反正我们自己也做的很差,一起慢慢努力吧。

成本的第三个因素,是品质。

虽然能活下来的,大家品质都不赖。但是还是会有一点点的差异。这一点点的差异,可能就是成败的关键。如果同样的产品,你的品质更好一点,返修率更低一点,那么你的定价的主动性就会更高。同样的价格,你的售后成本低,利润就高。所以,即使价格战,你也是最后亏本的一方,肯定会活的更长久。

要想提高品质,又回到第二点,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品质的层次。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不是生意难做了, 而是你为客户做的还不够多。

以上文字,是听了复旦管理学院的王安宇老师的讲座的感受,向王老师致敬。

同时与各位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硬件的公司,前途在哪里?)